2012年北京車展,作為中國領先門戶網站之一的新浪網,不僅在傳統報道方面推陳出新,更重要的是在“雙平臺多終端”戰略的指導下,努力創新,再度刷新車展報道流量新高。
兩年一度的北京車展,是業界的一個盛會。據車展官方統計,本屆車展共有44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家媒體注冊參展,現場報道記者達12600名,媒體數量幾乎是廠家的2倍。在這個開放的平臺上,各家網絡媒體也爭相斗艷,各出奇招。正如新浪汽車頻道主編蘇雨農對《成功營銷》記者所說,“車展已經成了不同行業之間展示自己的理解、運營手段和水平的舞臺。”
多終端的“3W”策略
智能手機的普及和3G網絡的發展給網友提供了更多觀看車展的方式。“網友已不滿足于在PC端觀看各種車展信息,還希望利用吃飯、坐公車、臥床休息等各種碎片化時間瀏覽車展信息,大家需要一個輕松愉悅的觀展環境,”蘇雨農說,“與此相對應,新浪報道更多的是給用戶提供觀賞、方便和使用指南,滿足用戶更迅速、便捷的觀展體驗,所以我們提出了‘3W’的車展報道策略,讓用戶觀展更輕松、更多元化。”
“3W”是借助新浪“雙平臺、多終端”的戰略方向,打造的以Web(門戶)、Wireless(無線)和Weibo(微博)為主的多終端瀏覽平臺,注重全時全域的互動參與,給網友帶來“隨時觀展、隨身分享、隨心參與”的用戶體驗。
手機新浪網(WAP平臺)作為新浪車展報道的傳統強項,也是用戶瀏覽最大的平臺。此次北京車展,新浪網除了建立WAP上的車展專題之外,還為智能手機用戶開發了掌上車展App,包括安卓版、iOS版,挑選車展精華部分(新聞、圖片等)帶給用戶更直觀、愉悅的視覺體驗;同時,針對平板電腦用戶,新浪汽車專門推出了iPad版車展首頁,以圖片和視頻為主,為用戶提供更具可讀性、觀賞性的內容。
“用戶看展渠道多元化,看展氛圍、時間更加輕松,更加碎片化,提供多樣化的移動終端入口,能幫助用戶帶來更輕松愉悅的觀看體驗。”在談到多終端平臺的時候,蘇雨農表示。
瀏覽數據印證了蘇雨農的話,車展期間,手機WAP客戶端的用戶量超過日常情況下的PC端用戶量,App的下載也超過了10萬人次。“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達到了預期目的。”
“微傳播”的威力
據新生代調研數據顯示,北京車展期間,有69.5%的用戶通過微博了解車展內容,其中新浪微博的使用率最高,達到88.7%。微博憑借其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的特點,成為新浪在車展期間報道的重要平臺。“我們要求員工加深微博理解,把微博和傳統報道的重要性并行起來,”蘇雨農解釋道,“比如展前探館,記者拍了照片無需再返回寫稿,而是直接上傳微博做點評,帶給網友最新的信息。”
“病毒性”內容最易于在微博傳播,新浪借助這一特點,聚合與車展相關的娛樂類、搞笑類內容,在微博平臺傳播,并將汽車老總、明星、媒體記者、模特等內容聚合起來,放到門戶平臺推廣,豐富車展報道。同時,借助微博活動來激勵用戶參與,達到深度互動效果。“我們打造了‘264小時微博直播’的概念,從車展開始到結束,將各種展臺的內容匯總在一起,讓大家看到多姿多彩的車展。”
截止車展結束,新浪微博上與車展相關的內容超過500萬條。
新浪在北京車展的傳統報道內容方面,也有很多創新的亮點。例如,車展上對汽車老總的訪問,新浪網沒有采用例行訪談方式,而是提煉問題要點,讓不同老總從不同角度和高度回答,給觀眾呈現立體化的理解。“我們還加入了趣味性的元素,例如老總問老總,讓前一個老總提問下一個老總,形成問答的接龍,這讓行業話題更豐富、活潑。”蘇雨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