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洪水
2012年6月5日,我像往常一樣,起床看了看窗外的天氣,毛毛細雨是那樣富有柔情和傷感,地處西部的敦煌迎來一場雨是多么的不易啊!然而,讓我沒有想到的是這樣的雨在敦煌下了一夜。我不知道多少次在莫高窟祈禱過,多么盼望小雨來的次數多一些。當我的祈禱應驗后,我又是多么的懊惱,它怎么會形成巨大的洪水。
“今天不能上班去了,通往莫高窟的道路被洪水沖毀了。”6月5日早晨7點20分,剛剛準備上班的我心里“咯噔”一下,不能上班了?莫高窟前的大泉河發洪水了,我開始有點后悔,像罪人一樣譴責自己,為什么要一次次地默默祈禱雨水的到來。當時,第一反應是莫高窟的文物受損了嗎?受到的損失大嗎?經打聽,得到了準確的消息,窟區文物完好無損,我的心里才得到了一點點慰藉。
敦煌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東與瓜州縣接壤,南與肅北蒙古自治縣和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相鄰,西部和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結界,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理位置,年降雨量約40毫米,蒸發量達2500毫米。由于6月5日凌晨敦煌地區及南部上游的肅北和阿克塞兩縣下了雨,局部地區還形成了暴雨,造成了洪水從大泉河流了下來。
敦煌莫高窟正處在敦煌市的東南方向,以鳴沙山東麓為依托而建,在它面前,千年流淌著一條小河——大泉河。這是一條養育了莫高窟的河流,它靜靜地陪伴著莫高窟走過了千年的夢幻。
我一定要去看看莫高窟!腦海中似乎有個聲音不斷提醒我!但是,所有的車輛都無法通行,到不了莫高窟,窟區的值班人員被困。租車!租用市區越野車,從鳴沙山穿越,登上莫高窟頂,繞行進入莫高窟。
穿越沙漠 走向莫高
一輛八缸的越野車在鳴沙山邊緣的沙漠上顛簸著,向著莫高窟方向曲折繞行在沙漠之中,小雨不停地下著,前擋風玻璃不斷被雨水敲打,形成的水波不斷流下。車上,我和同事們都默不作聲,我相信他們都和我一樣,心里想著怎樣完成見證洪水的記錄任務。
從市區到莫高窟僅僅25公里路程,正常情況下通過公路去莫高窟30分鐘就可到達。雨天在沙漠里行車難度可想而知,越野車不斷地喘著粗氣,司機不停地更換擋位,我們坐在后排隨著車不停地左右搖擺著,浸透雨水的沙漠松軟泥濘,我們的車隨時都有陷在沙漠中的可能。
天氣霧茫茫的,我們的心情也像這天氣一樣充滿迷霧。窗外,高低起伏的沙山毫無表情,灰禿禿、濕漉漉的,山脊由于雨后的濕潤形成了不規則、重疊的線條,在我的眼前上下、左右不停地晃動。
由于是沿著鳴沙山向著莫高窟前進,幾乎是在一座座沙山的半坡上行車,要不停地走“S”形才能前進,車行過之后把一條蜿蜒曲折的車轍印甩在了大漠之中。
進入保護區了!同事們的臉上滿是要到達目的地的喜悅,大家的目光爭著向窗外看去。莫高窟頂斷崖往西方向與鳴沙山之間是莫高窟的保護區。今天的鳴沙山格外平靜,像一位害羞的少女。山坡上用麥草做成的阻擋風沙的小方格被雨水清洗得干干凈凈,金黃色的草方格鋪滿了整個山坡,像是給鳴沙山披上了方格圖案的絲綢外衣,中間一段由紅褐色棉花稈壓成的阻沙帶呈現出了另外一種顏色,在雨后的鳴沙山坡上格外壯觀。
為了阻止大風帶著細沙吹向莫高窟,在莫高窟頂平坦的戈壁表層鋪了一層礫石,以起到阻沙防風的作用,這種礫石直徑大小不等,有的呈三角形、多面形、圓形,形狀不同,經過雨水洗滌的礫石,光面浸潤雨水,向不同的方向反光,形成了亮點,成了莫高窟頂戈壁上的珍珠灘,雨點不停地打在礫石上,濺起的水花在光照下形成了珍珠的海洋,十分壯美。
越野車行駛過這片珍珠灘,從莫高窟頂上最南端的陡坡下去,就可以看見莫高窟了。
為莫高窟祈福
沿著莫高窟斷崖上“之”字形的陡坡下去,拐過一個彎,莫高窟的全景跳進了我的視野。雄偉的九層樓坐北朝南,矗立在鳴沙山的斷崖上,大泉河谷狂奔的洪水像一群脫韁的野馬,翻滾的浪花不停地拍打著河堤。站在這里,我在想,莫高窟在營建1600多年的經歷中,不知經過了多少次洪水的洗滌,保存至今,這是奇跡,今天的莫高窟也同樣會安然無恙的。
我們站在莫高窟的標志性建筑——第96窟的九層樓前的廣場,整個窟區一條2000多米長的河堤擋住了洶涌的洪水,將其納入河道,送入下游。
當我們趕到窟區時,值班人員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洞窟的安全監測工作。保護工作按照應急計劃一步步實施之中,觀察莫高窟頂層洞窟窟頂的滲透、崖體沖刷、洞窟溫度的監測,做好窟前低洼地帶積水的排水準備等,我們要做的是記錄這次洪水經過莫高窟重要地段的影像采集工作。
站在大泉河東岸,眼前的洪水波濤滾滾,隨時都有吞下你的浪頭,看著對面的九層樓及斷崖上的洞窟,九層樓矗立,洞窟靜默,洪水的轟鳴聲與洞窟的寂靜在抗衡,你可以感受到洪水那猙獰的面孔在扭曲。
莫高窟第148窟保存有一方石碑,為《大唐隴西李氏莫高窟修功德記》。碑中記載,莫高窟“右豁平陸,目極遠山。前流長河,波映重閣。風鳴樹道,每韻苦空之聲;露滴禪池,更澄清凈之趣”。碑文中提到的“前流長河,波映重閣。風鳴樹道,每韻苦空之聲;露滴禪池,更澄清凈之趣”,意思是大泉河水從莫高窟前流過,清澈如鏡、波映重閣,樹木成道,花香鳥語,寂靜之中,滴水成樂,多么清靜、多么優美的環境。這是一番怎樣的意境。在肆虐的洪水面前,這樣的意境哪里去了?
洪水是可以控制的,莫高窟的洪水在人類的疏導下,順從了很多,我們為它祈福!
盡管莫高窟的文物是安全的,但是這次的洪水來勢兇猛。據有關部門測算,這場大泉河洪水在莫高窟瞬間流量達到了700立方米/秒。巨大的洪峰沖毀了莫高窟前橋梁的欄桿和兩處防洪堤欄桿,造成了莫高窟外圍的防洪堤、綠化區、橋梁、公路不同程度的損壞。我從莫高窟南區向北區依次拍攝,思緒在不停地涌動,古代的勞動人民用智慧和勤勞,經歷1000多年,不斷地營建莫高窟,是否同樣也經歷著汛期洪峰的到來,他們也一定會不斷地組織抗洪排險,保護石窟,保衛他們的宗教和信仰。
莫高窟的雨停了,洪水順著大泉河不停地流淌,經過了一夜的狂吼,正午時分溫順了許多。
看著北區下游斷崖上殘存的洞窟,我想,若不是1000多年洪水的沖刷,洞窟在斷崖上也許還有延伸。今天的現狀是無數次洪水沖刷的定格,讓人們有無數解不開的謎。
敦煌莫高窟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在《敦煌魅力》一文中寫道:“世界上任何傳說中神奇的地方,只要去過一次便不再神奇。但惟有敦煌,當你造訪它之后,心里的感覺反倒更加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