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內蒙古牙克石電視臺,內蒙古 牙克石 022150)
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企業發展日益成熟,組織架構的完善,規模的不斷擴張,必然導致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的日益完備。作為企業的經濟命脈,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占據中心地位,及時提升財務系統管理的綜合能力,使其與企業發展相適應顯得尤為重要。
企業是在國家宏觀調控下,按照市場發展的規律,自主生產經營,以提高經濟效益,提升勞動效率,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組織。它以營利為目的,是經濟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必須依靠財務管理的有效保障,力求收大于支,以收抵支和到期償還的能力,減少企業破產風險,才能夠長期穩定地生存,并創造效益。而以上所述,都離不開財務管理來統籌資金的運轉,以各種有效的資金鏈流動,求得企業最大化收益。
財務管理是企業實現總目標的中心環節。傳統企業財務管理多指向資金的收入與支出,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向多元化邁進,財務管理已不單單扮演著出納的角色,開始向市場靠近,向融資、籌資等金融活動靠攏。眾所周知,企業發展的最終目的不是產值的增加,而是資產的不斷上漲,財務管理貫穿著整個資金運轉的所有環節,在此期間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這也是企業越來越重視財務管理的原因之一。
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發揮著綜合性的作用。財務管理需制定財務收益分析,通過對資本的有效監控,引導企業的經營方向與思路。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當中,由于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都是通過財務關系來處理與反映,企業發展的最終目的也是圍繞財務指標的表達。因此,財務管理成為企業內部各種管理關系的樞紐。
由于以上財務管理在企業內部中的重要地位,因此,確立財務管理工作在企業經營中的中心地位,賦予財務部門相應的職權,發揮財務人員的主觀能動作用,積極參與企業發展與管理當中,才會促進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企業財務管理是一種組織企業財務活動及處理財務關系的經濟管理行為。它隨著社會經濟環境與科技水平的變化發展而在內容與職能上不斷深化拓展。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體系的基石,對企業乃至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而面臨著市場經濟全球化、知識經濟與信息化技術飛速發展的形勢,我國企業傳統的舊的財務管理理念與管理方式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它與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理念與方式相比已明顯不適用于當前形勢對企業發展的要求。在指導我國企業財務實務方面已備感吃力。這主要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體現:
2.1 當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管理理論是在工業經濟環境下,以有形資產管理為主的基礎之上確立發展的;而隨著國際化程度的加深與知識經濟時代的迫近,市場經濟更為注重的是企業的無形資產管理。
2.2 隨著網絡通訊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當代財務管理傳統落后的技術手段已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亟需改進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2.3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性增大,而當代企業財務管理中關于財務風險管理的范圍狹窄,僅限于財務風險一方面,對現代財務管理中關于風險投資的管理涉及較少,內容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
2.4 我國企業現行的財務管理制度缺乏靈活性,而且激勵與約束機制不科學,無法齊頭并進。
2.5 我國企業現行的財務管理評價體系主要是關于可用貨幣計量的財務管理,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系統來加以考核與評價。
以下我們便從加強財務觀念、成本觀念、人才觀念、信息觀念等幾大途徑,淺析如何在企業內部加強財務系統的管理。
3.1 現代化財務管理觀念的改變
誠然,由于歷史遺留問題,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還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當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隨著企業改制必須打破原有的記賬、算賬的守財型財務管理模式。更新財務管理觀念,首先就是要樹立理財的觀念。所謂理財的觀念指的就是要求財務人員變被動為主動。被動理財是指企業財務部門過多地依賴于企業高層管理部門發出指令,被動地日復一日地接收到賬、入賬、算賬工作,工作的主動性不強,無法在工作中提出創新性意見。因此樹立理財意識,就是要確認主動理財的觀念,要求財務人員熟悉本單位的生產經營和業務管理情況,根據生產經營活動的特點及企業的發展方向,運用掌握的會計信息和會計方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企業的用資、籌資及投資等活動當中,真正做到財務管理由被動變為主動,為企業經營提出指導性意見與建議。
其次,要求財務人員樹立效益意識。任何企業行為都是以效益作為根本著眼點,也是財務工作的基本著眼點。它要求財務人員的工作一切以企業經濟效益為中心,圍繞提升企業效益來提出財務建議。
再次,樹立風險意識。市場風潮波濤洶涌,企業將面監各種市場的不確定因素,在這種因素的影響下,會使企業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差,有可能出現經濟損失。在此因素下,財務工作者必須樹立良好的風險意識,主要有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和信用風險,加強風險管控能力。通過風險的回避和轉嫁等因素,使企業可能要承受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最后,強化效率,縮減資金流轉時間。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也是財務管理中必然出現的因素。在財務管理中強化資金的時間價值,其實就是使財務工作者認識到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益,時間就是機會。具體說來,就是加速企業資金的周轉,縮短資金周轉的周期,節約投資支出,提高投資回報,要求縮短資產變現的時間和負債償還的時間,保證到期債務的順利償還以及生產經營對資金的正常需求,使生產經營等各環節工作順利開展。
3.2 加強企業成本觀念,融入審計工作
如果說,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那么財務管理的核心就是成本管理。企業的生產成本,是企業各項運行的關鍵,成本的高與低,決定了企業效益的高與低。實現企業成本管理,首先要樹立成本意識,要對市場信息進行準確把握。通過有效的信息反饋,及時準確地掌握市場動態,從而有效地指導生產,落實各項工作計劃,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其次,成本管理要與財務管理有效掛鉤,以達到大幅度降低成本。最后,著眼于成本的關鍵還要與質量掛鉤,利用目標管理與動態管理相結合的觀念,按現行質量標準要求員工行為,使成本最低化,質量最優化。同時融合其他各項基礎工作,為財務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據。
在緊抓企業成本管理的同時,融入審計工作。審計是企業經營管理的“監督官”。作為一項監督與評價機制,審計工作通過對企業運行的跟蹤,有效的內部審計工作是企業管理中形成權利制衡機制,同時促使企業高效運行的重要手段。將審計的工作重心由單純的財務監督管理中脫離出來,而轉向對財務管理的整個運行環節的監督與把握,建立適合本單位的內部監控機制,以增加企業利潤為中心,提出建設性意見與建議,從而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給企業提供各種幫助。審計工作在整個財務管理環節中不僅起到警察的作用,更促進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指導性作用。
3.3 加快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化進程
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主要內容包括財務管理理念的信息化、財務管理決策的信息化、財務管理體制的信息化、財務管理人員的信息化及財務管理方法的信息化。要實現財務管理這五個方面的信息化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合理規劃與設計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階段性目標。財務管理要實現全面信息化是一項浩大的長期工程,因此必須要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規劃設計短期目標,循序漸進地進行階段性實施完善。比如,可以從會計核算電算化開始,在財務管理上先應用會計軟件管理賬務、固定資產核算等。
依據實際適當重組現有的財務管理業務流程,逐步建立起財務管理信息化業務模型。信息化并不是簡單的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管理工作中,它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新時代環境下的新要求,只有重組部分業務流程,逐步建立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財務管理業務模型才能真正做到財務管理信息化。
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進行信息化的專業培訓。這一點前面有提到,財務管理信息化的主力軍是財務管理人員,只有財務管理人員達到信息化的要求,做到熟練操作計算機與相關高新技術設備,才能優化財務管理隊伍結構,加強培訓效果,更好的實現財務管理的信息化。
3.4 遵循市場變化,加強財務人員的主動參與意識
作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的的一種重要的經濟活動,財務管理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財務從業人員素質的高低,則直接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現階段大多數企業并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意義,而使企業內部的財務人員仍停留在傳統的算賬、記賬工作當中,并未起到指導企業發展的作用。
要提升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首先要合理地利用人力資源分配形式,選拔優秀的人才到領導崗位上來。引入優秀人才,勢必引入競爭機制,有競爭才有發展,優勝劣汰已成為顛撲不破的真理。打破傳統的用人機制,以任人唯賢的方式,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去,選拔有學歷、有水平、有作為、懂管理的年輕專業人才引入到財務管理崗位,為財務管理工作注入新鮮血液。
要加強財務人員的梯隊式建設。與外來的優秀人才相比,企業內部選拔的人才具有忠誠度與可靠度等各項優勢。加強內部人才的培養,實行財務人員輪崗制也不失是一個好方法。在新形勢下,通過輪崗制,為年輕的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在企業內部建立一支高素質年輕的財務管理人員,也為企業管理注入新鮮血液,有利于企業人才的培養。
加強新老人才的梯隊培養與建設。合理的組織架構,有意識的梯隊打造,使新人有機會晉升,發展空間的增大,也為財務管理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與技能的提高打下良好而堅實的基礎。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財務人員繼續教育與培訓,無疑對財務人員專業知識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提高財務隊伍的整體水平也起到了促進作用。為防止此項工作流于形式,可有計劃、有步驟、分期分批的組織本單位會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以更新知識,防止知識和觀念的老化,在業務方面,為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此,要特別加強財務人員法律知識的學習,學習內容不僅涉及會計法等相關行業內的法律法規,另外還應關注經濟法、公司法等,通過法律學習,既可以提高會計人員的法律觀念,又可以使財務人員在工作中,為本單位規避各種經濟活動帶來的各種法律風險,對于執行財務管理的監督、檢查職能起到有力的保證作用。
3.5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更新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企業信息化必然帶來的是財務技術的信息化,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強企業財務的信息化管理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技術引進:
3.5.1 提高了企業財務的工作效益,保證了企業財務報表的質量。使財務工作人員從原來的手工做賬等繁瑣工作中脫離出來,通過更便捷快速的收集財務信息,進行財務報表的核算,減少報表的差錯率,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為企業提供更有效的數據參考。
3.5.2 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水平,通過財務的信息管理,可及時反應企業內部管理的各個環節生產、銷售、人財務的使用情況,有利于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3.5.3 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高效便捷的信息化處理手段,使企業更快速掌握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市場運行行情,可以為企業高管人員及時把握市場動態,合理配置各項資源,對市場進行準確的決策,大大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3.5.4 為審計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有利于財務工作的健康有效進行。
總之,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推進,為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推進全球資源共享,提高企業整體的綜合競爭力提供了有利契機,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也推動了財務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指導作用。
[1]蔣維勇.加快企業信息化進程提高財務管理水平[J].機電產品開發與創新.2006.(1).
[2]陶業群.加強施工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途徑[J].現代經濟信息.2009.(13).
[3]劉福梅.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27).
[4]雷達.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提升財務管理水平[J].中國煤炭工業.2010.(7).
[5]于占龍.淺談財務管理風險及如何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J].商情.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