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李 芹 王 瑜
(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院信息中心,山東 泰安 271000)
目前,很多醫院的管理者對于信息化的內涵還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往往不自覺地擴大信息化的作用,在信息化技術與醫院管理的關系處理上陷入了認識誤區。
但盲目跟風信息化建設,不通過信息化推行改進醫院舊的管理模式,而是把信息技術鑲嵌于現有的管理業務流程中,也會違背信息化建設的初衷和根本目的。所以按照業務流程重組理論對其業務流程進行根本性的思考和重組是非常重要的。這就是提出的業務流程重組的概念。
業務流程重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的縮寫是BPR,BPR最早由美國的Michael Hammer和 Jame Champy提出,在20世紀90年代達到了全盛的一種管理思想。強調以業務流程為改造對象和中心、以關心客戶的需求和滿意度為目標、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徹底的再設計,利用先進的制造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現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實現技術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職能集成,以打破傳統的職能型組織結構,建立全新的過程型組織結構,從而實現企業經營在成本、質量、服務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
傳統醫院業務流程是以功能為核心,管理層次重疊、冗員多、無效勞動加大,管理方法因人而宜,職能交叉,目標不明確,組織運行效率低;由于層次過多,一方面引起溝通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引起工作質量和效率低下。由于人們習慣了傳統管理模式,在沒有實施信息化建設之前,其弊端沒有充分暴露,但在實施信息化建設之后其弊端暴露無遺,與先進的計算機信息管理技術格格不入,因此BPR的提出更為重要。
在信息化建設的初期,我們要對其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分析與診斷,找出其流程的瓶頸之處。結合BPR的理論進行業務重組。在組織機構方面,積極化解流程重組過程中所帶來部門以及個人之間的利益矛盾;按照新流程進行壓縮調整,簡化專業分工,實行定崗定人,避免職能和業務交叉。讓領導充分認識到BPR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借助領導的力量掃除新流程實施遇到的阻力,保證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避免按照傳統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設計系統。
有許多醫院在醫院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不注重或不能理解BPR,用信息技術模擬現有的業務流程和管理模式,沒有體現BPR的管理理念,從指導理論上已經為信息化建設的失敗埋下了伏筆。我院在信息化建設的建設過程中,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把BPR放在戰略的角度考慮,采取了如下做法:
3.1 對醫院的中層以上領導干部進行有關BPR的培訓。重點闡述BPR在醫院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讓全院干部了解和掌握BPR的理論。
3.2 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和技術小組。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醫院現行業務流程,組織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全面剖析現行流程。
3.3 對信息化建設汲及到的部門中的每一個業務流程進行分析,總結出它的特點和弊端。
3.4 結合信息技術的特點,圍繞醫院目標、改進業務流程。并反復論證,不斷完善,報請領導小組批準。
3.5 按照新的業務流程,設計或引進軟件。
3.6 在信息化建設應用之前,按照新業務流程,重新進行業務分工、人員調配和制定崗位責任制,在此過程中,醫院高層領導要積極化解因工作調整所帶來的各種矛盾。
信息化建設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它覆蓋面廣、業務量大,是一項系統工程,在具體建設中要遵循以下幾個重要原則。
4.1 注重從職能管理到面向業務流程管理的轉變;改變過去傳統的管理模式,把業務流程管理作為主要的核心管理。
4.2 注重整體流程最優的系統思想:從醫院整體面去考慮衡量BPR與設計,而不是僅僅追求局部流程最優,做到流程設計統籌兼顧、整體最優。
4.3 組織因流程定,而不是先確定組織再設計流程。
4.4 充分發揮每個人在整體流程中的作用;按照業務流程中崗位設置以及技能要求,合理安排工作人員,發揮好整體流程中每個工作人員的積極作用,使整個業務流程協調運轉。
4.5 利用信息技術協調分散與集中的矛盾,新業務流程應用后,要依據醫院的總目標而定;同時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
我院依據BPR,按照以上方法及原則進行信息化的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雖然在實施過程中阻力重重,但由于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及時解決困難,使信息化建設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因我院信息化建設還在繼續實施中,相信通過業務流程重組,我院信息化建設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1]呂素云.淺談醫院信息技術管理系統[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7-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