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雜技藝術是中國民族多年來傳承下來的民族文化。近幾年,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改革,傳統的雜技教學已經不能很好的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了。為了更好的發展雜技文化,更好的使雜技文化傳承下去,更好讓雜技藝術展現在世界的舞臺上,雜技教學必須進行創新和發展。本文根據現今社會的發展需求,對專業院校的雜技教學,提出改革和創新。
關鍵詞:雜技教學;教學改革;改革思路
隨著社會的科技發展,社會到處都是現代化產物。對于追求時尚的人們來說,民族藝術文化不應該被科技自動化所取代,因為那是一個民族多年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雜技藝術就是這樣一門民族文化,它經過很艱難的發展歷程,走到了現在的專業院校中。由于發展的時間短,在教學模式上的體系還是存在著不足,下面就談下現今專業院校對雜技教學的一些創新和發展。
一、雜技教學應該適應社會的發展
雜技專業是一個新興的專業,根據該專業的特點,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通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沒有過多的教學資料;很多時候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只是書面內容的教學,很少有技術經驗上的指導;專業的管理體系也不夠健全。這種教學模式下,可想而知學好雜技是很困難的。
專業院校根據這種情勢,先對社會的發展進行了分析,總結出社會對雜技人員的需求,然后制定出雜技教學的總體發展方向和學習目標。在進行招生的時候,不在像以前那樣隨意,要招熱愛雜技的,有表演才能的,文化層次高的學生。因為只有好的基礎才能更好的學習雜技技術。招生之后,進行雜技教學的時候,要重視人文教育,教學內容要具有時代發展的特色,要有生命力。
在現在的雜技教學中,雜技教學的內容已經與全民族的發展同步了,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改變了傳統的雜技教學模式,這是雜技教學改革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二、提高教學質量
(一)教學內容的創新
現在的雜技教學內容上已經進行了創新,很多現代化的科技成果被應用到了雜技教學的內容中,使得教學內容不在呆板枯燥,具有現代化的氣息。教材內容的創新使得教材的形式也發生了改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專業技術的程度,來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這樣的內容改革不僅使得教材的內容具有時代性,而且還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更能打破傳統教學的僵硬化教學模式。
(二)教學目標的創新
傳統的雜技教學目標主要就是為社會培養雜技人才,因此在教學中技能的培養是重點。這樣的教學模式局限了學生的雜技知識,限定了學生的思維,很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學目標的創新體現在,學校對社會的需求有了新的認知,知道現今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的,靈活的人才。因此在進行雜技教學的時候,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目標,從而使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學校引進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更注重能力的教學,使得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不僅學到了大量的雜技知識,還加強的自身的實踐能力,創作能力,能更好的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
(三)教學方式的創新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已經進入到教學的領域。雜技教學想要適應社會的發展,信息化教學模式是很好的選擇,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挑戰。教師不能在像傳統教學中那樣單單進行課本內容的講解,要根據信息化特點改變教學方式,這就要求教師能充分理解,自己在課堂上是引導者和管理者,主要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自主的進行學習。例如說,在進行授課的時候,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引導學生進行專業內容的學習,然后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討論和訓練,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獨立訓練的能力。
三、加強文化修養
雜技藝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因此在進行雜技教學的時候,要先把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排在首要的位置,一個學生只有文化素質高,才能更好的在舞臺上施展才能。這就需要在教學的時候建立多元化、全面化的教學格局。例如說,教師在教授學生一個高難度的雜技動作時,可以先對學生進行一些舞蹈訓練、體能訓練、還有音樂的欣賞、然后再進行雜技的講解和訓練。我們會發現當學生學會這個雜技動作的時候,表演出的不僅僅是動作,更是一種藝術一種文化,能讓觀眾在驚訝雜技難度的同時,對文化藝術有深深的感觸。
結論
以上談了雜技教學上的一些創新和改革,從中我們發現,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雜技教學上了一個新的檔次,不在單單注重技能的培養了,更注重學生全面,多方面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但是由于雜技教學改革的時間比較的短,因此在教學方面上還是存在著不足。這就需要專業院校的教師們更加努力的去改革和創新雜技教學模式,以求雜技教學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振元.試論現代國民教育體系中的雜技教育[J].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 2005(02).
[2]馮雙白, 丁志強. 難能可貴——第一屆中國雜技藝術節觀后[J]. 雜技與魔術, 2001(06).
[3]楊宇全. 傳說、史籍、古文獻中的山東雜技藝術摭談[J]. 雜技與魔術, 2011(01).
[4]耿國彪.邊發吉 讓雜技藝術點燃生命的激情[J].綠色中國, 2011(05).
[5]朱月琴.亞非歐雜技藝術的大聚會[J].友聲, 2000(06).
(作者簡介:林 偉 (1985-),男,漢族,福建省雜技團,三級演員,研究方向:現代雜技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