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發展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雜技領域的這種改善,實現了我國當代雜技藝術的發展。雖然我們要對當代雜技藝術,的藝術地位進行充分肯定。但是我們絕對不能盲目的將現代雜技的藝術地位給予否定。本文就從現代藝術定位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我國現代雜技藝術的藝術價值,鞏固了我國現代雜技藝術領域中的,藝術地位。
關鍵詞:雜技藝術;藝術定位;總結
隨著我國社會建設的逐步完善,我國經濟建設發展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時間里,我國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我國雜技藝術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古國。不畏時間的磨礪,和歲月的流淌,中國文化以不朽的恢弘建筑,和各種各樣藝術形式,向世人展示著炎黃子孫的偉大智慧。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華夏兒女堅韌不拔的民族氣節。我國在歷史長河的磨礪過程中,沉淀出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這些文化、藝術經時間的打磨,已經變成的一種精華。雜技,就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出于娛樂休閑的目的,而被發明的。通過先人們的不斷完善,這種簡單的娛樂方式,慢慢演變成為一個較為完整的門類。
雜技,在我國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不斷的完善演變,發展成為我們當代的雜技藝術。這是對我們老一輩雜技藝術人的,辛勤付出的肯定。對當代雜技藝術的地位肯定,是雜技藝術發展過程中取得的一座豐碑。當代雜技雜技藝術所取得的成就,是經過我國幾代人不懈努力才得以實現的。
縱觀雜技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雜技演出的場所,經歷了從市井街道,發展到市區廣場,又從市區廣場,發展到我們今天看到的室內舞臺的演變過程。雜技發展,不僅僅表現在雜技演出場所演變這一個方面。雜技演出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實現了服裝精美,道具齊全,妝發精致的目的。這些是一些老一輩雜技表演藝術家,常常夢想的。雜技的發展,促進了人們對當代雜技藝術的藝術地位肯定。總之雜技在當代藝術的定位,雜技是一種鍥而不舍,超越自我的精神。
二、我國現代雜技的藝術定位
在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高速發展的促進下,人們受到大量的信息沖擊。人們對雜技的表現形式有了,更加苛刻的要求。面對觀眾對雜技藝術發展的強烈需要,現代雜技藝術選擇和其他演出形式融合的方式,以達到自身生存、發展的根本目的。通過和其他演出形式的融合,現代雜技將舞美,燈光,等舞臺技術手段,引進到了雜技節目中去。為了讓觀眾有更加飽滿的雜技藝術享受,很多雜技節目還設計了,可以銜接展示雜技技巧的劇情,在雜技演員演繹故事的過程中,將雜技表演安插到故事情節中去。這帶給了觀眾一種全新的視覺體驗。也真正實現了,現代雜技藝術,向當代雜技藝術領域的轉變與發展。
雜技在當代藝術的定位,雜技是一種鍥而不舍,超越自我的精神。當代雜技,在實現了雜技技藝不斷精湛的目的前提條件下,將一些舞臺演出因素和演出技術,融合到雜技節目中出。在美輪美奐的舞臺燈光的映襯下,雜技技藝展示,給人更加炫目的體驗。在雜技節目中,根據雜技技藝內容需要配以流暢舒緩的音樂,讓觀眾在觀看雜技演出時可以更加融入其中。無論是燈光,還是音效,還是故事情節的安排,當代雜技都因其制作精良的手法,讓人不得不成只為是一種藝術。但是人們卻往往將現代雜技,歸類為下里巴人一派。
溯本求源來講,任何一種文化,或任意的一件事物發展,都是從一點一滴慢慢累積起來的。沒人能一夜之間長大,同樣羅馬也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被建造完成。沒有現代雜技的堅實基礎,當代雜技藝術又怎么會順理成章的出現在我們眼前呢。
社會是動態發展的,也許今天在人們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不斷豐富的今天。現代雜技在我們的眼里,顯得十分粗糙甚至是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在現代雜技生下的上個世紀,人們精神文明還很空虛的那個年代,人們對現代雜技藝術的評價未必和我吻合。所以,給予現代雜技正確的藝術評價,還要求我們對當時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背景進行考慮。不能盲目的用今天的眼光看待過去的事物。
有很多人因為為,現代雜技,僅僅是演員靠自己身體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難動作的表演性節目。這樣的節目在當下看,未免有些粗制濫造,所以就將其與陽春白雪劃清了界限。但是細想想,藝術在演變發展過程中,有哪一種藝術形態在初始階段,就是制作精良,可以起到陶冶人的情操,培養人們欣賞水平作用的呢?更何況,社會是動態發展的,人們的欣賞能力和欣賞水平,在信息風暴頻發的今天,也會慢慢的不斷升高的。我們以今天的欣賞和評鑒水平,給予過去的事物正確的評價,就要根據當時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的角度出發。雖然現代雜技與當代雜技面前,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但是,我們還是應該給予現代雜技藝術一個正確的藝術定位。因為,沒有現代雜技奠定的堅實,雜技技巧基礎,當代雜技無法將其與舞臺技術進行融合。
三、總結
對當代雜技進行正確的定位,是對我國現代雜技藝術所取得成就的肯定。只有肯定過去的成就,認識到我們的不足,我們才能實現推動我國雜技藝術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秦嶺.當代中國雜技藝術發展趨向[J].雜技與魔術,2009(02).
[2]劉斯奇.當代中國雜技藝術現狀掃描——(3)[J].電影評介,2007(21).
[3]王雪.傳統雜技與現代雜技的轉換初探[J].科技風, 2009(14).
(作者簡介:顏望宗(1984-),男,漢族,福建省雜技團演員,研究方向:當代雜技舞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