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訊息即預警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同時也是一種全新的認識訊息及其作用的理論范式。在本文中,筆者力圖基于“美”的角度為訊息即預警建立一個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訊息即預警的內涵,以及支撐其內涵的相互聯系的各個關鍵性觀點也將被逐一展開闡釋。
關鍵詞:訊息;預警;行動
一、信息和訊息
國內外學者對于信息和訊息的定義可謂成百上千,多多益善。《新聞學大辭典》對信息的定義是:“…尚無確切和統一定義,有影響的有:‘信息是可以減少或消除不確定性的內容’;‘信息是任何過程和客體中差異性的反映’…等。”同樣的,業界對于訊息的定義也是尚無統一看法,《新聞學大辭典》對訊息的定義是:“…傳播學中的訊息,是指一組信息符號組成,傳達一個具體的意義。…是一種可以大量生產并不斷復制的常常十分復雜的符號結構”。由以上對于信息和訊息定義的差別不難看出,信息可以指那些單個的、無聯系的、反映事物差別的符號,也可以有訊息的含義。
在本文中,筆者傾向于把那些組合在一起并且能夠傳達出完整或者相對完整的符號意義體系稱之為訊息,因為這些訊息能夠表達出完整的意義,也正因為在此基礎上,探討“訊息即預警”才有現實的可行性。毫無疑問,任何訊息都是有意義的符號系統,而不管它表現出來的是多么宏大的意義體系亦或是多么微小的意義現象,但是對于它的對應體來說,這種意義都可以作為對應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即采取行動的重要依據。
二、預警之說
1.預警淵源。預警在中國源遠流長,商朝即出現了烽火臺,一旦出現敵情,哨兵便點燃烽火,告知己方軍隊做好戰事戒備。后來發展成為狼煙,作為普遍使用的軍事預警信號,一直持續到明清朝代。東漢張衡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候風地動儀),也是中國古人為了準確預測自然災害所做的努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類越來越主動的去預警自然災害,而這也可以看做是社會預警的先聲。
2.社會預警概念的提出。上世紀八十年代,當代著名社會學家烏爾里奇·貝克、安東尼·吉登斯等學者就預言人類已經進入“風險社會”,所謂“風險社會”,無非是指除了傳統的自然災害、戰爭等威脅人類社會穩定的因素外,那些隨高科技發展而產生的核武器,化學生產力等也成為威脅人類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并且后者引起社會的風險更不可預知或曰難以預知,在他們看來“不明的和無法預料的后果成為歷史和社會的主宰力量”。①
三、解析訊息即預警觀點
1.訊息即預警的內涵。所謂訊息即預警,即任何訊息都能對訊息的對應體(受眾或與訊息直接利益相關者)產生一定的預示和警戒C/iqDtRIcuUcsZe5pR2MTA==作用。傳播學之父施拉姆曾就訊息的功能做過深入剖析,他曾說過“換言之,任何訊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顯行為。如上所述,訊息不像電流,電流沿電線流動,抵達燈泡,燈泡隨即發亮。”②從施拉姆的話中我們不難理解,訊息并且“招搖過市”的自動呈現在人面前,有時它來去匆匆,地震從來沒有在發生之前“告訴人類”應該采取預防措施。
2.五個核心詞語。在訊息即預警觀點中,有五個即有一定獨立性又相互緊密聯系、不可分割的詞語:訊息、對應體、訊息量、預警和對應體的行動。
筆者認為一切訊息都具有預警作用。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醫院監護室里的脈搏監視器屏幕上顯示的圖像可以預示病人身體變化狀況、鄭州市的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預示著鄭州市要下雨,那么一個雙眉緊鎖、怒氣滿面的老師走進教室是否也預示著這堂課的氛圍是緊張、沉悶的嗎?答案似乎是肯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任何訊息都有對應體,也基于此,任何訊息都有預警性。
對應體是訊息的直接利益相關者。鄭州市烏云密布電閃雷鳴,此訊息的對應體是鄭州人,而遠在嶺南的正頭頂烈日的廣州人則不是,他們不會考慮是否要因為下雨而帶上雨傘。
訊息量則是訊息與對應體利益相關的程度,有兩層含義。一是訊息與對應體的“鏈接”程度。李家的房屋可能隨時倒塌,那么與房屋倒塌“鏈接”程度最高的無疑是李家,其次則是那些每天路過即將倒塌房屋旁邊小路之人。另一層含義是訊息能夠引起對應體的反應程度,李家的房屋即將倒塌與李家的墻漆脫落所引起的李家人的行動方式必然是大相徑庭。
預警則是訊息顯現出來的可能性征兆通過何種恰當的媒介把這種可能性征兆表現出來。鄭州市烏云密布電閃雷鳴,此訊息的征兆是鄭州市會下雨,而表現此征兆的媒介一為天氣預報,二則是人通過眼睛和耳朵得到的訊息:烏云密布電閃雷鳴。而鄭州人只需對這種可能性征兆做出反應即可,廣州人則不必。
采取的行動是對應體依據可能性征兆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應對性措施。相信,病人家屬和醫生不會對脈搏監視器屏幕上圖像的變化熟悉無睹,李家人也不會對即將倒塌的房屋無動于衷。
注釋:
① [德]烏爾里奇·貝克.風險社會[M].何博聞,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
② [加]威爾伯·施拉姆..傳播學概論[M].何道寬,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邵慧慧,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2011級美學碩士;張原禮,華中師范大學新聞傳播系2011級新聞與傳播碩士;張祥宇,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鄭州綠都地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