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
班里有個女孩叫小西,來自陜南,有著漢中女子嬌小的身材,和甜美的聲音。她很瘦,瘦弱到曾在課堂上暈倒。因此,父母對她也是格外關注。我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在報名的時候。她跟父母撒嬌的聲音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來由于她身體不好,經常請假,對她自然是倍加關心。
這樣一個從小在父母呵護下成長的女孩,有著非常幸福的成長經歷。在來到我們班后,也很快有了許多伙伴。日子飛快的過著,一切都似乎很和諧??墒怯幸惶?,在放假返校的時間到了的時候,她突然跟父母說不想再來學校了,不愿意再離家學習。要求轉回老家。對父母的勸阻就是不愿意,一個勁的掉眼淚,父母既著急又無可奈何。于是立刻聯系我想辦法。
對于她突然有這樣的想法我們都深感意外。我的第一感覺是:孩子一定是在學校發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因此導致了不愿返校。那么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又或者是她不愿意見誰么?我問她,她也是只哭不做回答。在她的倔強面前,再多的談話方式似乎都是徒勞,于是我想換種途徑,轉而找她要好的朋友了解情況。
她們宿舍的另外三個女生給了我一個比較清晰地回答,就是她們幾個現在不愿意跟小西在一起玩了。因為她們受夠了小西的脾氣。她太倔強,脾氣很大,總是要在這個小團體中占據絕對中心的地位。要領導甚至“統治”這個團體,而其他的舍友顯然不愿意。于是她們之間有了相處的困難。大家似乎有意無意的對她冷漠和孤立。這就為我尋找小西不肯返校的原因提供了大致方向。
這些女生給我舉了一些例子,她們認為這些即是導致她們在長期忍受和觀察后得出不能跟小西繼續交往的結論的主要原因。例如,她們幾個每天會一起吃飯,回宿舍。某天小西在放學前突然想去超市買點東西,她在對同學提出要人陪同的要求后,那個人應該立即答應。要是有遲疑或者流露出不愿意同去的情緒,小西就會認為這人很不夠意思,生氣的怏怏離去。再有,在她心情不好或者稍有郁悶的時候,如果朋友們不照顧她的心情,快樂的談天說笑,她也會摔門離開以示抗議。這樣的事情多了,朋友們都會覺得她讓人很累,說話,做事都要照顧她的情緒,于是開始疏遠她。
我認為這樣的原因導致她這種性格的孩子不肯返校是有很大可能性的。于是我跟她父母溝通,說明了情況。父母也承認對于孩子從小就很嬌慣。從來都是孩子說什么就是什么。導致了孩子從小就以自我為中心。
二、對策
在了解了小西的大致情況后,我認為應該先和其父母溝通,她的問題從根本上講,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原因造成的。小西的家庭是典型的溺愛型的。家長對孩子過度關愛,過度保護,有求必應,無謂不至。表面上看,溺愛孩子的家長好像是孩子的奴隸,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這樣的家長只是自己感情的奴隸。他們很可能把孩子映射為另一個自我,對孩子的縱容變成對自我的縱容,對孩子的好就是內心對自己的好的一種體現方式;他們也可能會認為,我這樣愛孩子,將來孩子也會如此報答我,其實可能正相反。
溺愛的具體原因有很多,結合小西的事情,我認為,她是獨生女,而其從小體弱,家長覺得她可憐,因而溺愛。這樣才導致了小西任性、自私、怕吃苦、心理承受能力差、人際交往能力差和生存能力差。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跟她家長的談話中,很明確的說明了他們在教育中錯誤的一些表現形式。對于這種家長,要明確的提出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而他們明確的知道自己是溺愛的,只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這就需要逐步的改變,糾正自己的行為。
其次,在和家長溝通后,我和小西做了長答兩個小時的一次對話。當然我沒有奢望她能通過幾次對話改掉身上長期養成的習慣。這次對話的目的只是希望幫助她找到自己不受人歡迎的原因。并且告訴她接下來她可以采取的挽救措施。
三、點評
這種學生經常和別人發生沖突的主要原因是自我為中心。自我中心是獨生子女的常見病。每個人都想當皇帝,誰也不愿聽命于誰,到了高中這個年齡更是有自己的思想,不會輕易地向別人妥協。他們心中并無他人,只要自己高興,全然不顧他人感受。不能換位思考,沒有同情心。不懂得禮讓,只需別人服從我,我不能服從別人。我可以對不起別人,別人不能對不起我。他們的道德觀念有兩套,一套用來要求別人,一套用來放縱自己。實施雙重標準。
不用說,這種孩子肯定是給家長慣的。他在家里為所欲為,所有人都遷就他,他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很自然的遷移到了學校。在我們這樣寄宿制的學校中,和同學相處的時間占了絕大多數,而這樣的矛盾也就更為突出。他在學校遇到的不是被他欺負慣了的家長,而是和她一樣慣于欺負家長的同學??上攵隙〞忻?。
這種學生,我認為是價值觀問題,甚至可以說是品德問題。解決這種學生的問題,一是要阻止他們任性的行為,二是幫助他們逐漸學會換位思考,建立對己對人統一的道德標準。教師在學校這樣,也要指導家長在家這樣做,要有計劃,有步驟的給他釘子碰。決不能沒有原則的處處順從,但是要求他們立刻改變也是不現實的。已經成為習慣的東西。都不可能立刻改變。學校和家庭都可以準備用一些辦法懲罰他們。同時,家長和老師要耐心地結合具體的事情告訴他們別人的感覺。等他們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時候,他們的進步就會更快了。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