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唱練耳是高校音樂專業的一門基礎課,是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基本能力,提高音樂素質所不可或缺的、非常實用且必要的基本技能。高師音樂教育是培養教學實踐第一線的中小學音樂教師,由此也賦予了高師視唱練耳教學特殊的使命,它不僅擔負著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準、節奏感、樂感、音樂素養、表達能力以及對音樂作品的寫作手段的理解等一系列技能,還應著力于師范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 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由于視唱練耳所包容的聽覺訓練、節奏訓練和視唱練習幾個主要部分,大都是技術性的學習,由此帶來的操作難點常誘發枯燥、乏味等心理的產生,以致影響到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同時也使人們忽視了其審美功能。筆者認為,學生需要有正確的審美能力和高尚的情操,在視唱練耳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要將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貫穿到整個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
1、聽覺訓練:現行的高師視唱練耳課程教學模式中,鋼琴是視唱練耳課堂的唯一輔助教學工具,音樂音響多源于鋼琴,聽記單音音程和弦用鋼琴彈奏,視唱曲譜用鋼琴伴奏,分析樂曲風格用鋼琴示范等。學生在視唱練耳課堂只能聽到鋼琴帶來的音色音質,這種單一的、枯燥的教學過程本身禁錮了學生多元的體驗需求。因此在教學中應通過聽辨各種有固定音高的中外樂器演奏的實際音樂作品、各種風格的音樂作品,增強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旋律作為音樂的一種基本表現手段,本身具有豐厚的藝術美的感染力,人們常之為旋律美。如果將視唱聽音的技能訓練目標和對旋律美的追求有機地統一起來,可以激活審美心理,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2、節奏訓練:節奏是人類宣泄、表達情感最原始、最樸素的方式,也是音樂賴以存活的生命支架,所以,節奏訓練是音樂入門的重要基本功。它不僅可以脫離旋律而單獨存在,而且其本身也有一定的藝術表現力。在變化無窮的節奏訓練中,可以使學生們體察和感受到節奏本身不僅有一定的律動美感和生命的活力,而且還能表達人的情緒。所以,奧爾夫強調節奏是音樂的基礎,兒童學習音樂應該從節奏開始,并將節奏與動作、表演融合為充滿審美情趣的聲勢訓練。這一成果和經驗,對于高師的視唱練耳教學來說,同樣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
3、視唱:在傳統的視唱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讀譜能力,往往更多地強調在音準、音程、和弦等方面進行的反復訓練,或是脫離了音樂作品實際的節奏、調式、和聲等純技巧性訓練,而忽視了視唱作品音樂感知力和藝術感染力的體現。
只有融入情感的演唱才是值得學習和欣賞的,沒有情感徒有技巧也只是一個工匠,不能稱之為藝術。多搜集一些不同風格的視唱作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指導學生能夠自主的去分析、理解、欣賞視唱作品,促進學生接受和吸收到更的優秀作品的精髓,并不斷提高對其的鑒賞能力。
舉辦“視唱教學音樂會”,通過演唱和觀摩,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和審美鑒賞能力。音樂會已經成為課堂教學與表演、創作以及理論專業之間密切聯系的紐帶與橋梁。而聽眾聽過舞臺上演奏演唱的音樂作品后,能最直觀的感受到課堂教學舞臺藝術化的直觀效果,用表演的形式,將教材中的使用的音樂作品通過音響生動再現,更充分地發揮其藝術感染力,同時也將視唱練耳教學觀念拓展至一個新的層次。視唱音樂會區別于一般的表演專業音樂會,作品的選材來源于平時的教材和教學內容,多選用具有系統性、權威性的經典視唱曲目,囊括了中外眾多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具有較高難度和較深藝術價值的作品。音樂會的演唱形式多樣化,從單聲部彈唱、多聲部彈唱到合唱及無伴奏合唱等等,無一不體現著視唱教學多元化發展的趨勢。縱觀歷屆視唱音樂會,不難發現很多具有鮮明特色的作品和演唱。
二、加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傳統視唱練耳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一般是主、被動的一種關系,學生如果沒有主體意識,視唱練耳教學也將變成填鴨式的機械教學。因此,課堂上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其創新能力,則顯得尤為重要。
視唱練耳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即興創作的途徑獲得。音樂的即興創作是指事前沒有預先準備,根據當前爆發的靈感,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以有形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音樂情感的創作活動。即興創作運用于音樂方面的特點是,富有激情,形式活潑,靈巧多變。但在現行的視唱練耳課堂,即興創作的成分是微乎其微的。教具是唯一的,教案是教師課前設計好的,教學效果也是教師憑借經驗課前可以預設的,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這種教學模式將抑制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高師視唱練耳課即興創作訓練的意義是,引導學生放下拘謹的包袱,全身心投入音樂體驗;活學活用,學會用恰當的音樂要素、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樂思;引導學生在日后的音樂教學中根據客觀條件的不同,能合理地改編創作合適的音樂作品。在教學中,如進行旋律聽寫時,教師可以引導學學生運用重復、模進等樂句發展形式做即興問答句的創編、對音樂片段進行變奏式改寫等等。學生在即興創編的同時,自主地深入學習和研究音樂各要素的相互關系,對所要求掌握的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選擇學生創編的樂句作為“旋律聽寫”的習題,能使學生對樂句結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這不但有助于理性地背唱和默寫技能的掌握,更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鼓勵和展示。
(作者單位:黃岡師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