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的行政監察存在法律法規不完善、監察主體多而雜、監察人員力量與職責任務不匹配和影響力不足的問題,從委托—代理的視角分析這些問題,以求探尋行政監察制度創新的對策。
關鍵詞:委托-代理;行政監察;制度創新
一、相關理論梳理
委托—代理理論是 二十世紀 60年代末經濟學家研究企業內部信息不對稱和激勵問題發展起來的新古典經濟學研究范式之一,研究委托方和代理方存在的利益相互沖突和信息不對稱問題。該理論廣泛用于社會各個領域,行政監察就是對權力的委托與代理過程中的監督。人大作為我國的權利機關,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選舉出政府官員行使行政權力,這個過程就是權力委托—代理的過程,政府行使行政權的過程中是否按照權利機關的要求,是否有尋租等行為的發生,需要有專門的監督機關進行監察,監察機關產生的意義便在于此。
二、監察機構的組織體系
1.行政監察的主體。行政監督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內部監督包括行政監查和審計監督;外部監督包括權力機關(人大)的監督、司法機關(法院、檢察院)的監督、黨的監督(主要是紀委監督)、人民政協的監督和社會的監督(如新聞媒體)。
我國行政內部監督體系包括一般監督和專門監督。其中一般監督主要包括層級行政監督、主管監督和職能監督;專門監督主要包括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
2.行政監察的流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第三十條規定:監察機關按照下列程序進行檢查:第一,對需要檢查的事項予以立項;第二,制定檢查方案并組織實施;第三,向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監察機關提出檢查情況報告;第四,根據檢查結果,作出監察決定或者提出監察建議。監察線索來源通常有以下幾點:第一,群眾舉報;第二,審計移交;第三,媒體曝光;第四,突發的重大事件;第五,辦案過程中牽涉出的案件。
3.行政監察的法律依據。目前只有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作為行政監察運作的法律根據,行政監察工作沒有明確具體、操作性強的法律保障,政府內部行政監督也沒一整套系統科學的規范性程序規定,使得監察的最終結果沒有強制性措施進行保障落實。
三、當前行政監察存在的問題
1.監察法律法規不完善。2010年,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開始施行,新的行政監察法對監察機關的職責、權限、監察程序和法律責任都做了明確規定,但是對于受監察的行政機關或人員違反法律法規等行為,監察機關應如何處理并給予相關的懲處方面,法律缺少明確的判定規則,導致監察機關在對案件處理過程中無從下手的現象。
2.行政監察人員力量與職責任務不匹配。目前,各級專門從事行政監察的人員編制很少,但是卻承擔了大量的行政監察工作。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一方面,很多部門的業務需要監察部門的監督(如金融領域的監察),這就對監察人員的業務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們要熟悉監察對象的辦事程序和容易出現問題的風險點,以便有效監督;另一方面,政府交給監察機關很多并不屬于其職責范圍內的事項,甚至越俎代庖、包打天下,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往往人手不足,疲于應付,很難監督到位。
3.監察機關影響力不足,經費預算緊張。紀委與監察機關合署辦公后,統一領導和管理,辦案效率更高,利大于弊,同時,監察機關要受紀委常委的領導,其影響力不及紀委,而且,紀檢監察部門的經費來源于地方政府撥款,如果預算不足則撥款就較少,保證不了辦案的設備等,使紀檢監察部門辦案處于被動。
四、行政監察制度創新
1.加強人大建設,完善監察法律法規。人大立法存在滯后性,很難適應新形勢下監察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也就不能及時提供法律保障;對行政監察的立法缺乏可操作性,對違反法規制度的行為如何處置沒有明確規定,導致執法漏洞。所以,要加強人大的建設,充分行使憲法賦予的監督權利,為行政監察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2.加強隊伍建設,劃清職能界限。目前,鄉鎮一級有人無編的問題亟待解決,要加強和改進鄉鎮監察工作,充實壯大基層監察隊伍,提高各級監察人員辦案水平和能力;同時,各級政府要對監察機關明確職責定位,嚴格按照監察法辦事,真正做到監督的再監督。同時,可以嘗試賦予監察系統一定的起訴權,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上級對下級、同級之間的監督,真正杜絕“管得了的看不見,看得見的管不了”這種現象的發生。
3.挖掘自身潛力,主動謀事成事。要提高監察機關的威信和影響力,還要從自身做起,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主動參與經濟建設,把行政監督的權利、手段賦予到糾風、治亂工作中,在全面履職方面突出執法監察職能,深入開展執法監察、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提升監察機關的有效監督者形象。
4.堅持16字方針,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是監察工作一以貫之的工作理念,在具體的工作方式方法上,可以創新性地采用電視問政、網絡問政、網絡監督、電子監察開展工作,建立干部隊伍廉政信息庫,增強針對性、提高有效性,為更好地履行監察職能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胡建淼.中國現行行政法律制度[M].中國法制出版社,2011.
[2]尤光付:.行政監督理論與方式[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作者簡介:陶蘇夏(1987-),男,華中師范大學管理學院2010級碩士研究生,行政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