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學熱”逐漸升溫,不僅反映出當今時代改革創新的精神,也預示著中華民族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民族文化自信力逐漸增強,因此支撐國學發展的中國古代文論的理論框架也就必然引起了學者們深深的思考。從目前來看,中國古代文論研究和發展思路逐漸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其領域的研究方法、研究語境和研究視角也在趨向多元。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共同回望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狀況,不難發現,由于時代的變遷,文學樣式、文學功能越來越多樣化,而西方理論與話語的大量涌入看似使我國古代文論的發展形成了短暫的春天,但事實上卻造成了中國文學理論的“失語”,“中國文論失語癥的病因在于把中國文化同現代化對立起來,進行文化上的‘自我否定、自我矮化、自我丑化’。”這正是文學理論界忽視中國古代文論傳統的繼承,不創造性地運用古代文論的后果,而且照抄照搬西方文論的現象也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