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總結近年來藝術類專業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問題,探討了藝術類大學生就業難的成因 ,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如何推進高校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工作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校;藝術類專業學生; 就業工作
近期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12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通知》中指出,“對就業率連續兩年低于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推進藝術類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已成為現階段我國高校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現階段藝術類專業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問題及成因
1.我國就業市場供需不平衡,畢業生就壓逐年增大。我國自擴招以來,高校畢業生人數從 2001 年的114 萬一路攀升至2010 年的 631 萬,這使得我國在較短的時間內進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在近年高校畢業生數量急劇膨脹的形勢下,就業的難題似乎變得更加嚴峻和突出,全國就業工作座談會傳來消息,2012 年應屆畢業生規模是本世紀初的 6倍,2012 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為 660 萬人,“十二五”時期應屆畢業生年平均規模將達到近700 萬人。待就業的畢業生越聚越多,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逐年增大。
2. 近年來我國高校盲目增設的藝術類專業把大量藝術類畢業生推向市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綜合性高校開設藝術類院系的有748所、民辦高校開設藝術類院系的有203所、獨立學院開設藝術類專業的有252所,而純粹的藝術院校不足50所。藝術類高昂的學費收入使我國多數高校在近10年內不假思索地增設了藝術類專業,從而藝術類大學畢業生一股腦地涌向就業市場,使得藝術類學生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大。
3.藝術類專業學生就業心理上普遍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就業期望值較高等特點。藝術類專業畢業生的專業特性決定了他們不同于一般畢業生的特質。在藝術類專業課程設置方面要求藝術類學生更具創造力和創新意識,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來源于創作者對自我生活的觀察和提取,這就容易使創造者逐步走向特立獨行,強調個人表現,個人意志增長。長此以往學生難免容易滋生一切以自我為中心,把實現個人目的作為價值取向的個人本位主義。這一點在藝術類學生擇業、就業中表現尤為突出。
4.藝術類專業學生就業面狹窄,畢業生綜合素質與社會人才需求存在差距。藝術類專業畢業生,由于受所學專業特殊性的限制,就業面相對狹窄。藝術類專業學生能正式簽約的單位少之又少,多為藝術類教師、文化部門、藝術設計部門。但近些年隨著藝術類專業畢業生的增多,這些部門對藝術類畢業生的需求也逐漸趨于飽和狀態,導致藝術類專業畢業生的簽約率遠遠低于國內非藝術類專業畢業生的平均簽約率,很多藝術類畢業生成為了自由工作者,甚至改行做其他工作。由于藝術類學生普遍存在著知識面單一,外語水平較低,綜合素質不高等特點,使改行后的藝術類專業畢業生更難找到工作。
二、如何推進高校藝術類專業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思考
1.加強藝術類專業畢業生就業心理指導,使藝術類畢業生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形成合理的就業觀念。藝術類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往往不能正確認識自我,對自己評價過高,對未來的職業要求過高,造成“眼高手低”的局面。一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就會產生了嚴重的失落心理。藝術類畢業生必須給自己一個正確的社會定位。因此我們要積極開展就業心理輔導,糾正藝術類畢業生的認知偏差,改變其不良心態,幫助他們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定位,使他們了解自己的個性心理以及職業對個性心理的要求,從而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和就業觀念。
2.拓寬藝術類學生知識結構,增強學生的就業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強化藝術類教學實踐改革,拓展藝術類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全面提升藝術類人才培養質量為著力點,增強藝術類專業畢業生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研究就業市場對藝術類專業人才的需求,改革適應市場需要的教實踐學內容,增加應用性、操作性、技能性課程,狠抓教學質量,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使畢業生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從根本上解決就業問題。
3. 較早的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全方位的推進就業指導工作。“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現階段在我國多數高校中都引進了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體系。較早的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和需要提升的個人能力,有一個較早的準備。這對大多數在學習目地上不是很明確的藝術類學生來說是非常的重要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主要是大學期間的學習規劃、職業規劃和生活規劃,包括自我評價、確立目標、環境評價、職業定位等,是對個人自身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衡量、分析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能力、特點,確定最優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達到這一目標作出有效的行動。現階段就業指導在畢業生就業中的重要性愈顯突出,準確的了解就業發展趨勢,及時收集就業信息,保障暢通的就業信息渠道,是學校就業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很多藝術類畢業生的自我定位不準,理想與現實偏離,學校應該給即將面臨畢業的藝術類學生安排專業的教師對就業和擇業進行信息指導、思想指導、求職技術、面試指導,采取多種有效手段讓畢業生掌握就業形勢、擺正就業觀念、確定就業方向,讓學生根據各方面用人的信息,聯系自己的實際狀況,順利實現就業。
參考文獻:
[1]陳倩. 探析藝術類大學生特征及就業形式[J].中國商界,2010(7).
[2]雷姣.藝術類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J].藝海,2010(5).
[3]辛桂京,田苗.淺析如何提高藝術類畢業生的就業率[J].科技信息,2011.
(作者單位: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