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我國利率政策先后經歷了兩次調整,其中最突出的特點便是允許人民幣存款利率上限可以浮動,這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所邁出的重要一步,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把利率市場化確定為我國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標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先后也出臺了許多政策,但這些政策始終沒有觸碰到“存款利率定價權”這座“堡壘”
LSZUHVV1m9P026gtiV2j6Q==。隨著此次利率政策調整,存款利率差異化的時代就此開啟,經過一兩個月的調整,目前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開始呈現出多樣化,或維持降息前不變,或上浮到頂,或附加了一些條件。
利率市場化的改革給商業銀行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反觀這兩個月的改革過程,銀行心態的復雜以及現實的壓力來自方方面面,這使得本就出現利潤增幅下降的商業銀行面臨更大的沖擊。商業銀行的第一反應是設法穩定利差,保證自己的利潤,還有的銀行以搭配實物等方式進行“促銷”,但這不是應對沖擊的關鍵所在。商業銀行目前都在積極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沖擊,調整自身經營模式,推進戰略轉型。
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撲面而來,利率市場化將朝什么方向演進,商業銀行將面臨什么挑戰以及又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呢·本期“特別關注”欄目日前邀請該領域的專家、研究機構來一起討論相關的問題,現整理發表以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