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
貪官文采批判
貪官引用康德的名言,倒未必嚴重到像有人所說的“腐敗上升到了康德的高度”,但肯花心思援引康德而不審視自己的靈魂,則表明不僅依然沒有看到頭上的星空,也沒有看到地下的康德。
《光明日報》:
干部出訪要講講“性價比”
有一個經典的段子,中國人聽說南斯拉夫的乳牛養得好,就經常去學習參觀,結果當地的官員感嘆:“中國人愛學習,連我們的奶牛都認識中國人了”。幽默的魅力在于夸張,但近年來一些干部出國出境無序泛濫,甚至異化為公款旅游,卻是不爭的事實。
《燕趙晚報》:
何時能為民間資本進一步松綁
貸款難、利潤薄,以民營經4G08YsFZjU3Q+u0gjpyUlg==濟為主的我國中小企業當前面臨較大的經營困難。與之緊密相關的是,龐大的民間資本對進入實體經濟積極性不高,造成實體經濟供血不足。這些已經成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和輿論關注的焦點之一。
《中國青年報》:
當上海的生活成本高過紐約
有報道說,春節后北京凸顯“招工難”,特別是低端產業人員緊缺。有專家認為,北京出現的“用工荒”有特殊性,是低端產業人員生活剛性成本迅速增加,與收入福利漲幅較小,兩者矛盾導致的結果- - -高生活成本將低端人員逼出北京,現實比城市生活成本排行榜更為形象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