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在省城買房,但該城的樓盤每平米均價在9000元左右。買套100平米的房子,不說裝修,就得八九十萬元。手里攢了一些錢,但要如愿,相差甚遠;我又不想按揭背債,這可怎么辦呢?
我是個愛較真的人。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和售樓人員打交道,我慢慢發現一些買房訣竅,并最終買到了一套。
訣竅一:幾乎每座樓盤都不會完全售罄,剩余的房子價格大多有商量的余地。我第一次找的是個房子質量、周圍環境等各個方面都十分理想的地方。
我沒抱什么希望,哪知一問售樓小姐,她竟熱情地告訴我,還有兩套剩余,而且價格也優惠,原先1. 1萬元一平,現在只賣八千五。我問其故,她說,這個小區的樓盤沒蓋成,房子就預售一空。可是房子蓋好了,竟有兩家不知什么原因退訂了。僅有兩套房子,也不值得打廣告;再者,房價有點高,一般人買不起,內部人也不要,一來二去,房子就剩下了。最近,老板急著回籠資金,于是便……
我心里一陣竊喜,不過,竊喜后我并沒有買下這里的房子,一是手里的錢不夠,而最主要的是,還有沒有比這更實惠的房子呢?
訣竅二:戶型賴些的二手新房。有套房子,樓層較低,日照較差,每天只能在夕陽西下時見點陽光。這套房子已經有人買下,但買下后又遇到了更好的房子,于是便想把這套房子轉讓。這個樓盤均價在八千元以上,可這套房子房主僅要6800元一平。我心動了動,但仍沒買這套房。還是除了錢的原因外,我還想找更實惠的。
訣竅三:地勢決定房屋價格。市原殯儀館在三環路附近,由于城市框架拉大,殯儀館只得外遷。因為殯儀館,這地方發展緩慢。原殯儀館改建為公園后,開發商看到了商機,周圍樓盤像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
我找到了這個小區。開發商買這地塊便宜,加之原殯儀館的陰影,結果房價便宜了一大截子,樓盤均價在7000元左右,賴戶型不到6000塊。不錯,離原殯儀館近是有點讓人別扭,但仔細想想,市里原來的大公園,哪個以前不是亂葬崗子或戰爭年代死過好多人的地方,但幾十年后,誰還有什么顧忌?我心大動,不過還是有點不死心。
訣竅四:拆遷安置房。我最后找到的是一個拆遷安置小區,房子已全蓋好,拆遷安置戶都已入住。路過這里,心血來潮,我于是上前問保安,這里的房子往外賣不賣?保安給房產公司打了個電話。一會兒過來一個人,他說還有幾套房子,是拆遷安置戶挑剩的。售樓人員說,4800元/平方米。
我心里一震,這房價太便宜了!不過,稍一思索,我馬上問售樓先生:“據說拆遷安置房都是按經濟適用房賣的,價格雖便宜,但一是暫時不能辦產權;再者辦時還要交土地出讓金和高賦稅。”售樓人員說不是這樣,這樓盤原來蓋的是商住樓,快建成時,市政府才找到老板,讓改成拆遷安置房。當時已預售出了幾十套房,所以,這個樓盤實際就是商住加拆遷安置形式。
你只要買了,就可以給你辦產權。當然,拆遷安置房的價格,比給你這價格,還要便宜得多。我們余下的這些房,外邊人不知道,這里也沒再設售樓處,所以就沒有賣出去。
我最后買了這里的一套房子。為買房,我一有空就到處跑著看,跑了大半年時間,結果竟省下了幾十萬塊錢,這跑得也算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