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直譯和意譯是韓漢翻譯中常用的方法。直譯是既保持原文內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意譯,也稱為自由翻譯,它是只保持原文內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直譯與意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那么,在翻譯的過程中怎樣把兩種翻譯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把原作的思想、風格傳達給讀者是極其關鍵的。
關鍵詞: 韓漢翻譯 直譯 意譯
近年來,隨著中韓兩國在各個領域的交流合作的不斷擴大和深入,兩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了解韓國的國情和文化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的迫切需求。今后,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翻譯行業前景必將更加廣闊。語言是中韓兩國之間交流的橋梁,而有效的翻譯是保持交際暢通必不可少的條件。要確保翻譯活動順利開展,就必須選擇適宜的翻譯方法,翻譯的方法主要有直譯和意譯,本文分析它們在韓漢翻譯中的具體運用。
一、直譯
直譯作為一種常用的翻譯方法,在韓漢翻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譯翻譯要求譯者既掌握原作的思想和風格,又把原作的思想和風格當做譯語的思想和風格。此外,原作的理論、事實和邏輯也應當作譯語的理論、事實和邏輯。我們不能用個人的思想、風格、事實、理論與邏輯代替原作的這些特征。在翻譯過程中,譯語不要求等同于原語的數量和表現形式,但在內容方面要保持與原語一致。我們不能隨便增減原作的文字和意義,增減文字或意思要取決于表達方式和語言的特征。
比如,2012 400 .譯文: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選手孫楊在400米游泳項目中奪冠。其中,譯為:取得金牌。此句直譯文保存了原文的內容,譯文也通順。另外,韓語里的四字成語都采用直譯的方式,比如,(一舉兩得),(四面楚歌),(九死一生)等。
直譯并不是機械地逐字翻譯。由于韓文和中文有著不同的結構,所以不可能都進行逐字翻譯。直譯既要全面準確地闡明原作的含義,又要無任何失真或隨意增加或刪除原作的思想,還要保持原有的風格,甚至包括原作的情緒或情感。在翻譯過程中,直譯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局限性。例如譯文有時冗長啰唆,晦澀難懂,有時不能正確傳達原文意義,甚至事與愿違,所以,如果不顧場合條件,不顧中外兩種語言的差異,一味追求直譯,就必然進入誤區,造成誤譯。直譯之所以有誤區,一方面是因為語言的形式與內容,句子的表層結構與深層意義有時不統一,另一方面是因為中韓文化歷史背景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不同的語言表達形式。
二、意譯
意譯是指原文的有些內容與形式不宜用漢語直接表達,而是經過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表達出來,也就是說更著重于意思的翻譯,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意譯要求譯者對原文意思把握準確,并結合自身對另一種語言文化、傳統的理解,它不再拘泥于一詞一句的嚴格一致和原文的語法新式,這樣翻譯過來的東西更能忠實于原文的意思表白,也更像是譯文使用群體自己的語言。
比如, (比喻急性子的人)直譯文:抓著豬尾巴說要米腸. (說曹操曹操就到)直譯文:老虎也說自己話的話來. (逼上梁山)直譯文:哭著吃芥末.
意譯法的好處就在于:用規范的目的語語言把原文的意思表達出來,注重譯文的自然流暢,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結構及修辭手段從而使文章通俗易懂,但意譯法由于本身方法的局限就達不到直接法那么原汁原味,使讀者喪失了原文的很多樂趣。翻譯絕不僅僅是翻譯方法的簡單運用,而是合乎翻譯規律的,是具有一定技巧的,一定要掌握X+fZbcWVxrXyiA8ShmOaIA==好直譯與意譯的技巧與方法。由此可見,直譯法與意譯法作為韓漢翻譯中基本的兩種方法,在翻譯中各有不同的功用,兩者既有明顯的區別,又相互補充,各有所長,又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們并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
三、直譯和意譯的關系
在翻譯實踐中,直譯和意譯是不可分割的。很多人盲目追求直譯,想要每一個詞、每一句話都按原文的表面意思來翻譯,譯文令人讀不懂。什么時候用直譯,什么時候用意譯,沒有什么固定的原則。一般來說,如果原文句型與目的語言的句法規律較接近,詞序也一致,本身意思又比較清楚,那么可以多用一些直譯。這樣就可以較便捷地得到意思準確、文字通順的譯文。直譯和意譯是相對的概念,在很多情況下,界定不是特別清晰。
四、翻譯過程中應遵守的基本原則
在翻譯過程中,應避免兩種極端。在運用直譯和意譯時,我們必須首先透徹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原文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后根據一些基本的翻譯準則和方法把原語翻譯成符合語言習慣的譯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說既對作者負責又對讀者負責,所有這些都是他們的共同點。另外,在直譯時,我們應該竭力擺脫僵硬的模式并且嚴格堅持翻譯準則,設法靈活運用。在意譯實踐中,我們應該謹慎,避免主觀性、無根據的斷言或任意的組合。他們的最終目標就是:譯文必須忠于原作并且譯語通順流暢。不論在何種情況下,如果有必要,我們就可以交替使用這兩種方法或者把二者相結合,當讀者讀譯品時,能夠收到和讀原作一樣的效果。直譯與意譯是相互協調、互相滲透的,他們互為補充、不可分割。我們不能否認其中任何一方,它們之間也沒有任何排斥的關系。在翻譯過程中,如果不能把直譯與意譯完美地結合,就不會有完美的譯品產生。總之,在翻譯過程中,直譯和意譯是相互依存、密切聯系的,二者有其各自的功能,二者之間的差異和共同點是它們存在的依據和理由。我們只能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尋找出一些規律,把直譯和意譯自由地運用到翻譯實踐中。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翻譯過程中,直譯和意譯是相互依存、密切聯系的,二者之間的差異和共同點是它們存在的依據和理由。真正好的翻譯者應該懂得在翻譯工作中如何把兩種翻譯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盡可能忠實地、準確地用譯文的形式把原作的思想內容、風格、神韻等原汁原味地再現出來,并盡可能使譯文讀者的感受和反應與原作的讀者的感受和反應基本一致。總而言之,一個詞的具體意義要依其所處的場合、條件、意識和句型而定。直譯與意譯各有所長,要用其所長避其短,而最終的翻譯質量還是落實在雙語的基本功上,無論直譯、意譯還是有機結合,美感效果也見仁見智。
參考文獻:
[1]思果.翻譯新究.中國翻譯出版公司,2001.
[2]陳新.直譯與意譯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張柏然,許鈞.譯學論集[C].譯林出版社,1997.
[4]申丹.論翻譯中的形式對等.外國語教育學與研究,1997.
[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