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結合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理論基礎,重點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文獻綜述角度論證了分層教學中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提出了培養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高職英語 分層教學 學困生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分層教學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不能正確看待分層教學,產生了自卑、自暴自棄、厭學等消極情緒,逐漸成為英語學困生;還有部分學生因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對待英語學習無論是策略上,還是學習方法上逐漸失去興趣,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如何提高高職英語分層教學中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改革,如何培養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已成為深化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突破口。
一、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文獻綜述
1.自主學習能力的界定及其特征
對于如何界定自主學習能力這個問題,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答案。Holec(1985)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其中包括確立學習目標、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等;Huttenen(1986)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負責的意愿和能力;Little(1990)將自主學習看做是學習者對學習內容和過程的心理反應。在自主學習中,態度和能力是核心,是決定自主學習的關鍵因素。Dickinson(1993)列舉了自主學習者的基本特點:能夠理解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能夠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能夠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能夠檢測自己的學習策略;能夠評價自己的學習結果。概括地說,自主學習就是一種“想學”、“能學”、“會學”、“善學”的持久能力,強調培養對學習的自我定向、自我監控、自我調節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2.國內外相關研究概況
“自主學習”這個概念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關于發展終身學習技能和培養獨立思維者的辯論。起初語言學家們主要就自主學習和學習者自主的定義內容展開討論。從20世紀80年代起,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而“以學習者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教學觀點的確定,使培養學習者的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成為近30年來英語教學界的研究熱點。目前國內的相關研究從總體上看,主要是對國外研究成果的介紹,而對于國內環境中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法上的探討和實踐中的探索還不夠深入和系統,許多層面的研究還未展開,例如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大學英語成績的關系,課堂內外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法措施等。雖有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自主學習培養問題進行了論述和探討,并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議和具體的做法,但尚未形成一種有效的、操作性比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模式。
二、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理論依據及其必要性
1.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理論依據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理論依據是建構主義學習觀和素質教育理論。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與促進者,學生是意義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構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灌輸的對象。因此,幫助學生,尤其是學困生樹立自信心,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以適應學習化社會的需要,也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素質教育理論也認為,教育不僅使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智慧技能,而且應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引導他們學會如何學習,即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2.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研究發現,學困生普遍存在自我約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情況,這一點表明了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狀況不容樂觀。但是,學會自主學習、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是現代社會高素質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質,也是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作為一種學習能力,自主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是其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基礎。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提出命題:“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因此,要提倡素質教育就必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培養高職英語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1.樹立自信心是培養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
信心是打開一個人成功之門的第一把鑰匙。要改變學困生的英語學習狀況,提高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就必須從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開始。然而,英語學困生的共同特點就是英語學習動機不足,缺乏自信,也由此產生了厭學心理。為改變這一現象,教師應從課堂教學入手,為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為其獲得語言學習的最佳效果營造最優化課堂心理氛圍,從而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的課堂焦慮,增強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策略鼓勵學困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積極地參與課內外學習,如教師可以采取情感策略,從尊重每一個學困生的情感入手逐漸培養其自信。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嚴,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而不愿遭到別人的訓斥和挖苦,更何況本身就自信不足的學困生。事實證明,自尊心(self-esteem)是不斷進取的內在動力,是獲取自信的源泉。如果學困生的自尊心得到尊重和保護,他們便可以逐步擺脫厭學心理、逃課行為,并逐漸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為進一步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打好基礎。
2.加強學習策略培訓是培養學困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自主學習能力的定義和特點表明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策略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系,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習策略的培養。因此,要培養高職學困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改變他們的學習觀念,培養學習策略。教師應先通過三種調查學習策略的方法,即觀察法、內省法、追思法對分級教學中英語學困生進行調查研究,了解英語學困生在英語學習中所持的學習觀念及采用的學習策略,然后與英語學習成功者的學習觀念、策略進行比對找差距,分析其原因,幫助學困生改變和優化學習觀念,并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從而獲得好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3.任務型教學法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任務型教學法是把語言應用的基本理念轉化為具有實踐意義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圍繞著特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具有明確、具體、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詢問、溝通等多種語言活動提高語言運用能力,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在任務型教學法中,教師要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設計教學任務,使學生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并構成一個有梯度的連續活動。任務型教學法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創造出不同的任務,讓學生通過與伙伴合作完成任務,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培養學困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解決高職英語分層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教師不斷增強責任心,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養成多觀察、多思考、多與學生交流的良好習慣,從中了解并總結出學困生存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然后根據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針對不同的學困生設計不同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案,才能有效地解決存在的問題,使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更科學、更合理、更受學生歡迎,從而促進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外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高吉利.國內外語自主學習研究狀況分析[J].外語教學,2005,(1):60-63.
[3]華維芬.關于建立英語自主學習中心的報告[J].外語界,2003,(6):43-48.
[4]王篤勤.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外語界,2002,(5):17-23.
[5]徐錦芬.大學外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