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立足五年制專科學校英語學科教學實際,通過對學生英語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問題進行探討,以提高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 英語課堂教學 有效性 教材處理 教法改革
一、引言
英語學科作為五年制專科學校各專業的基礎必修課程,因其學科教學要求與學生實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普遍不高,且隨年級的增加而呈下降趨勢。據調查,相較于其他專業課程,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較低,甚至有些學生對英語課有抵觸情緒。因此,要改善五年制專科學校英語教學現狀,教師應結合實際從教材、教法與課堂教學管理等多方位進行改革,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現實需求與大專課程要求的辯證統一。
二、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一)基于教材而不受制于教材
五年制專科學校的英語教學一般分為中專與大專兩個階段,中專選用普通高中英語教材,大專階段用大學英語教材,這種課程設置是為開拓大專院校教學深度與廣度。然而大多數中專階段的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還不具備學習高中英語的能力,學生實際水平與課程設置要求的偏差必然造成英語課堂充滿了抱怨與不理解。學生抱怨教師教得太難,教師埋怨學生學不會,長此以往,不僅教學效率低下,師生關系也將陷入“僵局”。
課堂教學的有效不在于單位時間內教師教授了多少知識,而在于學生在這期間真正學會了多少,有多大進步。對此,筆者曾設置不同難度的教學任務在同一班級進行實驗,結果顯示教學難度越接近學生的現有水平,他們的課堂參與度越高,課堂的氣氛也越好。
因此,筆者認為對于五年制專科低年級學生的英語教學,可以根據不同專業、不同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篩選,同時額外增加一些基礎性的學習材料,從基礎開始為學生構筑完整的學科知識體系。隨著學生英語基礎的日漸夯實,可以引導學生課外對教材中較難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對于大專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可在大學英語教材中深入挖掘與學生專業相近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對這些內容進行全面深入的拓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與專業知識有機結合,而對于其他教學內容可引導學生課外學習,教師采取一定的方式進行考查即可[1]。如此,既能完成課程要求的教材內容學習,又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關注教法而不忽視學法
有效實用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五年制專科學校的教學主旨是職業化教育。因此,英語課堂教學應注重交際教學法與任務型教學法的有效運用。首先,交際教學法強調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在師生間、生生間的語言交際過程中學習英語,在用中學,在學中用[2]。這種教學法旨在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英語口語水平,貼近職業學校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而任務驅動法是通過各種任務的設置,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和語言運用綜合技能[3]。五年制專科學校學生活潑好動、多才多藝、富有創造力的特點也為任務型教學法的有效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年制專科學校學生學習方法匱乏應是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容忽視的問題之一,職業學校的生源多是中招考試中的后進者。他們落后于他人的主要原因并非智商,而是初中時便對各學科的學習方法、策略毫無概念。因此,進入職業學校后,學生能掌握好各種復雜的專業技能卻在文化基礎課上遇到較多困難。對英語學科而言,各種語言技能的學習都有相應的技巧,如:閱讀過程中根據上下文語境猜測詞義;聽力訓練時根據語調判斷立場;寫作的主題句與關聯詞運用技巧,等等。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抓住時機傳授這些學習方法,結合不同課程,讓學生了解和學會實用英語語言學習技巧,促進學生熟練運用這些技巧自主學習,促使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
(三)立足課堂而不止于課堂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形式,對于教師而言,有效的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實施和課后反饋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基礎。首先,五年制專科學校的學生從基本學情到學習需求都與普通高中或大專有較大差異,英語教師應在備教材、備教法之余多花些精力備學生,才能符合學生實際,受到學生歡迎并引起學生共鳴。其次,職業學校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及其各自專業學習所形成的特殊見解容易在課堂教學互動中偏離教師的預設而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是一味地管理控制課堂,而應抓住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任何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的教育時機,潛移默化地將教學內容貫穿在課堂互動中[5]。最后,教師個人課后反思對于五年制專科學校英語教學的發展尤為重要,英語學科作為五年制專科學校的文化基礎必修課,實際上處于專業輔助地位,教師的專業成長與學科的地位提升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英語教師自身的探索研究。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收到的效果,但課堂教學的時間和內容畢竟有限,學生的學習能力則無限,真正語言技能的發展與深化應該是在課外。因此,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應該在有效傳授學生英語語言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前提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學生課后自主學習鞏固教學成果,促進學生的自我提高,如:激發學習興趣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設計有效的課后作業培養學生復習鞏固課堂知識的習慣;通過作業中的評語課后與學生交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課后自主學習提供必要的協助,等等。
三、結語
五年制專科學校的英語課堂教學既要執行大專院校的英語課程標準,又需兼顧中職學校的學情特點與教學特色。因此,五年制專科學校英語教師的教學既無經典模式可模仿,又鮮有優秀案例可借鑒,更多的應該從實踐中總結,在實踐中提升,充分優化現有教材,提高教學水平,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五年制專科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楊.淺談中職教育中非英語專業班英語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嘗試[J].職業技術,2010,(z2).
[2]袁晶等.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高級英語教學的實踐性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0,(9):127-130.
[3]王朝英.把握英語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實踐[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2,(7):50-53.
[4]宋東梅.提高中職學校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研究,2008,(Z1).
[5]武國振.論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時效性[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