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認為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研究性學習方法很有必要,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對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教學的相關問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 高中英語 教學問題 研究性學習
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一般的英語教學方法主要用于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幫助學生取得優異的考試成績并順利通過高考。而研究性課程更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幫助其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實現學習效率的有效提高。因此,在現階段的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充分發揮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優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率,已成為高中英語教師的工作重點。
1.高中英語教學研究性學習的原則
1.1以學生為主體。
新課標要求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從傳統的被動式學習轉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中英語教學原則也是由研究性學習方式的特點所決定的。
1.2注重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
在高中英語教學的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應要求學生從生活中選擇研究主題,并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獲取英語知識,在充分體驗與掌握研究問題方法的同時,獲得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的提升。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實踐為主要學習方式的教學方法,要想使該方法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應用,就要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收集與整理信息,并對所接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相應的歸納總結,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在實踐過程中良好地應用。
1.3注重學生個性的發揮。
教師在傳授高中英語知識時,應因材施教,注重每個學生個性的發揮。因學生性格、興趣、英語基礎功底等因素的不同,每個同學對所學英語知識的認知程度、學習效率等都會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每一位學生個性的分析,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指導。例如,教師在檢查學生對教材的掌握情況時,有些學生很愿意通過背誦的形式進行檢查,而有些學生不愿意背誦這些句子。這時教師就不應該強迫不愿意背誦短文的學生背誦,而應該做好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以另外一種讓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對教材掌握情況進行檢查。再者,因學生英語水平不同,在進行問題提問或學習情況檢查時,應注重對學生個體情況的了解。如當提問Why does the author use the parachute as the clue to the text?時,對于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應提前告知學生“parachute”的意思,讓學生專注地回答問題。
2.新課程標準下英語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實際應用
2.1提出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研究積極性。
探究性學習方法的運用強調對學生研究積極性的調動,營造出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從傳統的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的研究性學習,在參與教學的整個過程中,提升對研究性英語學習的興趣。在教學課堂提問過程中,要以文中的一些知識點為依據,從文章巧妙的構思中提出問題,從而激發強烈的求知欲望,使他們積極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檢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預習情況時,可以提出What’s the clue of the text?What’s the keywords of the text?等問題,提高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在對課文情節進行必要的描述之后,也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教材的情節感染學生,充分激發研究性學習的情緒,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率。
2.2做出課程計劃,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課程開始之前,明確課程要達到的目標之后,就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根據目標制訂出相應的課程計劃,然后根據計劃實踐。例如在學習“Celebration”一課時,可以讓學生收集與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信息,并將其翻譯成英語,系統整理成一篇關于節日的文章,這樣不僅會讓學生充分掌握課本中要學的知識,還會在較大程度上增強自學能力與研究性學習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點評,并采取相應的獎勵措施對表現突出的學生進行獎勵,對表現相對較差的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在熟練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出主觀能動性,進而更好地促進高中英語教學研究性學習方式的開展與普及。
2.3開放課堂教學,注重學生的共同參與。
在研究性學習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營造出一種“開放式”的課堂氣氛。為此,應以語篇為中心,針對課文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設計一些難度適中的問題供學生進行自由談論并發表意見。在選擇話題時,應盡量選擇公共的設計話題,為學生提供語言應用的機會,從而提高語言技能。例如在學習“Recycling Waste”這篇文章時,先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并且在課前以“What life problems can things?”為題,讓學生暢所欲言,分別闡述觀點,在深刻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提出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話題,如:Topic1:“Which waste things can be recycled?”Topic2:“What should we do to reduce the waste of our daily life?”等讓學生分組討論,并將話題引入生活,起到培養創造性思維與研究性學習能力的作用。在對日常生活作討論之后,還應回歸課文的主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有較大收獲。
參考文獻:
[1]張偉.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8.08.01.
[2]馬林.新課程標準下的中小學英語教學法改革探索[J].教學與改革,201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