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是讓學生以相對獨立的學習過程為載體,真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獨立獲取知識的學習方式。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要提高教學效率,首先要從學生自身抓起,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要從多方面、多角度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得到發展和提升。那么,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呢?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所謂自主學習,就是指學生自己做主,通過自身的活動,自主地探索來獲取知識,掌握學法,實現自主性發展的教育實踐活動。自主學習會從根本上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因為它要求學生必須自愿地、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并且經常是在無人“啟發”的前提下進行學習和探索。它能克服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既重視系統知識的學習,又充實能力培養和學法的掌握。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必須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一、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物理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教師,核心在課堂。學習過程是學生在一定條件下對客觀事物的反映過程,是一個主動建構過程。作為認識對象的知識并不像實物一樣,可以由教師簡單地傳遞給學生,須靠學生自己來建構,并且納入他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中,別人是無法代替的。物理教學既有物理現象觀察與實驗的直觀教學,又有高度抽象思維活動的理性教學。針對教材特點,要大膽改革45分鐘的時間分配,把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去思考、去討論、去實驗、去練習。具體的辦法有互動討論式,即充分實現師生間、生生間互動作用的有效方式。
二、營造自主學習的教學氛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主導”這一教育理念在觀念上已被人接受,但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還主要表現為以下兩種形式。第一,被動性學習,在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應答狀態,以靜聽、靜思的學習方式接受和記憶大量知識,處于消極、被動的地位,缺乏積極主動地參與和動手做的機會。第二,適應性學習,在教學中學生處于自覺適應狀態,學生的思維過程為教師所把持和牽制,只是教師思維的再現和印證,教師也往往被自己設計的教案和思路所限制,不能放手,師生缺乏創意。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營造“自主學習”的教學氛圍。
三、在學習方法上給予及時指導
教師首先要確立一個全新的理念: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有就是教會學生通過更多的方法和途徑把知識學到手,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奠定基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從教師處獲得學習的方法。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邊實踐邊總結,引導學生注意學習過程的關鍵部分和重要內容,注意學習在探究過程中所用的科學方法和技巧;充分利用實物、模型、掛圖、實驗、生活實例和多媒體設備等多種手段促使學生加深理解;善于運用觀察、實驗、概括等基本方法去探究物理規律,培養記憶方法和技巧。
另外,在每一章結束時,讓學生將其中的知識內容進行分類歸納,消化吸收,形成自我的知識認知結構,獲得系統的知識體系。
通過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和他們自身對學習方法的感悟,以類似的科學研究方法去獲取知識,學會學習,學會應用,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可達到“以不變應萬變”的效果。
四、鼓勵提問質疑,鍛煉思維敏捷力
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凡事多問幾個“為什么”。老師在給學生講題,進行概念分析或定理論證時,如果只把題目的解題過程和推理步驟一步一步講清楚,哪怕再細致明白,不講解題依據和思路,則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效果是不大的,甚至起消極作用,嚴重阻礙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活動,甚至將學生的學習引向極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研究學習能力。現在的中考、高考,選擇題的解法訓練有許多,有的是通過計算才能得出結果,有的用到排除法,有的用圖像法,有的是根據概念選擇正確答案,還有的是多個概念或定律的交差判斷題。在解題時,讓學生養成多問幾個“為什么”的良好習慣,在已經得出某個選項答案后,還要進一步搞清其他幾個選項的錯誤原因。所在,這樣才能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提高解題的正確率,鞏固所學知訓,提高質疑能力,鍛煉思維敏捷力。
五、確立新的教學衡量思路
重視“自主學習”的教師,在教學觀念上,能以“是否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欲,是否增強了學生的創造欲”來衡量,達到“教得科學、學得主動、練得適度、評得合理”的教學境界。在教學過程中,傳統方法重視教師的講授,注重知識的邏輯體系,重視知識量的積累,教師能教給學生的只是一些概念、定理和解題技巧。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將面向結論的學習轉變為面向過程的學習,把傳授知識的過程變成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過程。
六、注重總結反饋,強化自主研究學習能力的提高
教育學認為,回顧和總結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環節,不僅教師在課后需要反思重建課堂教學,小結課堂教學的感想,學生的學習也需要回顧、總結、反思。教師對學生的課后復習環節可以提出明確的要求,比如說可以指導學生寫“一課一得”;讓學生對同一類物理的解題方法進行歸納;要求學生總結自己作業或試卷中出現的錯誤,并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要求學生建立學生實驗討論記錄,定期回顧實驗方法和探索的思路;要求學生人人建有物理自然規律現象的觀察筆記,以記錄發生在自己身邊且與物理知識有關的事或現象,以此作為自己進行物理探索和研究的素材,等等。由于物理教學不同于語文教學,這種做法開始可能遇到一定的阻力,教師和學生都感到比較困難,學生不容易寫,但經過教師的指導和正常的學習訓練并堅持一段時間后,學生會逐漸得心應手,總結反思的能力也會大大加強。
總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堅持不懈的過程,如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學習的意識,高效的科學方法,都需要慢慢培養。成功的教學不在于教師的授予和學生的接受,而在于教師發揮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精神。教師應設法誘發學生潛在的巨大精神力量,才能不斷地培養并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