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老師總感覺物理學科不好教;學生也感覺物理不好學。其實,這主要是大家先入為主的主觀意識影響及對物理學科的教學方法不當所導致的結(jié)果。只要我們找到問題所在,方法恰當,高中物理教學將會變得很簡單。作者從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兩個角度出發(fā),談談高中物理的教學方法。
關(guān)鍵詞: 高中物理教學 學習興趣 學習方法 教學方式
針對物理學科的學科特點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筆者從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兩個角度出發(fā),談談高中物理的教學方法。
1.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物理,面對物理
在學習物理之前,許多學生已經(jīng)在心里認為物理難學了。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學生聽高年級的學生說“物理很難”,有的學生聽家長說物理難學,甚至有的學生是聽老師說的。說的人多了,學生自然就會產(chǎn)生先入為主的思想,潛意識里認為物理很難學。這將直接導致學生在沒有學物理之前,就已經(jīng)在心里留下了陰影。這非常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的進一步學習。
所以,為了消除學生的這種心理障礙,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我們一定要先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物理,并明確告訴學生:理上好學,大家完全能學好物理。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物理,面對物理,進而學好物理。
2.培養(yǎng)并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要想學生擺脫低效的被動式學習,首先就要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使其能積極主動地學習物理,進而提高學習效率。比如,上課時,除了介紹概念和公式外,我們還可以對課本上的知識點進行適當?shù)难由旌屯卣梗嘀v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物理小故事或物理史上的人文趣事;多聯(lián)系實際,介紹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與物理有關(guān)的現(xiàn)象和應用,這也是新課程的要求。例如,學生喜歡體育運動,我們可以在學習平拋運動時,多舉一些球類拋體運動的例子:排球運動員的發(fā)球過程可以近似地認為是平拋運動,站在發(fā)球線上的運動員發(fā)球時,如果罰球點低于某一高度,不管球的初速度是大還是小,都會發(fā)球失敗,這是為什么?學生渴望了解神秘莫測的宇宙,我們在上到天體運動時就可以多介紹一些宇宙方面的知識:宇宙的起源、發(fā)展和未來,天體的誕生、運行和最終歸宿,等等。
簡單來說,就是“投其所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3.學生需要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具體方法可總結(jié)為以下幾點。
(1)課前預習。提前預習,可以幫助學生提前了解課文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找到課文中的重點和難點,對于不懂的部分,上課時就可以重點聽講。這樣有的放矢,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課中注意聽講、積極思考和認真記筆記。上課時做到,思想不開小差,認真聽講;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對于老師整理出來的知識點,要認真記筆記,這樣不僅有利于把握每節(jié)課的知識點框架,更有利于課后的自學與復習。
(3)課后及時復習、總結(jié)和練習。及時復習,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記憶剛學的新知識;及時總結(jié),讓學生從宏觀上掌握物理知識的框架,從而拓寬其思維范圍及視野,形成宏觀的物理知識體系;及時并獨立完成練習,練習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教師應更新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是教師在課堂上一直講,學生則在下面一直記,教師直接將物理知識和結(jié)論硬塞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被大家形象地稱為“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方式,明顯缺少師生的互動與交流,剝奪了學生對知識的思考和探究過程,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學效果當然不好。
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們應該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采取探究式、啟發(fā)式等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物理規(guī)律的探究過程,這不僅使學生掌握了物理規(guī)律的探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物理規(guī)律的能力,進而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個三維目標的要求。
5.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抽象思維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有學生問:“課本上的內(nèi)容我都看得懂,記得住,上課時老師講的知識點也都聽得懂,為什么做練習的時候就是做不好呢?”這個問題在中等生和學困生中普遍存在,這主要與高中物理的學習要求有關(guān),高中物理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和理解物理規(guī)律及知識點,更要求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高中物理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往往比較復雜和抽象,這就需要在解題過程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使學生能通過實際事件的表象,建立起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進而利用數(shù)學公式或圖像解決實際的問題。所以,在教學三維目標中,我們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與技能”,更要注重“過程與方法”,進而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總之,只要我們遵循物理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唐一鳴.以物講理和見物思理:談談中學物理的教和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趙晶晶:如何學好初中物理課初探,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