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江蘇新課程實施數年來不少一線同志一直在探索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作者就是其中之一。通過多次的教學實踐,提出了一些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以便更好地增強教學效果。主要包括課內活動組織、多媒體使用、課內的自主探究、三維目標、課堂評價等方面。
關鍵詞: 新課程 生物課堂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
江蘇省的課程改革已經實行了幾年了,在這幾年中,我們一直在對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問題作思考、探索,為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而努力。我們是一線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學生的發展要求出發,尋找到適合新課標的教學方法,精心進行課堂設計,講究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吸引學生。讓學生在通過自身的學習經歷、運用無意注意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實現新課標對學生學習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認真學習新課標,把握好新課標內在的東西,否則就會過多關注表面的東西,走入誤區,與課程改革的目標相去甚遠,這是沒有好處的。以下是我和同行們在工作中的一些新的做法,現提出來與大家共勉。
一、合理安排課堂內各種形式的活動
在新教材中,活動作為一種學習形式在課堂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合理地安排、組織各種課堂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顒釉O計首先要符合課堂教學內容,不能為活動而失去目標;其次應強調知識性、趣味性,使學生在愉快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學到知識,提高能力。因此活動的全過程應精心設計,有的放矢,有效組織。如果活動只是為了做表面文章,營造喧鬧的課堂氣氛,在活動之后不能給學生留下點什么,學生不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就與進行活動的初衷相去甚遠了,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在課堂內合理安排各種形式的活動,一定要做到目標明確,合理利用資源且形式多樣,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精心組織,有效控制。
二、正確使用現代教學媒體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如果不把高科技引入生物課堂,則提高教學效率必定是一句空話?,F如今,許多學校的各個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多媒體的優點不言而喻:課堂有擴展性,內容豐富,動畫、影片等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多種感官刺激,能在不知不覺中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但是如今有些學校在評課時把有沒有使用多媒體作為優劣評價的標準,那就與我們使用多媒體的初衷背道而馳了。課堂內使用多媒體,首先要考慮是否必要,在什么環節中使用;其次要考慮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教學效果,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如果使用一些原始的手段(如板書、板圖等)也能達到相同的教學效果,那么我們就不應該使用多媒體,這一方面不利于能源節約,更關鍵的是教師的基本功得不到充分展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直觀性。多媒體的正確使用,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對學生知識的形成、對師生情感的培養、對學生思維的啟迪都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但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部分同志卻走向了過度使用多媒體的極端,不考慮課堂是否必要、教學效果怎樣,將所有能用的都統統用上,導致學生不分主次、無所適從。這就使學生在思維方面的深刻性和流暢性大打折扣,既花了大量的時間,又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所以,在使用現代教學媒體時,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計劃,多方面考慮,注重效果。千萬不可一擁而上,無的放矢;如果現代教學媒體只等同于一塊小黑板、一支筆,綜合考慮后我們就應該用筆、黑板。
三、適當開展探究性學習
新課標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而這種學習方式受到現代教育界的一致好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精神,進行課堂內的生生互動,也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必要的重組和合理的應用,認識知識的形成過程,牢固掌握知識。但是否在課堂中進行越多的“合作、探究”,教學效果就越好呢?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慎重考慮是否必要。如果針對一些簡單的東西或者是一時難以得到探究結論的東西,也把學生劃分成多個小組進行合作、探究,結果是要不一目了然,要不得不到正確的結論。這樣一方面學生活動的積極性會受到打擊,另一方面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經歷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對于簡單的通過講授方式就能達到很好教學效果的內容,我們就應該選擇講授的教學方式;對于很難理解、學生在探究中不容易得到結論的可借助于多媒體進行講授。如果在教學中我們盲目跟從,不考慮內容、學生的已有的學習經歷和學習基礎進行探究學習,那么教學目標就難以實現,在一定程度上還會誤導學生。比如高中生物中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過程,如果我們提供給學生一定的材料,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因為學生現有的空間理解能力和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不足,對一些概念的理解和領會還要有一個過程。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在結合多媒體講授的同時或之后讓學生進行部分內容的探究,這樣在獲得正確結論的前提下進行探究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領會,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傊?,教學方式的確定要理性,要結合多方面因素加以考慮,有時適合用講授方法,有時適合用合作探究方法,有時必須是二者結合使用。
四、明確知識與過程、技能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
知識與過程、技能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新課標的三維目標,正確對待三維目標的關系,對于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進一步提高生物課堂教學質量,對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老師對知識與過程、技能與方法能予以足夠的重視,而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目標重視不夠。我們一定要注重評價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狀況,如:生物科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和應用、對生物知識的興趣來源和好奇心、正確的社會道德觀、對祖國的自豪感、關心和愛護自然環境的行為和意識,等等。生物新課程的終極目標是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長足發展。如果學生把學習到的知識,掌握到的技能和方法最后升華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那么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也就形成了,新課程的最終目標也就實現了。
五、合理進行課堂評價
新課程標準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對于學生學習的評價、結果和過程都要重視,我們認為在一些方面過程要重于結果。評價的方法、手段要多樣化,評價目標多元化,切忌教條化、公式化?,F如今,不少學校對于生物學習的評價只重結果,不看過程,不注重學生學習的進步性評價。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激勵性評價,對學生做得好的方面,哪怕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也要作出反應;過程性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作出正確的評價,只要是學生進步了,那么哪怕是不如優秀學生做得好,哪怕只是一點點,在評價時也要有所反映;結果性評價,尤其是對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合理,要注重他們的基礎,看到他們的進步;態度評價,“好心辦壞事”,過程認真但結果不正確等的評價要合理,要看到好的方面并對優點進行肯定,幫助學生查找原因,激勵學生繼續努力。另外還可讓學生相互評價,這樣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內化,教師還應對學生的評價進行再評價(如是否站在公正的立場,是否全面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總之,評價并不是一個鉤就結束的事,并不是一個優就解決的問題,要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為實現新課程的最終目標服務。
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僅是四十五分鐘的事,課堂設計讓我們煞費苦心,在課堂教學中要提高質量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多方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參與到學習中來,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形成技能。
參考文獻:
?。?]張岳峰.解讀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教學大綱.中學生物教學,2003,(09).
?。?]劉家訪.教育學.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8.
?。?]牛書田.中學生物教學法.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5.
?。?]馮忠良.教育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