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中課程改革選修課的開設,學生“走班”上課情況常出現(xiàn),長期以來固定不變的“班級”形式被打破,教學班成為一個動態(tài)的組織,這對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新的要求。
首先,學校應成立走班教學管理領導小組,該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成員由中層以上學校領導和骨干教師組成。其職責是組織學習課程改革的相關文件,明確政策文件的內容;規(guī)劃和制定學校選課指導方案的基本思路,制定學校的課程實施方案,確定選修課的開設模塊及其學分分值,協(xié)調學校的教育資源,制定《走班班級任課教師量化考評方案》,執(zhí)行對教師的評價等相關工作。
其次,教務處應在每學期的最后一學月,編制好下一學期《學生選課手冊》,然后分別召開班主任會、教師會、學生會和家長會,解讀《學生選課手冊》和《選課單填涂說明》,宣傳有關政策,使教師、學生、家長明確選課原則和辦法。學生根據(jù)個人特長和興趣,確定選課意向并填寫《選課清單》,實行兩輪選課,并在學期結束前一周內,公布選課結果,由教導務處開出各門課程選修學生名單,一式三份,送任課教師及學生所在行政班班主任各一份,教務處留存一份,下學期開學后按此選課名單上課。教務處在假期中應科學安排課表,合理分配教師。在充分調動教師積極參與選修課程教學的同時,充分挖掘校內資源,鼓勵多學科教師合作開設綜合性選修課程,也可外聘教師,以滿足學校選修課程的開設和學生選課的需要。同時,建立學生學習情況反饋制度,定期召開各級各類的座談會和聯(lián)席會,分析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況。然后,做好學生成績匯總表,狀態(tài)分析表、各類個案、基本檔案材料等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重新完善教師考核辦法,除繼續(xù)執(zhí)行正常的常規(guī)教學要求和教師評價標準外,還要通過所教學生的動態(tài)變化對教師進行考核,以科學、民主的評價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走班教學對年級主任(組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走班教學過程中,整個年級就是一個實驗單位,每一位教師(行政班班主任、教學班班主任)都是研究者、實驗者。年級組既要搞好與學校各職能部門的分工與配合,又要根據(jù)走班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新情況和本年級的實際,進一步制定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加強對行政班和教學班的指導、管理和服務,及時發(fā)現(xiàn)新問題,從而統(tǒng)籌、協(xié)調解決。同時,年級組還要加強對行政班主任、任課教師(教學班主任)的培訓和考核,提升其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在平時的走班教學過程中,年級組要指定專人檢查教師、學生上課情況,做好記錄、做好評價。
在走班教學過程中,班主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班主任除擔負原有的行政班職責外,還必須加強本班學生的選課指導,掌握本班學生所選的科目模塊,制作原班學生選課走班分布表,成立各學科模塊走班小組,及時向各學科模塊教師推選走班小組組長(各學科模塊科代表),及時向有關模塊教師了解原班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學習表現(xiàn),及時解決發(fā)現(xiàn)的問題,定期匯總學生的請假情況,以有利于走班專任教師的教學。
專任教師是走班教學從理念轉化為現(xiàn)實的關鍵。走班教學對教師的職責提出了新定位和新要求,與之相對應的教師評價也發(fā)生了新變化。由于走班教學專任教師班主任化,實行全方位管理,因此,專任教師(教學班主任)應首先組建強有力的走班班干部隊伍,制定好相應的教學班班規(guī),強化班級管理。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專任教師要記錄好本教學班學生的操行情況(包括出勤、課堂行為規(guī)范等)、學習狀況、學習成績;加強與相關行政班主任的聯(lián)系,及時向他們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品行表現(xiàn);處理各種偶發(fā)事件,負責對教學班的學生進行課堂和課后的管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和行政班主任經(jīng)常交流學生的情況。與行政班班主任協(xié)商選定科代表,保證每個教學班都有來自不同行政班的科代表,然后認真上好起始課。教師在學生走班教學前把每個模塊水平的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要求等告知學生,讓他們心中有數(sh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建立本教學班學生學習檔案,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加強家校聯(lián)系,使家長了解高中課程改革和學校課改方案,對分層次教學、選修科目設立、學分制管理的具體措施、作用、效果有充分了解,從各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具體的教學管理工作主要有:一方面,按照選課學生名單,提前遴選教學班的主要班干部,明確職責,將考勤、作業(yè)收繳等工作分工到人,充分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管理,另一方面,按照教學班管理要求實行走班小組制管理,編排學生固定座次,嚴格落實學校考勤制度,全面負責教學班桌椅板凳等公共財產(chǎn)管理和維護,加強行政班和教學班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無縫隙管理。
實施選課走班教學后,在學生管理方面的確帶來了一些新問題。為此,學校應出臺《某某中學行政班與教學班管理制度》,對學生考勤方面、課堂管理方面、學分評價方面都做出了詳細的要求,要求學生進行自主管理。首先,教學班的班長主要協(xié)助任課教師管理教學班。科代表主要協(xié)助任課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收發(fā)作業(yè),及時向任課老師反饋授課效果及學生對教師授課、輔導的要求等。紀律班委做好考勤登記,學生到課一次應該登記一次,防止個別學生逃課和負責把同學們課堂行為表現(xiàn)、上課紀律等信息傳遞給班主任。衛(wèi)生班委負責每次的教學班衛(wèi)生值日安排、檢查每節(jié)課結束后每個人清理自己周圍的衛(wèi)生情況等管理工作,確保教學班的衛(wèi)生整潔。要求每位同學在來往教學班路上都保持安靜有序,尤其上下課時走廊內必須保持安靜,上課秩序良好。愛護好教室內外墻壁、黑板、畫像和其他一切公物,確保走班教學順利進行。
面對新課程實驗,誰都在“摸著石子過河”,在走班教學與管理方面的探索更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些探索恰恰正是高中新課程實驗勃勃生機的體現(xiàn)。從實踐中可以看出,新課程實驗中要求的學生走班教學操作難度雖然很大,但是完全有能力也有條件去實施,在走班教學的探索和實踐中產(chǎn)生的反思感悟,是深刻而又快樂的體驗。
參考文獻:
[1]柯政.選課指導制度的建立[J].當代教育科學,2003,(20).
[2]劉茂祥.走班學習的組織形式與運行管理[J].教育評論,2003,(3).
[3]朱煜.談普通高中選修課的幾個問題[J].教育科學研究,2003,(12).
[4]杜顏伶.高中課程模塊化后如何指導學生有效選課[J].中小學管理,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