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知識經濟時代是人的發展進一步走向全面發展的時代,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離不開人文素質的提高?,F代中學教育除了教會學生獲得知識外,還應該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而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應該重視班級閱讀環境的構建,通過開展各種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 構建班級閱讀環境 閱讀方法指導 人文素養
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關鍵在于喚醒學生的人文意識,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修煉學生的愛與寬容之心。張揚學生個性,追求真理,使學生對學習生活充滿理想與激情,學會正確恰當地處理好知識與情感、知識與價值、科學與人文的關系,更好地激發潛能,不斷提高和超越自己。同時,受傳統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雙重“瓶頸”約束,中學生大量閱讀,自由交流,整體感知,細細品味,閱讀活動并沒有很好地開展和落實,可以這么說,在閱讀方面呈現出“沙漠化”的趨向,這對于中學生的培養和教育是很不利的。世界有名的帕夫雷什中學就特別注重閱讀,其中閱讀占課時量的12%。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里就曾指出,學生應在低年級就開展富有成效的閱讀活動,他提出:閱讀技巧在低年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力求使學生至少花費200個小時在朗讀上(包括在學校和在家里),至少花費2000個小時在默讀上。低年級學生尚且需要閱讀,現代高中生生活在知識爆炸和信息快速傳遞和變化的年代,重視閱讀,學會閱讀顯得尤為重要。班級的管理者,構建生態和諧的閱讀環境,是切實提高中學生人文素養的一條重要途徑。
通過日常的觀察、分析和實踐,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班級的閱讀環境。
一、宣傳閱讀的重要性
要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班主任應該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班會課進行宣傳。我班有一位學生總是會犯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而且同樣的問題會連續出現,我指出后效果還是不是很明顯。如果給他介紹一本合適的書籍閱讀,那么也許比苦口婆心的教育更有效果。我給他推薦了一本書,書名是《做最好的自己》,該同學閱讀完了后,跟我交流心得,進步很大。因此在班會上我特別請他做了讀書心得交流,他從自己的一些小問題,如上課偷偷地低下頭吃零食等聊起,對自己存在的問題做了剖析,分析得很深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認為有些教育可以通過身邊的任何事,通過合適書籍的閱讀讓學生進行體悟和提高,會比班主任講更有成效。
二、設置班級圖書角
1.由學生每人捐獻一本自己喜歡的文明健康的書籍
閱讀環境的構建是需要有載體的,因此我在征得同學們的同意后,購買了一個簡易的書架,放在教室的后面。書架是有了,可是書籍來源還是問題,為了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進來,我在班干部的聘任中增加了一個崗位:圖書館館長。由班上的圖書館館長發布倡議書,倡議每位同學從擁有的圖書中挑一本自己喜愛或合適的,內容健康和文明的書籍交給圖書管理人員,由他們做好登記等有關事項上架。這樣既解決了書源問題,又增加了同學之間的了解,并培養了資源共享的意識和處事行為,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利用班費購買一些勵志類價廉質高的書籍
學生提供的書籍是五花八門的,因此教師還可以根據對教育的把握,通過合理的途徑購買一些例如勵志類的書籍。因為我一直認為教育首先要從思想教育著手,只有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和到位了,教育和學習等自然才會水到渠成,因為思想是一種能量,是一種動力。就像那位閱讀了勵志類書籍《做最好的自己》的同學,在他的體會中有這么一段話(原話):我們要坦然地面對自己的人生。過去的事情總是過去了,無論是輝煌還是失敗,明天的事畢竟沒有到來,我們想做的,要做的,就是坦然坦然再坦然,只要努力,則人生沒有翻不過的嶺,越不過的山。確實,在那以后,該同學進步了許多。所以,我認為通過閱讀書籍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也是教育的一條很好和很重要的途徑。
三、提供閱讀的時間和空間
1.利用中午午休的時間在班級內開展閱讀
由于高中生的學習任務緊,在校內一天的規定學習時間是較為固定的,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閱讀是至關重要的。根據學校的安排,同時利用自己是班主任的優勢,我建議學生在午休的時間進行規定書籍的閱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選擇在書架上的書目,進行有效的閱讀。剛開始做有些困難,但堅持了一個星期后,會發覺原來的有些建議性的閱讀,變成了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學生還會交流讀書的心得,互相推薦認為適合和有意義閱讀的書籍。這樣一種習慣和風氣的形成在某種層面和角度促進了學生的思想進步,自我學習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利用自修課的時間在圖書館進行閱讀
圖書館是一個藏書的地方,也是一個供學生閱讀的好去處,很多偉人的成長也是和圖書館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讓學生了解圖書館的設置和功能,并且喜歡和愛上圖書館,充分而積極主動地去圖書館借閱自己喜愛的、需要的各種書籍,并且利用學校規定的閱讀時間和其他可以利用的時間閱讀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也是促使學生成長和進步的非常好的一條途徑。在多年教學過程中,一直認為只有促動學生自我學習的覺醒,自我學習的進步和形成,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成長,這對于學生的一生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定要舍得和放手讓學生自我閱讀學習和成長,這樣他們的學習和生存能力才是可持續發展的。
四、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交流活動
1.開展好書推薦活動
一本好書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時甚至會影響人的一生,因此利用學校開設的公共閱讀課和班會課等時間進行好書推薦活動,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學生的參與性也較高,并且形成了書籍推薦的一般模式:推薦的書名、作者、出版社;書籍的內容介紹;推薦的理由;我讀了此書后的心得體會或這本書吸引我的章節描寫,等等。從中可以看出,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充分使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乃至推銷能力等都會得到很大的進步和提高。
2.進行讀書心得體會的交流
如果說好書推薦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進行某種閱讀的開始的話,閱讀后的心得體會的交流就顯得更為重要,它可以使閱讀深化和持續。正如有學生在閱讀勵志書籍《做最優秀的自己》后寫道:要讓自己變得優秀,就要每天進步一些,一個人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突飛猛進的。班主任要利用學校提供的正常的教育途徑,如班級的班會課,利用PPT等各種形式進行交流,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2012年,學校又在課程設置上開設了每周一節的閱讀課,教師也可以通過這個很好的專業教育途徑進行閱讀的宣傳和交流總結等。
五、邀請專家進行閱讀指導和圖書管理方面的指導
興趣雖然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但是學生光有課外閱讀的興趣,不懂得閱讀的方法,讀書效果不佳。因此,我們不但要讓學生想讀和愛讀書,而且要講究方法重01d8631a06e89fb9b02664c828ba8b7e8dacd58692b3d4f94130141aa86c8f3e視效果。例如我班語文老師,也是創意寫作的作家,我班同學就請她在班會課上介紹閱讀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通過李老師的介紹,學生明白了閱讀有選讀法、精讀法、速讀法、摘錄批注法。如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元程端禮說:“每句先逐字訓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這是傳統的三步精讀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針對不同的閱讀目標選取不同的閱讀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閱讀的方法很重要,書籍的管理也很重要。讓愛好圖書閱讀和管理的學生明確圖書管理的重要性和圖書管理的方法,請學校的專職圖書管理員進行指導,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說:“用環境、用學生自己創造的周圍環境、用豐富集體精神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大量的實踐證明,學生要在教師創建的和諧的人文閱讀的環境中,通過養成良好的“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的習慣,擴大閱讀的范圍,提高閱讀的能力,實現閱讀的量和質的雙重飛躍,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如果說物質的存在是生命的基礎的話,那么這一份“精神家園”是提升學生生命質量的保證。讓我們一起用心構建閱讀環境,伴隨學生一起踏上閱讀之旅,提高中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加生命的寬度和厚度。
參考文獻:
?。?]金波.好的閱讀氛圍靠全社會形成[N].中國教育報,2002.05.30.
?。?]張敬坤.創設良好的語境,培養學生的語感.廣東:廣東教育學院學報編輯部,2003.5.
[3]吳立志.人本管理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情報,2004,(2):88-89.
[4]趙靜.理性、開放、和諧的圖書館.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