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從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在許多學生眼里,數學是枯燥乏味的,這難免會影響到剛剛接觸數學的小學生,不利于他們學習數學,會讓他們對數學產生抵觸情緒。要想消除抵觸情緒,讓他們自主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興趣無疑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感興趣,他就會細致地、深入地學習數學知識。因此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當成為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如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呢?其實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創建人際和諧的環境,是激趣樂學的前提;創設輕松的學習環境,是激趣樂學的關鍵;創設濃郁的趣味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興趣之樂;創設競爭的情境,讓學生得到進取之樂。利用多媒體網絡創設情境教學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方法是很多的,手段也不盡相同。但無論什么方法,都必須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新型人才。
一、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聯系生活實際設計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系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力,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貼近生活的知識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兒童學習數學就是對他們生活經驗中數學現象的“解讀”。數學與生活聯系緊密,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們的課堂要選取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的題材。如講座中講到的趙東老師在講《圓錐的認識》一課時,非常關注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以及學習數學的價值,透過數學,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向深入。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教材中,有的內容本身就充滿趣味性,易于孩子學習。有的內容則需要教師不斷挖掘教材中隱含的趣味因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數學內容變得生動、具體、有趣。
二、抓住時機提問,貫穿課堂始終
要想學生整堂課都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甚至還會說話打鬧。有的甚至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這時如果采用及時提問的方式,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把注意力和興趣集中到課堂上。但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問題,因為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復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逐漸消退。所以關鍵是要保持大部分學生的興趣,而不是幾個學生的課堂。
三、教師質疑與學生自我質疑教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重視將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教學中應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用同一個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發現,有所創新。讓學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問題的過程,發表獨特的見解。對于學生的不同想法,教師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活動的信心。如新教材在編排“9加幾”的計算時,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設計的情境有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這樣不僅培養學生從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的求異思維也得到了培養。
四、拓展課外知識,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一節數學課,我們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本節課內容,而且要學會與本節課相關的課外知識。如,講到認識圖形這一課時,除了書上講的內容外,我還讓同學們找找自己身邊的圖形:黑板的面是長方形,桌面有些是長方形,書本是長方形,書面是長方形,紐扣的面有些是圓形,身上戴的紅領巾是三角形等,再要求學生在回家的路上注意觀察路燈、路旁的建筑物、家里的日常用品的形狀等。又如講到人民幣這一節課時,在學生認識了元、角、分后,我讓他們回去幫父母買東西,從而在生活實踐中加深對元、角、分的認識,熟練掌握元、角、分的換算方法。這樣,學生不僅掌握了本節課內容,而且參與了社會生活,從課堂理論走進生活實際,懂得數學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懂得觀察周圍的事物,既拓展了課外知識,又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的興趣因素和知識本身的魅力,適當地調整數學過程,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時時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