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長期的體育教學實踐表明:體育教師進行課后小結不僅有利于消除教學弊端,提升教學能力,而且有利于積累和豐富教學經驗,提高理論水平。作者著重從學生疑難問題、學生見解意見、失敗與教訓、成功做法手段、教學靈感、整改修正要點六個方面來反思體育課的“課后小結”。
關鍵詞: 體育教學 課后小結 重要性 反思
一、問題的提出
很多體育教師對課的準備和設計較為重視,但在課堂教學后不能很好地進行課后小結,致使教學能力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經驗難以豐富,理論探索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本文從六個方面來反思體育教學中的課后小結。
二﹑“課后小結”的重要性
體育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的提高是無止境的,它有賴于不斷的總結、積累與創新。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只是膚淺的認識,并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成長=經驗+反思。
“課后小結”,也稱教學心得、教學筆記、教學后記等,是關于教學得失的記錄,是一種務實的教研行為。課后小結可以起到對課堂教學進行整堂回顧的作用,為下節課的調整教學提供一些參考;課后小結有助于總結課堂教學中的“得”與“失”,將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點點滴滴的感受都記錄下來,日積月累,形成教學風格,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課后小結可以避免教學過程中的盲目性,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從而促使教學向最優化方向發展。
愛迪生曾說:“很多生活中的失敗是因為人們沒有認識到,當他們放棄努力時,距離成功是多么近。”成功的取得是靠不斷總結經驗的結果,只有在總結各方面的失敗與教訓的基礎上,才能真正掙脫思想的束縛,創造新的科學思想,建立新的科學理論,從而形成成功的教學模式。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每堂課都是自己前進的一個腳印,只有不斷地回顧總結所走過的路程,才能把握前進的方向。
三﹑“課后小結”的反思
每堂課結束后,總有或多或少的感想,既有成功的經驗,又有失敗的教訓。如果及時把它記下來,加以分析總結,則可以指導改進教學,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在原有的體育備課本上,“課后小結”只有“豆腐干”那么小的地方,根本就寫不了多少內容,無法表達多方面的感想和體會。筆者通過十幾年的教學實踐,對課后小結作了一些修改(如下表),雖然可能不夠完善,但筆者愿與大家一起探討。
課后小結:
具體說明:
1.學生疑難問題
這里要記錄的是學生在課堂中,在哪些地方、哪些環節、什么時間出現什么問題:學生感到為難的事、難做的動作或經常出現差錯的地方。這樣,教師可在課后及時進行分析判斷,搞清問題產生的根源,然后在下次應用中想方設法地采用各種形式進行補救,為學生釋疑解疑。對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有益處的,比如教“花樣跳繩”時,兩組同學共4人同時向內甩長繩,一位同學利用兩繩的交叉點跳,成功率不是很高,即使成功,跳的個數也很有限,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后反復斟酌,在課上反復實踐來攻克這一難題。
2.學生見解意見
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師是主導,學生是練習的主體。在主導過程中,學生會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也不乏好的見解或意見,教師應及時把它們記錄下來,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采納。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學中,學生提出把跨越高度分為幾個等級,按身高的不同來分小組。
又如“竹竿舞”的教學,采用的是常規的分四小組練習,教授的是傳統的基本腳步方法。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提出練習時要加上轉身動作和手部舞蹈動作,根據默契度和熟練程度小組自由組合,采用手拉手、肩搭肩、面對面、背對背、階梯式前進等方法進行同學間的配合練習。
這些都是合理化的建議,筆者非常高興地把它記錄下來,作為今后跨越式跳高﹑跳“竹竿舞”的練習手段。
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采用多種方法啟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從中吸取經驗,提高教學效率。
3.失敗與教訓
“失敗是成功之母”,教師如能及時記錄某些失敗的教訓并加以糾正,便能提高教學質量。如在技巧教學中,針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很多同學在前后滾翻練習中無法滾成直線的問題,課后想來想去,覺得應該另辟捷徑,看看有沒有其他辦法。后來筆者利用靠墻和斜坡合并使用,效果明顯增強,學生的練習興趣也非常濃厚。再如在“山羊分腿騰越”教學時,由于保護站位不當,導致有些素質較差的同學向前跌倒,容易出現傷害事故。這些深刻教訓筆者都作了記錄,時刻提醒自己今后該怎樣備課,該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4.成功的做法
失敗的經驗要吸取,成功的方法更應發揚,即要“揚長避短”。每堂課下來,對自己在本次課中設計的課堂教學結構,對所采取的某些成功的教法、做法,應一一加以記錄,并不斷積累,有效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如在教授動作較復雜的練習時,筆者先用小黑板,用簡筆畫先把動作簡化,對各環節進行分解說明,這樣學生在練習前對整個動作結構就會有充分的認識,練習時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又如耐久跑練習,以往一貫的教法是規定學生在250米環形跑道上跑5-6圈,同時教師不是用哨聲就是用大聲吼叫等方法提醒和督促學生跑動完成任務,結果精神上很累,學生跑得也又累又費勁,課堂氣氛十分沉悶,效果事倍功半,甚至師生關系惡化。嘗試運用反復接力跑進行耐力練習,將學生分為若干組,也可男女混合接力,循環進行,氣氛活躍,熱情高。通過這一訓練,大多數學生的耐力素質得到了較大提升,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5.教學靈感
教學中的靈感有時會在師生的雙邊活動中突現,是課前難以預計和創設的,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應及時記錄,否則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云散。如:立定跳遠新授課上,學生一會兒就沒了興趣,如果想強迫他們練,忽然看到一位女生連跳兩次和一位男生比遠,當時靈機一動,立刻集合隊伍分組,進行跳遠接龍比賽。這下同學們都不示弱,個個拼力跳,對跳得遠的同學驚呼一片,氣氛相當好。又如立定跳遠復習課上,合理使用體操墊,讓學生按照能力自由擺放,逐步疊高墊子,幫助學生逐步體驗立定跳遠腿部發力往上跳的感覺,逐步疊遠墊子,幫助學生逐步增強立定跳遠腿部爆發力和耐力。學生全員參與布置場地,按照意圖擺放,樂此不疲,這種忽來的教學靈感,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又鍛煉了身體,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6.整改修正要點
在教學中有時突然會想到某些教學良策,或在過后的小結中思維的火花突然閃耀,想到一些好的辦法,應在課后的小結中把它記錄下來。或者對一些失敗的教訓一時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彌補,也把它記錄下來,待今后有了對策,可以及時加以補充。這樣可以經常性地修正教案,重新設計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如在教授足球雙手擲界外球時,學生不容易掌握,課后轉念一想,雙手向前拋實心球的技術動作和足球的雙手頭上擲界外球技術動作是何等的相似,學習時候只要稍加聯系﹑分析﹑比較,就不難掌握,以后的教學中不管先教哪一個技術,都可以進行嘗試,實現技能的遷移。
當然“課后小結”因人而異,可能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方法來加以總結,但目標是一致的,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只有使廣大體育教師增強問題意識和反思意識,想反思,能反思,會反思,養成自覺反思的習慣,才能揚長弊端,常教常新。如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寫作和利用課后小結,必能積累一批寶貴的教學財富,從而在“不見其增,日見所長”(陶淵明語)的“堅持”中與時俱進,成為體育教學的能手,使自己的教學猶如奔騰不息的河流,不斷進入新的境界。
參考文獻:
[1]顧美琴.課后小結——體育教師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徑.體育教學,2006,6.
[2]徐德輝.體育課課后三記錄.中國學校體育,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