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課程、新理念并非否認過去,而是對過去的繼承、創新和豐富,我們要根據學生、教材、環境、教師等因素,從實際出發對高中化學課程資源進行有機的“整合”,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正視、把握新課標,把先進的教育理念運用于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新課程 高中化學 教學實踐
一、我對新課程的理解
1.我們需要課改。
就高中化學而言,在某些人看來,衡量一堂課成功的標準,主要看這節課學生學會了多少知識點,掌握了多少解題方法。但學生缺乏化學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不了解化學與社會、化學與材料、化學與能源、化學與環境、化學與生命科學等的密切關系。因此我們需要課程改革。
2.新課改的精神和新教材。
新課程要求教師把握教材,駕馭教材,并超越教材,最后回歸教材;注重在實踐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合作交流、反思評價的能力。只有廣泛采用實踐、探究、合作、交流等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才能落到實處。
二、我的教學實踐
1.新課程學習方式——繼承+創新。
新課程、新理念并非否認過去,而是對過去的繼承、創新和豐富,我們要根據學生、教材、環境和教師等因素,從實際出發對課程資源進行有機的“整合”。
比如原來教材的知識體系較強,新教材則相對“亂”一些,我們則可以繼承老教材這一優點靈活的安排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特點,結合本校的教學實際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以更利于學生的接受、理解;并做到讓學生以參與、探究、合作的方式來提升化學意識,從而提高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2.新課程教學方式——合作+引導。
“教師為中心”、“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正在被“你說、我說、大家說”的課堂氣氛所代替。例如:在氯氣的性質教學中新教材和實驗報告冊都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教師就要對這些資源合理利用。如高中化學必修一第41頁的觀察與思考,我們可以設計如下表格對學生進行啟發、指導。
為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我們可以分別選三對學生進行合作,兩人完成一個實驗,這樣久而久之就會激發出學生的興趣,并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動手能力。教材第42頁氯水的性質教學中我們則可以把實驗報告冊上第15頁的實驗氯水與NaCO粉末、氯水與藍墨水、氯水與硝酸銀的反應穿插到教學中。例如當學生完成教材42頁表格2—3氯水的性質實驗后我們可以設計幾個問題來培養學生實踐能力,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
“通過實驗學化學”是高中化學課程共同追求的一條線索,新課程化學實驗教學要革除傳統教學的積弊,把實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進一步明確和提高實驗的目的性和實效性,實現化學實驗教學的人性化、生活化、探究化、綠色化和現代化。
3.充分利用教材插圖和新聞材料——聯系社會科技。
新教材的一大特點就是友好的版面和多姿多彩的插圖,高中化學必修一中,63頁圖3—3鋁及其應用、3-13頁FeCl與銅反應制印刷電路板76頁圖3-16防止鋼鐵腐蝕常用方法、89頁圖4-1硫酸型酸雨的形成等不僅增強了教材的可讀性、美觀性,而且增強了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環境的聯系。
作為化學教師,我們要多關注相關信息,再把這些信息融合到教學中。近年來和化學有關的科技成果著實令人大開眼界,如碳的第五種單質“納米泡沫”、銀河系中心冰凍的“糖云”(代謝成乙二醇醛)等信息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建議教師要充分開發和利用,以豐富化學新課程內容。
4.新理念要有新的學生觀——激勵每位學生。
目前,學生在家里備受家長的寵愛,所以心理相對比較脆弱,禁不起批評,這就要求我們研究每位學生的心理,多從鼓勵的角度去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教學中我經常會有意無意地對學生進行心理暗示,盡可能地給每個學生一頂“高帽子”,如“你的回答很好”,讓他們感受到老師非常器重他、欣賞他,學習起來就更加有信心。
總之,我們應在新課程背景之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挖掘學生的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化學課堂活起來、動起來,從而為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