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案例是來訪者因為戀愛中的趨避沖突而引起的焦慮、失眠等一般性心理問題,其根源是不合理信念和自卑心理。咨詢師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并輔以放松訓練和空椅子技術。經過六次咨詢,來訪者的焦慮和自卑心理的改善有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 趨避式沖突 空椅子技術 合理情緒療法
1.求助者一般資料
陳某,女,24歲,家中獨生子女,父母均為普通職工,大專畢業生。
2.求助者自述
個人陳述:主要是情緒不好。回憶兩個月前,經人介紹認識一位正在讀研究生的男性,對方愿意和自己建立戀愛關系,但考慮到自己只是個專科學歷,有自卑感,十分猶豫不敢繼續發展。后悔當初不努力,造成現在的被動。內心著急,又不知從何處下手,心煩意亂,只好上網打發日子。近一個月來,上床遲遲不能入睡,入睡后多夢、易醒,導致情緒很不好、做事也老是走神。
3.咨詢師觀察和了解到的情況
咨詢師觀察了解到來訪者儀容及衣裝服飾均正常,通過對其父母的交流,了解到來訪者從小學習成績優異,聽話、性格內向。高中轉學后,性情大變,常回家說同學有車接送、有電腦、有手機,要求父母買給她,父母無法滿足其要求時就哭鬧不去上學,學習成績下降。高考不理想,本來父母想讓她重新再考,她自己不想學習,就上了專科。在大專上學期間,很少與同學交往,業余時間大部分用在上網聊天上。
4.評估與診斷
4.1心理評估
針對求助者的情況咨詢師對其進行了心理健康的測試,應用的是SCL一90(心理癥狀量表),測試結果如下:
SCL一90各因子分結果
抑郁自評量表SDS:粗分39,標準分46分;焦慮自評量表SAS:粗分46,標準分58分。提示有輕度焦慮。
4.2鑒別診斷
該來訪者的主要癥狀是焦慮、煩躁易怒、易激惹、自卑、情緒低落、入睡困難、睡眠障礙。對該來訪者的評估是:一般心理問題,評估依據:(1)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該來訪者的知情意協調、一致,個性穩定,有自知力,主動就醫,并且沒有表現出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的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從嚴重程度標準看,該來訪者雖然是以焦慮為主要癥狀,但未嚴重影響社會功能和邏輯思維,沒有泛化和回避。從病程標準看,病程只有一個多月。從社會功能來看,來訪者社會功能未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可以排除焦慮性神經癥和嚴重心理問題。
5.病因分析
5.1生物原因
該來訪者經醫院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
5.2社會原因
存在負性生活事件,如考學失敗、男朋友分手。
5.3心理原因
5.3.1存在明顯的認知錯誤:無法與同學攀比就自卑,沒有考上好的大學就被人看不起。
5.3.2缺乏有效解決問題的行為模式:父母不能滿足自己的要求就哭鬧、不上學,沒考上理想大學就不好好學習,不知道怎樣努力改變。
5.3.3被焦慮情緒所困擾,不能自己解決。
5.3.4人際關系上與同學交往少,缺乏溝通與交流。
5.3.5個性特征:性格較內向,爭強好勝。
6.咨詢目標與咨詢方案
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的氣氛下,咨詢師與來訪者商定了雙方認同的咨詢目標與咨詢方案。主要涉及近期目標、遠期目標、咨詢方法、雙方責權、咨詢時間等方面的內容。
6.1咨詢目標
6.1.1具體目標與近期目標:緩解焦慮情緒,消除睡眠障礙,習得良好的行為模式,克服自卑心理,處理好戀愛關系。
6.1.2最終目標與長期目標:構建合理認知結構,增強其自信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促進來訪者的心理健康和發展,達到人格完善。
6.2咨詢理論與技術
來訪者的主要問題是面對研究生男友,擔心自己不夠優秀配不上,從而焦慮不安,難以抉擇是否應該與其繼續交往。其原因是其有這樣的錯誤信念:我一直是個失敗者,自己能力低沒有考上理想的院校,不夠優秀因而導致與前男友分手。來訪者思維清晰,求助愿望較為強烈,年齡較輕,易于改變不良認知。合理情緒療法對此類問題是最有針對性和有效的。為此整個過程應以消除錯誤的認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認知模式為核心,輔之以放松訓練和空椅子技術,緩解其焦慮情緒,解決其內心沖突,改善其精神面貌。
6.3雙方權利和義務
6.3.1求助者的權利和義務:求助者可以根據個人意愿選擇咨詢師;對咨詢進程不滿意可要求更換咨詢師;對咨詢方案、咨詢收費、咨詢時間的知情權、協商權和選擇權;遵守咨詢行業的有關規定;遵守和執行商定好的咨詢方案、咨詢時間等方面的規則;求助者應尊重咨詢師,按照預約時間不失約、不遲到,如有特殊情況提前通知咨詢師。
6.3.2咨詢師的權利和義務: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與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詢關系。心理咨詢師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別、年齡、職業、民族、國籍、宗教信仰、價值觀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視求助者。讓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詢工作的性質、特點、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權利和義務。心理咨詢師在對求助者進行工作時,應與求助者對工作的重點進行討論并達成一致意見,必要時(如采用某些療法)應與求助者達成書面協議。心理咨詢師與求助者之間不得產生和建立咨詢以外的任何關系,不得利用求助者對咨詢師的信任謀取私利。當心理咨詢師認為自己不適合對某個求助者進行咨詢時,應向求助者明確說明,并且轉介給其他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師始終嚴格遵守保密原則。
7.咨詢過程
此次咨詢過程分三個階段六次咨詢,第一階段是診斷階段,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收集資料,進行心理診斷,確定咨詢目標。此階段主要通過第一次咨詢來完成。
第二階段是咨詢階段,首先幫助來訪者分析和解決問題,改變其不合理認知,消除焦慮情緒,重樹對自我的信心,勇于面對戀愛問題。此階段主要是通過第二、三、四、五次咨詢完成。向來訪者介紹合理情緒療法的基本原理,與來訪者一起尋找其不合理認知,布置家庭作業,讓來訪者與不合理認知進行辯論;與來訪者共同探討有效的應對方式,改善行為方式,勇于與同學朋友交往,引導來訪者積極地應對與男朋友的戀愛問題。
第三階段是鞏固與結束階段,來訪者能把在咨詢中學到的東西運用于今后的生活中,不斷完善人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此階段是通過第六次咨詢完成的,鼓勵建議來訪者將ABC理論運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促進自我成長。
8.咨詢效果評估
8.1來訪者評價
來訪者感覺終于找回了自己,睡眠困難、焦慮情緒已經遠去,自己變得自信起來,覺得內心很充實、生活很有意義。
8.2咨詢師評價
通過回訪和跟蹤,咨詢達到了預期目標,消除了陳某的焦慮情緒,解決了睡眠問題,改變了原有的認知模式,增強了自信心,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與研究生男友的戀愛關系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并著手復習打算參加下一年的函授本科考試。
參考文獻:
[1]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材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材心理咨詢師二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材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