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實踐教學對提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者分析了實踐教學在高職院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的運用現狀,對其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提出了看法。
關鍵詞: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存在問題 解決對策
《中宣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的實施方案》指出:“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堅持開拓創新,不斷改進教育教學的內容、形式和方法,力爭在幾年內,使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狀況有明顯改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以下簡稱《基礎》)對于實踐教學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與創新做出了新的嘗試與貢獻,也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績,但不得不承認,在成績之下還存在著一些不足與問題。在此,筆者將針對《基礎》課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一、《基礎》課程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過于注重形式,缺乏對實踐教學內涵的挖掘。
隨著國家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不斷重視,各高職院校都在努力嘗試進行各種形式的教學改革。以《基礎》課程為例,無論在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上都做出了大膽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此同時,也產生了新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一些學校或教師過于強調實踐教學的形式,而忽視其實質的內涵。這些學校或教師對于實踐教學的認識一般都停留在帶領學生進行社會參觀、調查及公益性服務等上面,即將實踐教學等同于社會實踐的概念,但實際上實踐教學的含義既包含社會實踐,同時校園及課堂實踐又應涵蓋其中。從客觀實際情況來講,校園實踐,尤其是課堂實踐更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社會實踐的方式固然有它的優勢,但是目前由于受到經費來源、組織管理、時間安排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實際操作難度比較大,且容易造成學生對于課程本身內容認識的淡化,本末倒置。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更應努力挖掘校園及課堂的實踐優勢,如通過辯論、研討、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多種教學方法及多媒體信息手段的運用,使得學生在校園和課堂中同樣可以在實踐與體驗中掌握理論知識的內涵,鍛煉分析與判斷事物的能力,把對所學道德與法律知識的認知轉化為實踐,達到知行統一,從而使《基礎》課程的教學實效性得到有效增強。
2.課堂實踐教學實施互動不充分,師生角色界限模糊。
課堂實踐在《基礎》課程的教學中運用較為廣泛,但對于具體的實施方法尚處探索階段,故還存在一些問題與不足。課堂實踐教學主要依托辯論、問題研討、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多種手段,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將所學知識聯系實際,鍛煉自己分析和判斷問題的能力,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實際上,在師生互動的環節中,教師的主導角色往往被弱化,課堂看似內容豐富、生動活潑,但教師僅僅承擔解說員和主持人的身份,而學生則成為演員,師生之間沒有形成真正互動。生動的實踐手段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將課程內容中所強調的問題真實地顯現出來,課堂實踐教學如果僅僅停留在學生展示和教師旁白的層面上,就違背實施實踐教學的初衷。
3.忽視高職教學特點,缺乏與專業課程的相互補充。
高職院校旨在培養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專業技能型人才,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有著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針對各個專業的學生,專業課程都將安排一定學時的實訓或實習,這對于學生來說是難得的實踐機會。
二、關于《基礎》課程中實踐教學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正確領會實踐教學的內涵,使形式回歸于本質。
實踐教學不應僅狹義地理解為社會實踐,而應將校園與課堂實踐也充分納入其中。限于客觀條件,課堂實踐應更加普遍地運用于實際教學中。課堂空間與時間看似有限,但大膽地運用各種實踐手段如辯論、問題研討、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等,并合理地將其穿插于授課過程中,積極與學生進行互動,一樣可以將實踐引入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還應將實踐教學作為一個師生充分互動的平臺,師生雙方通過這個平臺共同探討理論與實際的相互關系,從而使學生通過親身參與,體會道德、法律認知與實踐如何達到知行統一,最終將其內化為自身素質。
2.合理利用實踐教學方法,將其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機統一。
不可否認,實踐教學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有著極大的優勢,但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傳統的教學方法對梳理《基礎》課程的邏輯關系、系統講授理論知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味地追求課堂形式新穎、師生互動和一味地強調教師“一言堂式”的講授都不符合實際教學的根本要求,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統一起來,才能真正做到將道德與法律知識的認知與實踐相結合,達到知行統一的目的。
3.結合高職教學特點,做到理論知識與專業課程實踐相統一。
《基礎》課程不僅應充分發揮課堂的實踐優勢,更應結合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與專業課程的實踐有效統一。通過實訓、實習機會,學生可以在第一線將所學道德與法律的理論知識與崗位特點與行業情況相結合,使其深刻領會具有良好職業道德修養與法律常識對成為知識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從而使《基礎》課程與職業教育形成有效的統一。當然,教師應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使學生在實踐之前對實踐內容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保證實踐教學的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
[2]黃冬福.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