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育的首要問題在于養成學生的健全人格。健全學生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人格魅力。所以,教師良好的人格魅力是促使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是衡量社會進步的價值尺度。但凡成功的教師,無論處于哪個類型的學校,無不以其人格之光照亮學生的心靈,并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人格發展。
關鍵詞: 教師人格魅力 學生人格 影響因素
在課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師作為知識的引領者,首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可以說,在學生的生活中,與他接觸最多的、交往最深的除了其父母外,便是老師,可以說教師是學生最親近和最尊敬的人。特別是我目前所教的學生都是一些中專生,他們正處于青少年成長時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強。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確立自己的生活目標,由于教師和學生接觸最多,其人格魅力為學生提供了行為規范的物化模式,容易成為學生的典范,因此,直接影響到學生的人格發展。
我認為,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人格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淵博的知識
大量教學經驗表明,欲想在教育過程中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并緊緊吸引學生,首先教師必須具有廣泛深厚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并掌握相關的學科知識。
教師的知識必須是積極的、向上的,而且教師在傳承知識時要有判斷、有批判。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當然要博覽群書,集百家知識于一身,才可以對學生在認知過程中思想和行為出現的問題加以解釋,才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我教過這樣一位學生,從第一節課,他就昏昏欲睡。出于對他的關心,我應該適時地幫他一把,但又不能傷他的自尊,于是在一節課的課間對他說:“你能問我一個問題嗎?”我的這個問題很可能大大出乎他的意c7205076bffbc6b0d21340b37316a90e07843c17a34ae596cc93adc5259fff83料,但他沒有浪費這次機會,反問我:“人睡覺能學習嗎?”他的這個問題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我的回答恰到好處:“睡覺可以有一定的發明和創造,但必須有足夠的知識和思考的能力。比如凱庫勒,他就是在經過深思之后還得不到苯的結構的時候,卻在睡夢中夢到了苯的結構,從而得到了苯的結構模型。試想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作為前導,即使你睡一年或是十年八年,也只能做一些荒誕的夢。”這位學生聽后,無言以對,但從那時起,他就像換了一個人,上課再也沒有睡覺,成績也提高了很多。通過此我認識到,如果沒有讀那么多的有關科學家的書,我就不會那樣回答他的問題,那我也就可謂是一個失敗的教師。另外,教師有了廣博的知識,在課堂上就會游刃有余,對于課堂知識的把握也會有一個新的高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有意外的收獲。這樣,無形之中就把學生引入更高的知識境界,學生會更好地學習。
二、教師的語言
教師的語言是學生接受知識最直接的工具,如果語言表述不清就會對學生掌握知識產生障礙。我上課時,特別是對于習題課,在備課時都做特別細致的語言安排,每次都從學生的角度思考這話該怎么說才能更明白,才能更容易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我認為,教師在上課時,除了專業、標準、透徹的語言之外,還應該有足夠的藝術性,使得知識的學習不枯燥和乏味。在課余,與學生的交流也要講究語言的策略和藝術,以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隔閡縮小,給學生足夠的與教師交流的空間。
在教學中,許多教師上課習慣于提問學習好的學生,明知道這樣不公平,但依然如此行事。問及原因,總說一提問目光就會不自覺地落在成績好的學生身上,再者,讓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問題不會耽誤時間。其實,這是為教學增加所謂的安全系數。因為成績好的學生大多能回答教師的問題,而其他同學如果回答不出,作為學習引導者的教師就必須拿出真功夫啟發誘導學生,為此,一些教師選擇回避。于是,在公開課上,我們看到只要教師一提出問題馬上就有學生舉手回答,好像沒有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因此也無需教師的引導啟發,一堂課下來,有的學生被提問好幾次,而一些手舉過頭頂身體都離開座位的同學卻沒有一次回答問題的機會。
這不公平的提問,不僅會使其他同學失去發言的機會,而且會刺傷一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試想,教師不給自己表現的機會,誰還會積極思考、踴躍發言呢?
我認為,老師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并恰當地表述出來,這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曾有一位學生很自卑地跟我說:“老師,我怎么什么都不行呢。”我聽后很生氣,因為我是一個很自信的人,學生怎么能這樣不自信呢?但我并沒有表現出我的生氣,而是說:“記住,世界上只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你,相信自己就會有勝利,我認為你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大專生,不信咱們試試。”這位學生現在已經畢業四年了,后來繼續自學如今已出國深造。在她給我的信中曾這樣說:“老師,您的自信給我深深感觸,我也將會用我的自信去成就我的光輝人生。”
三、教師的德行
德行良好的教師會給學生做榜樣,這樣才會教出人文素質高的學生。相反,德行很差的教師則會給學生很多負面的影響。比如,有的教師上課帶手機,還有的教師酒后進課堂等都給學生一些很壞的影響。記得,我高中時的班主任是一名年輕的男教師,我們曾看到他的手指發黃,顯然是抽煙的原因,但高中三年我們沒有看過他抽一支煙,也沒有看他喝一回酒。有一次,班級幾個男生問他為什么不抽煙不喝酒,他微微一笑說:“我是教師,難道你們希望我滿身煙酒味嗎?”這位老師盡管不是什么偉大的人物,但他用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做人要實在,要有品位。德,在現在社會里好像已經被抽象化了,難免一些學生會產生一些對社會、道德的誤解。如果這時教師沒有良好的德行,那么勢必導致一些學生錯誤的人生路。所以,教師的道德行為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更對學生有深刻的影響。無論是大事還是小情,教師都應該身力行,這樣學校才可能培養出有素質的人才。
四、掌握現代的教學技術是教師人格魅力的延伸
現代教師掌握現代的教學手段是很必要的,也是教師人格魅力的一個重大延伸。現代課堂如果融入高科技的成分,不但課程的內容變得容易,而且課程質量提高了。同時,也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速度和扎實程度提高了。
對學生而言,教師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響力,但我們必須認清如果這種影響力是建立在教師身份所賦予的權力基礎之上的,是不穩固的。如果這種影響力是靠教師的人格魅力贏得的,就相當持久而強大了,這種影響甚至可以強大到影響學生的一生。教師要想真正培養出新一代的棟梁之材,就必須隨時隨地以提高自身修養,增強人格魅力,使學生在一種和諧自然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這種教育將會使學生學到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教師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有能夠提高素質,增強個人魅力的手段、機會,就不應該輕易放過,不遺余力地爭取,努力成為能通過自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感染學生的優秀教師。
參考文獻:
[1]石歐.教育困惑中的理性追求.
[2]陳志強.中小學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
[3]謝維和.素質、發展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