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工程與工藝(簡稱化工)本科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造就一批具備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方面的知識,能在化工、煉油、冶金、能源、輕工、醫藥、環保和軍工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產技術管理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這些人才應掌握較扎實的化學化工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化學與化工實驗技能、工程實踐、計算機應用、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為了實現這個培養目標,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主要應從三方面對學生加強訓練,分別為基礎實驗訓練、工程設計訓練、科學研究訓練。基礎實驗訓練的目的不僅傳授化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優良的素質,所以是重中之重。
關鍵詞:化學工程與工藝 基礎實驗訓練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9(c)-0240-01
本文以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為例,淺談化工專業學好該實驗的重要性及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幾點建議。
基礎實驗訓練除加強物理實驗、電子實驗、計算機、金工實習等基礎外,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專業實驗是重點[1]。其中,無機及分析化學是由原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統合而成的一門基礎化學課程,也是化工專業學生必修的第一門化學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原子結構的基本理論、元素化學的基本知識、誤差的基本概念和化學分析的基本技能。由于無機及分析化學是第一門化學基礎課,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相關基礎課和專業課打下基礎,所以這門課程以對后續基礎化學和專業化學課程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化學是以實驗為主的學科,所以與之相應的實驗課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是加強該課程實踐性教學環節的一門主要課程。通過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無機及分析化學基本理論的理解。
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使學生在學習一些典型的化學分析法實驗的基礎上,正確地、熟練地掌握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認真觀察現象進而分析判斷、邏輯推理、作出結論的能力;初步學會處理實驗數據及正確表達分析結果的方法;正確設計實驗(選擇實驗方法、實驗條件、實驗儀器和試劑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查閱手冊、工具書及其它信息源獲得信息的能力;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嚴謹的科學作風,認真、細致、整潔的科學習慣,并鍛煉學生獨立從事科學實驗的能力,為學習后續課程和將來從事實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總之,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對化工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
在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勇于開拓的創新意識,應始終貫穿整個基礎實驗教學過程中。
為了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要求學生準備一個實驗預習報告,用于實驗課前預習。預習的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數據及記錄。讓學生在實驗課前對實驗做到胸有成竹,清楚為什么要做這個實驗,理解相應的實驗原理,清楚實驗步驟,知道在實驗過程中需要記錄哪些數據,不至于在實驗過程中手忙腳亂。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將實驗數據記錄在預習報告本子上,實驗結束后,將實驗報告本子拿給實驗老師看。實驗老師主要看實驗結果記錄的是否正確,誤差大小,并簽字。要求學生在寫實驗報告時,將預習報告本上的實驗數據記錄貼到實驗報告冊上,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以達到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同時,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做好記錄,認真分析實驗結果,從而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在第一次實驗課上,要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節約用水,節約試劑。在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通常采用微型實驗,除了勤儉節約、降低實驗成本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盡量減少污染物排放,使學生具有環保意識。微型化學實驗是指用盡可能少的化學試劑獲得比較明白清晰的反應結果和化學信息的一種新型實驗方法[2]。在實驗過程中,在不影響實驗結果的前提下,將實驗工具書上的試劑量變為原來的一半或者更少,以達到節約試劑的目的。將一些價格昂貴的試劑,在實驗準備過程中配制成溶度較稀的溶液,如在生理鹽水中氯化鈉含量的測定實驗過程中,將AgNO3的濃度配制為0.05mol/L。在上述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潤洗滴定管時,潤洗液的量為5mL。在一些制備和提純實驗中,要求學生將產品稱量完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有些藥品可以重復利用,如氯化鈉的提純實驗。
化學實驗是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允許有不同的觀點、方法、手段,甚至有不同的結論,應提倡創新,鼓勵探索,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創新知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氛圍[3]。在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多設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課后,要求學生認真寫實驗報告冊,并對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同時要求他們通過查閱工具書、文獻資料等手段按時完成思考題。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實驗室對學生開放。開放實驗室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延伸到課后。課堂內已經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使他們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同時學生的科研能力也日趨成熟。開放實驗室,主要是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到實驗室去驗證自己的想法,準備畢業論文。學生可以自己想課堂,自行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實驗方案。老師起到輔助的作用,幫助他們分析實驗成敗的原因,指出他們實驗方案的可行部分,鼓勵他們要有勇氣面對失敗,鍛煉學生的意志,訓練其縝密的思維能力。
總之,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對化工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起著關鍵的作用,希望在教學中得到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鐘軍.對加強化工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認識與思考[J].廣州化工,1999,27(4):136-137.
[2] 黃良仙,顧玲,李俊國,等.實現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綠色化的探索與實踐[J].化學試劑,2010,32(2):186-188.
[3] 方志宏,吳保鋒.《無機分析化學實驗》課中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18(2):1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