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規劃道路是整個城市規劃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一旦規劃道路出現問題,極有可能給城市整體規劃帶來影響。為了確保規劃道路能夠滿足城市規劃要求,對其進行準確的測繪就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點,本文就城市規劃道路測繪方法展開探討。
關鍵詞:城市規劃 道路測繪 測繪方法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b)-0007-01
1 道路測繪中常見的幾種測繪技術
1.1 3S技術
(1)GPS。即全球衛星定位技術。該技術是由美國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正式研制,并在1994年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它是一種具有三維導航和定位功能的衛星系統。隨著各種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如GPS接收機的改進、載波相位差分技術的完善,以及美國對SA技術的全面解除,使得GPS的應用在全世界范圍內日益普及,其現已在工程測量、城市規劃、導航等領域被廣泛應用。RTK是在GPS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測量技術,它可以提供實時動態的測量,且在一定范圍內的測量結果能夠達到厘米級的精確度,它的出現是GPS應用的一個重大里程碑。
(2)GIS。即地理信息技術,它是一門由諸多科學組成的新型學科,其中主要包括計算機、空間信息、遙感測繪、環境等科學。該技術能夠對地理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分析以及成果輸出,并且還具有空間提示、預報預測以及輔助決策等功能。隨著近些年來GIS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其現已被廣泛應用于測繪、環境監測、城市土地規劃等領域當中,并在這些領域中發揮著無與倫比的重要作用。
(3)RS。即遙感技術,因該技術具有同步觀測、時效性高、綜合性強等優點,在測繪領域得到快速推廣普及。多光譜航攝以及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已成為對地觀測獲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遙感影像能夠獲得中小比例尺地形圖,這為城市地形圖以及地籍圖的快速更新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
1.2 數字攝影測量技術
該技術主要是基于攝影測量和數字攝影的原理,并應用多種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形成的一種新型測繪技術。在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以及地籍測量中,航空攝影測量是較為重要的方法之一,它能夠提供多種形式的地圖產品,如數字式地圖、影像式地圖等等。隨著全數字攝影工作站的出現以及GPS技術在攝影測量中的有效應用,從而推動了攝影測量技術向數字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2 城市規劃道路的基本要求及測繪作業特點
2.1 基本要求
在整個城市規劃當中,規劃道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城市規劃而言,其主要是指對城市所處的空間以及城市中的實體發展進行提前考慮,規劃過程中所考慮的對象比較偏重于物質形態這一部分,其中具體涉及產業區域布局、建筑區域布局、交通運輸設施與道路設置以及各類重點工程的安排等等。通常情況下,根據設計道路的具體要求以及復雜程度,城市規劃道路設計的程序分為以下幾個環節:可行性研究、設計任務、初步測量與設計、定位測量、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城市規劃道路的設計成果主要包括兩項內容,即路線設計圖和設計表格。其中設計圖包括以下內容:規劃紅線、車行道線、人行道線、交通島、排水設施及地上與地下管線等等;而表格則包括逐樁坐標表、轉角表、直線表和曲線表。在整個基本要求中最為重要是規劃道路紅線。所謂的道路紅線主要是指城市中道路用地的分界控制線,而紅線間的寬度則代表道路的實際用地范圍,通常該寬度又被稱為規劃路幅。
2.2 道路測繪作業的特點
在整個城市規劃道路測繪當中,被測對象基本都是規劃道路,大致可分為單條、區域性、變更延伸等幾種情況。由于規劃設計有所不同,加之實地環境的一些差異,從而使得測繪的規劃道路形式各異、內容多樣、特點不一。道路測繪外業作業具有以下特點:其一,作業線路較長。由于對規劃道路的測繪需要貫穿于整條道路,從而使得測量線路相對較長,這樣一來便容易出現累積誤差,并且因道路本身具有的連貫性特征,一旦某個點測錯便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其二,精度要求較高。由于規劃道路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為此,在道路紅線的測繪上對于定線精度的要求比較高,這是因為測量精度不僅對各方的經濟利益有所影響,而且還直接關系到規劃道路建設是否安全、合理。其三,測繪作業條件復雜。由于規劃道路測繪的具體測量環境有可能是現有的小區、道路,也有可能是待建中的山嶺田地等等,這些環境條件各異,從而給測繪作業增添了一定的難度。
3 城市規劃道路測繪方法
目前,可用的城市規劃道路測繪方法種類較多,這給實際選擇增添了一定難度,為了進一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提出一種可行性較高的測繪方法。先在野外利用全站儀進行地物點、地形點和地貌點等成圖信息的采集,然后在借助外接電纜將這些數據信息傳到筆記本當中,通過成圖軟件在現場編輯成Eps圖,并轉換為Dwg數據格式,最后在CAD中借助繪圖儀打印成圖。
該測繪方法具有以下優點:其一,精確度高。在實際測繪作業時,使用全站儀對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并傳遞到電子平板上的過程不會出現精度損失的現象,從而實現了由觀測數據轉換為使用數據在理論上的統一,有效地避免了常規平板測圖過程中展點誤差、刺點誤差、量距誤差以及圖解誤差等問題的發生。其二,測量效率高。實測過程中采用的是多棱鏡打點,全站儀跟蹤測量。因全站儀本身具有測量精度高、觀測距離遠等特點,從而減少了圖根點的密度,除了規劃道路與現有的瀝青路面及水泥路交匯處以外,全站儀測得的三角高程點精度與規劃道路設計要求基本相符,這樣一來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如重新用水準儀觀測、計算碎步點高程等等。其三,直觀方便。因電子平板成圖軟件是在手工繪圖原理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所以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同時在現場進行繪圖時,通過計算機不僅能夠十分清楚的看到圖形上的各種信息,這樣便可以及時對漏測或是測錯的地方進行補測及修正,并且還可以清晰地看到道路的具體走向,從而對所測道路的范圍進行有效控制。
雖然該測繪方法優點較多,但在具體應用中還應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一方面是規劃道路的設計與施工間隔時間較長,所以在測繪前通常不進行實地定測中線,而是沿規劃道路實地作出一趟導線,并將該導線點存儲于電子平板內,此時應注意必須將規劃道路中線放入到圖中,這樣才能控制施測道路的走向。另一方面是當規劃道路與現有道路相交的位置全站儀所測的高程精度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時,需要采用水準儀進行補測。
參考文獻
[1]張立峰,雷春.3S技術及其在道路測繪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13).
[2]謝建.城市規劃道路定線工作中一些問題[J].北京測繪,2009(3).
[3]槐升團.城市規劃路網數據庫建設[J].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