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維定勢是主體認識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對于大學土木專業中的結構力學的學習有其積極作用也有其消極作用,本文作者用辯證的觀點闡述了在結構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思維定勢的積極因素,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思維定勢 結構力學 慣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b)-0142-01
思維定勢是指一定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一種預先的心理狀態,有時有助于解決問題,起著正效應(正遷移)[1]有時會妨礙問題的解決,帶來負效應(負遷移)。如何在結構力學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利用思維定勢的積極因素,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是本文探討的問題。
1 思維定勢的特點
1.1 概念
文獻[2,3]認為思維定勢是人們受已有知識、觀念的影響,在解決問題時,所具有的傾向性和心理準備,這種心理傾向是在過去的經驗和既有的知識影響下形成的。
1.2 特點
文獻[4]的作者指出思維定勢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2 結構力學特點
結構力學具有專業術語多、信息多、方法多、知識體系銜接性強的特點。如用圖乘法解求點的位移時,對支座反力的畫法、結點作用力的畫法、M圖的畫法、截面M的求法、圖乘法條件、面積的計算及適用范圍、形心位置的確定、圖乘法具體問題等等必須完全掌握,任何一細小錯誤都會導致原則性的錯誤。
3 利用思維定勢的正效應,使學生熟練掌握結構力學概念和力學方法
鑒于結構力學學科的特點以及定向思維的客觀性、穩定性、模式化、強大的慣性等特點,所以在具體的結構力學教學活動中,要善于利用利用思維定勢的正效應,使學生熟練掌握結構力學概念和力學方法。
5 結語
結構力學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利用思維定勢的積極因素,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將非常有利于結構力學的教學。
參考文獻
[1] 馮國通.數學教學中的思維定勢[J].數學通報,2001(7):17-18.
[2]陳光全.怎樣避免思維定勢的負效應[J].北京:新華文摘,1985(5).
[3] 張晉斌.突破思維定勢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方法[J].太原: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88(2).
[4] 付俊英.論思維定勢與創造性思維[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0(1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