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研究了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對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重要影響,以及這種教學理念的特點、模式和實行必要性,該理念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和研究性學習方式,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的先進教育理念。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 研究性學習 高中英語 任務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b)-0154-01
長期以來,高中英語教與學雖然經過了從語法教學到聽說領先法再到交際法以及語言習得法的極大轉變,然而卻沒有能夠從根本上使高中學生的英語素質產生好轉。目前我國高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尤其是口語與實際運用能力,離國際標準以及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需求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為這種現狀的改變提供了一種選擇[1]。
1 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對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重要影響
“研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師的引導啟發下,學生從實際學習中選擇并確定研究的課題,用相似于科學探索研究的方法,自主地學習知識、應用知識并且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現代信息技術是來源、存儲、轉換以及加工文字、數字信息、聲音、圖像的一切現代高科技的總稱,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中,其對任務型高中英語教學有著深淵而廣泛影響。任務型教學法要求學生在思考中學習,在做中學習,使學生在自主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學習。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開設了研究性學習課程,將課程中習得而來的寶貴研究性學習策略與理念,通過網絡平臺,應用到我們的任務型教學中。
2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特點
2.1 更多地側重于過程的學習
現行的語言教學方式側重于老師的課堂傳授,側重于學生被動地記憶和模仿,在學習的整個環節中更多地以教師為活動的中心,學生則被動地成為知識的存儲容器。而在任務型教學的整個環節中,學生往往是活動的主體,學生通過完成教師設計的典型任務并積極地去學習。再整個過程中,任務形象,目的清晰,學生積極性、主動性搞,學生在完成任務中學習,在完成任務中提高。
2.2 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研究表明,學生學習不斷的動力來源于其自主動的、內在的學習動機,而不是來源于家長、教師、社會等外部的要求,它依賴于學生的主動性。那些具體的、直觀的網絡素材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積極地去思考問題,主動地開口講英語,動筆練英語,此類學習模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在教師的鼓勵與引導下,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夠逐步深入。伴隨學習的深入進行其所帶來的收獲更能給學生帶來一種極大的滿足感,進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習的效果更具有效率。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對于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其自發性,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3 使課堂的教學效果得到極大地提高
高中英語新課程內容多,容量大,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能夠更加高效地設立學習情景,提高課堂教學的容量,促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語言知識,促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問題、理解問題,極大地活躍了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得課堂教學效果極大地提高,這也是學習高中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
3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教學方式
任務型教學方式主要由三個階段所構成:一是在任務前。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往往通過各種活動給學生輸進與學習任務有關的內容,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激活學生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材料,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二是任務中。該階段是語言習得的過程,教師不僅要留意學生語言的流暢性,還要特別注意學生語言的準確性,積極鼓勵學生重構英語語言。三是任務后。這個過程非常重要,學生經過小組討論、交流,教師指導他們進行歸納、小結,強化后,小組向全班展示任務結果,師生對完成的任務進行多維度的評價。
4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實行的必要性
4.1 現行英語課程改革的自然選擇
現行的英語課程比較側重于學科內部的邏輯關系,不太重視忽視學生的態度、情感和價值取向,從而使學生不能很好地獲取完整的體驗。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較好地彌補了這個不足,使整個課程體系體現了人文性和科學的內在統一。
4.2 學習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信息時代,海量的知識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信息意識應該從學生抓起。在高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閱讀知識的能力和獲取信息能力是和不可分割的,教師鍛煉學生取得信息的技能,同時也是增強學生閱讀技能的過程。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要求學生大量地選取、閱讀,獲取對自己有用的內容,必要時還要學生自己動筆修改,這個過程也是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的階段。
4.3 與高考英語教學改革具有一致性
近年來,高考英語教學改革著重于學生的綜合技能和創新技能的鍛煉。素質教育改革的培養模式超越了應試教育那種更多地追求高考升學率、分數決定一切的錯誤做法,更多地注重于能力的考察,每年英語高考的題型變換非常靈活、各種具有顯現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題型就是最好的證明。
4.4 現代創新人才培養的必然趨勢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就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3]教育中必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體現學生本位的意識,傾向于學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科學創新精神、科學創新意識。并非只有任務型教學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但是,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重要方式。
基于現代信息技術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的極大改善了高中英語的教學環境,致力于學生合作、互動、完成情景,也有利于進一步優化教學內部結構,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高中英語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狀況下,教師應該更加積極主動地面對研究性學習和現代信息技術革命與所帶來的教學變革,踏上時代的步伐,積極進行改革創新,努力探索更多的適合與我國國情的、人情的高中英語教學改革之路。
參考文獻
[1]王平.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J].基礎英語教育,2011,13(1):14-18.
[2]Skeh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1998 Oxford edition.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3]陳正倫.網絡環境下的信息素質與任務型高級英語教學[J].英語研究與實驗,2009(7):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