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烏魯木齊財政會計職業學校2008級和2009級的學生和實習單位為調查對象,調查了學生頂崗實習情況,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中職生 頂崗實習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b)-0165-01
中職學生企業頂崗實習是為了拓展學生的專業技能,適應所從事的職業崗位需要和學生職業能力形成的關鍵教學環節,也是深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化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教育的良好途經。
1 調查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為了解中職學生頂崗實習情況,從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我對我校2008級、2009級頂崗實習的學生、頂崗實習單位進行了調研,調研主要圍繞以下項目:了解用人單位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要求,及時收集最新的人才需求信息。學生主要崗位分布、頂崗實習的收獲、問題。通過對畢業生實習情況的分析研究,反思當前學校專業建設、課程體系構建及頂崗實習工作的改進,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更適應社會需求。通過大量問卷調查、走訪企業、與頂崗實習學生進行訪談,我初步掌握了我校學生頂崗實習的實際狀況,并針對頂崗實習中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對策。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學生個體層面
2.2 學校層面
2.3 企業層面
3 對策建議
3.1 健全法律法規,完善中職生頂崗實習權益的法律保障體系
中職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部分實習單位缺乏社會責任意識,把中職生看做廉價勞動力,經常要求學生加班而不付加班費,克扣實習生工資、不容許實習生辭職、以各種理由延長實習生試用期,在實習期內不與實習生簽訂相關的勞動合同,不為其辦理相關的社會保險,目前,我國還沒有正式出臺有關保障中職生頂崗實習期間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中職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身份是學生,不受《勞動法》的保護,學校雖然為每個實習生購買了保險,但實習生的人身安全、崗位安全得不到應有的保障,這就要求一方面學校、家長、企業加強實習生的安全教育;另一方面應盡快出臺中職生頂崗實習期間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
3.2 利用企業資源,培育“校企文化對接”的教育環境
學生在頂崗實習時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社會適應能力差,沒有責任感、不能給自己正確定位,沒有從學生角色轉變為員工角色,究其原因,是職業學校沒有將校園文化與行業文化、企業文化有效融合,隨著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在不斷實施與推進,職業學校校企文化對接可以培養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與職業觀;了解現代化企業的企業文化、管理制度、經營模式,了解現代化企業對人才培養的需求,班主任也應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進行溝通,以便及時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員工,知道自己如何培養學生,提高人才培養的實效性,更好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
3.3 加強頂崗實習的管理工作
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學校應建立相應的配套管理和監督評價機制,加強學生實習期間的有效管理,一是學生每天要如實記錄實習日記,每月收集一個實習案例,填寫實習手冊,每月交給實習指導老師批閱,實習指導老師每月去學生實習單位檢查一次。二是班主任可與學生建立QQ群,及時了解學生實習情況。三是建立學生定期返校制度。
頂崗實習管理工作應該是全校教職工全員參與的一項工作,專業教師應該與實習生建立一種穩定的,長期的、動態管理關系,實習生通過編寫實習案例的方式收集整理企業需求信息,隨時把在實習中的問題、收獲反饋給指導老師,指導老師一方面給學生一定的指導,同時也及時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可以開拓自己的知識面,轉變教學理念,真正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盤菊蓮.關于高職生頂崗實習的幾點體會[J].職教論壇,2012(14).
[2]劉明新,蔡敏燕.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構建[J].職教論壇,2009(2).
[3]王琴.中職生頂崗實習情況調查分析[J].職教論壇,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