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培養學生興趣的幾點經驗:精心設計導課;聯系實際,貼近生活;巧妙設疑,激發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創新的快樂;引人競爭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信心,喚起興趣。使學生在愿學、樂學的氛圍中學會知識。
關鍵詞:興趣 樂學 生活 競爭 創新 信心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b)-0221-01
興趣是入門的向導,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中起著主要作用。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才能會取得好的成績。那么,在平時的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現在,談一談我平時在教學中積累的幾點經驗。
1 精心設計導課
在課堂上,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求知欲,教師要提倡“功在課前,利在課上”的意識,做到精心設計導課。例如在講圓時,我問“中秋節吃什么?”引入,學生自然想到月餅,我又問“它是什么形狀?”這就自然地引到了“圓”,讓學生很快地入境,而且又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2 聯系實際,貼近生活
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教學材料的興趣。小學生對數學的認識一般是從生活經驗開始。所以我在教學中注意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之融于教學中,化抽象為具體。例如“小數的加減法”這一教學內容對五年級學生較為抽象,而學生對生活中商品的價格確是極為熟悉,因此在教學中,設置生活場景,由學生做營業員和顧客,然后進行商品交易。營業員仔細地用“元”作商品標價,熱情地接待顧客,認真地收錢,找錢。顧客們則認真地選購商品,看價,付錢。在活動中,同學們初步認識了小數的加減法,并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使枯燥的數學變的有趣,讓學生愛學,樂學。
3 巧妙設疑,激發興趣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積極思維是從疑開始的。因此,在課堂中可以設計恰當的問題,來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教學“能被2、3、5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先讓學生任意地說數,教師能很快地說出它能不能被2、3、5整除,開始時學生說的數很小,后來數越來越大,但是都沒有難倒老師,學生感到很奇怪,而且產生疑問:“這是怎么回事呢?”由此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老師告訴他們能被2、3、5整除數的特征,學生帶著興趣去研究,去探討。還有如講“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先在方格中畫好圖形,然后通過數方格的形式計算面積。接下來,老師可以問:“能不能不通過數方格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同學們感到很奇怪,那怎么做呢?于是帶著疑問去思考,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4 引入競爭,激發興趣
好勝心也是學生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他們在學習中往往爭強好勝。“第一”在他們的心目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還常常希望得到老師的稱贊。因此,教師要很好地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盡量將競爭引入教學中,搞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比一比看誰做的快,看誰做的好,賽一賽誰的得分高,誰的想法妙。
教師的鼓勵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之一。對學生的作業多用一些鼓勵性評語。如“你太棒了!”“你很聰明,如果不在粗心,你會更好。”“老師相信你,你會寫的更好。”“你很優秀,若改掉馬虎的毛病,你會更進一步。”等。這些鼓勵性評語對學生的激勵很大,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 體驗創新的快樂
在探索發現的過程中激起學生愛創造的情感,讓他們不僅體驗思維活動的快樂,更重要的是感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知識,傳統的教育只是“填鴨式”的,不注重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創新精神不足。現代的教育要求研究探索,勇于實踐。多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去發現,從而激起智慧的火花,進行發明創造。每個學生都有創造的欲望。創新教育就是讓每個學生能意識到自己的創造能力,并在創造活動中感受到創造的愉快。因此,我在教學中設法為學生安排“創造”的機會,并使各類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例如講“用方程解應用題”時,我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并找出解法中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幫助他們進行分析。我還讓學生模仿習題自己編題,自己練習,小組間進行互編互練,學生迫不及待地講出自己編出的題目,并進行計算,情緒很高。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6 培養信心,喚起興趣
一個學生的自信心對學習的興趣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信心足,興趣高。信心不足,興趣低,效果不好。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首先要肯定學生,認為他行,引導學生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內動力。如有一個學生想放棄數學,讓他做題不會,也不想學。那就讓他先做一些容易的題,再做思想工作,同時給他一些鼓勵性語言,幫他樹立信心,讓他感覺到自己還行,并不是什么也不會,這樣讓他逐步形成興趣,也就會主動地參與學習。
總之教師要想教好數學,使學生學好數學,除了認真鉆研教材,還要認真研究學生心理,結合教學內容,努力創設最佳的課堂氣氛,要不斷地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激發學生的興趣,使教師樂意教,學生樂意學。教師教起來舒心,學生學起來開心,使學生在愿學,樂學的氛圍中,學會知識,啟動思維,培養創新,這樣才能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