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初、中級技能型人才,中職教育最大特點是其區域性和地方性。職業道德素養欠缺給企業效益和學校聲譽都造成了不利影響,加強中職生職業道德素質培養便成了中職學校教育的重要方面。本文論述了從頂崗實習入手,如何運用多種手段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
關鍵詞:頂崗實習 職業道德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b)-0223-01
頂崗實習是學校安排在校學生實習的一種方式。非基礎教育學校學生畢業前通常會安排學生進行實習,方式有集中實習、分散實習、頂崗實習等。頂崗實習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獨當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對學生的能力鍛煉起很大的作用。
目前各行各業都提高了對員工的職業道德的要求,能否培養出初步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畢業生關系到職校學生的就業率,實際也就關系到職業學校的教育質量,進而影響著中等職業學校的生存競爭力。
1 學生在頂崗實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
由于學生在校接受的教育遠不足以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加之學校教育與企業要求存在脫節及畢業生在主客觀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學生在頂崗實習甚至是正式工作中出現了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對職業認知不足,缺乏職業人特質,欠缺執行力;(2)角色轉換較慢,不能快速適應企業要求;(3)認為干好本職工作就可以,欠缺協作能力;(4)對企業文化不適應,在工作、思想上不能很好地與企業相融合,欠缺主動服務意識;(5)損害企業利益,為個人謀取私利;(6)在工作上出現失誤后心理接受不了,便想辭工作,經不起批評,受不得委屈,動不動就要辭職,甚至不打招呼就隨意離崗。
這種職業道德素養的欠缺給企業效益和學校聲譽都造成了不利影響,而用工單位特別是大、中型企業更看重應聘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因而,在校期間的職業道德教育對學生的成才、就業起著十分重要 ,加強中職生職業道德素質培養便成了中職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行為的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職業道德,是從業人員在一定的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1]
2 企業希望員工具備的職業道德素養
一流員工的十大職業素養包括:敬業、主動、責任、執行、品格、績效、協作、智慧、形象、發展。十大職業品格包括:忠誠、敬業、勤奮、正直、主動、盡職盡責、寬容、感恩、堅韌不拔、追求卓越。其中敬業、責任、品格、協作、忠誠、正直、寬容、感恩都屬于道德素養的范疇。
首先從誠信方面,為人要誠實,不能投機取巧,要踏踏實實。企業要求員工具有忠誠度,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其次是敬業、責任方面,企業都喜歡員工對自己的工作具有很高的興趣,并能夠持之以恒的進行全身心投入,熱愛工作,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
然后是個人修養方面,正直、寬容、懂得感恩,謙虛、好學,努力進取,具有團隊精神。企業需要每一個員工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并能夠影響其他成員,形成或達到1+1>2的效果。
初入工作崗位的畢業生距離上述標準還很遠,在對工作的持之以恒、主動學習及團隊合作等方面欠缺,有的甚至不理解這些要求的涵義。這就要求我們在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加強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團結向上、積極進取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從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培養入手,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畢業生。
3 學校加強學生職業道德素質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單純的校內理論灌輸不足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它們的作用和意義,如果在頂崗實習階段讓他們從實際工作中去體會,學校再加以及時的指導,效果會好很多。
在校內可以通過課堂德育滲透、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企業文化、理念入校園等形式來解決。
從頂崗實習入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決。
3.1 進行崗前培訓,提高主人翁意識
崗前培訓是對學生走上實習崗位的再教育,包括應聘指導、心理調適講座、實習動員大會及簽訂實習責任狀等。應聘指導給學生教會提高應聘成功率的方法,使學生盡快走上工作崗位;心理調適講座為學生轉變角色提供幫助,使學生盡快適應校外生活;而動員大會及責任狀的簽訂則給學生做了行為上的規范和思想上的約束,確保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遵守應有的紀律,提高主人翁意識。
3.2 實習期間指導老師跟蹤反饋,及時解決出現問題
雖然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脫離學校生活,但不能脫離學校的管理。如果學校對學生的頂崗實習不聞不問,在經驗和能力各方面欠缺的學生沒有了學校的進一步指導,只依賴企業倉促的崗前培訓就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的話,各種問題便會隨之而來。
故學校將學生送到實習崗位后,仍然需要對學生進行跟蹤指導。及時與用人單位進行溝通,根據單位反饋肯定表現優異的學生,鼓勵勤懇踏實的學生,幫助有欠缺的學生使他們盡快成長,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自然會在工作中提高。
這樣不僅可以減輕企業的負擔還能和用人單位保持積極的溝通,加強合作力度。
3.3 從企業角度加強對實習學生的培養,為其制定職業規劃,促進學生的融合
在現在的社會,很多企業對實習生的態度只是把學生當做廉價勞動力來使用,想著一年之后還會有新一批的廉價勞動力,所以并不關注學生的成長,認為只要不出現大問題即可。久而久之,學生初入崗位的積極性和熱情便會在企業“善意的冷漠中”消失殆盡,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企業若是能以主人翁的姿態主動吸納學生成為一員,注重對實習學生的培養,為其制定職業規劃,讓學生樹立明確的目標,看到發展前景,學生也自然會被打動。職業道德也會在這些過程中更加提升。
總之,加強學生職業道德素質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需要學校、學生、用人單位共同努力不斷促進學生良好職業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1]張倩慧.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與建設[J].現代商業,2010.
[2]許為霞.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道德養成的實踐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3]張莉莉.淺析中職生職業道德培養[J].中國科技博覽,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