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項目教學法強調在課堂中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教學,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解決問題、相互協作等綜合能力。本文結合教學實踐,通過分析項目教學法的特點、實施條件及師生擔負的角色,闡述了項目教學法在本科人才培養中的應用。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PBL 本科人才培養 教師的角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b)-0228-01
普通高校的本科人才培養,強調培養能在相關領域從事研發和技術管理工作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對于這樣的專業素質培養,需要教師激發出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作為學習與實踐的主體。教師在從事科研過程中,積累了許多技術應用實例,結合專業課程的特點,與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教學中引入項目教學法,能夠有效的促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1 項目教學法的內涵
項目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將傳統學科體系中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若干個教學項目,圍繞著項目,組織、展開教學,使學生直接參與項目完成全過程的一種教學活動。它體現了PBL(Problem Based Lear ning)的理念,把問題作為整合知識的手段,強調針對性和實踐性教學。項目教學法實質上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法,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手段是采用具有綜合性、設計性特點的項目,貫通知識結構,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并進行初步的科研實踐。
2 項目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比較
傳統教學方式注重體系化、全面化知識的傳授,以教師為中心。傳統教學方法是大范圍內,基礎性、普及性知識獲得的最有效方式,也是教育體系中應用最廣的教學方法,但是這種以聽和看為主的被動式課堂學習方式,存在著其固有的不足。根據記憶效果與感受類型的對比,“聽”與“看”的記憶效果,遠低于“親自實踐”以及“聽+看+練”的效果,因此在必要的階段,課堂應該引入實踐教學手段。
有關調查反映,用人單位注重本科生的專業綜合素質,包括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基礎理論知識,獲取與接納新知識的能力,承受壓力和適應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團隊組織管理能力。項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鍛煉各種能力,并且予以展示、促成自我評價。
項目教學法的主要特點在于避開傳統學科體系教學中,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從以邏輯思維方式為主轉向以形象思維方式為主,面向問題,圍繞項目實現而展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獲取信息和自主建構知識的能力。
3 實施項目教學的條件與步驟
項目教學的實施條件包括兩個方面。
師資條件:由于項目式教學,要求課程與實際應用更為貼近,并由教師針對不同個體情況進行教學指導和問題總結,而教師備課的形式、內容與傳統的模式又有著明顯的差別,因此教學師資更應該強調—— 良好的師風師德;理論功底深厚和專業知識廣博;教學科研兼備。
實踐條件:項目式教學,特別是工科高校,應該讓“講”和“練”有機的結合,讓學生的設想有實現的可能,而授課方式也可以相應的設置在實踐現場,所以必須具備良好的實驗與實踐環境—— 計算機仿真實驗基地;工程實訓基地。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總是更重要”,項目教學法的關鍵,是教師怎樣設計和制定一個項目的工作任務,其次是怎樣引導學生獨立的面對項目的實現。實施項目教學法,一般可以歸納為五個教學階段。
(1)確立項目任務:由教師提出一個或幾個項目任務設想,然后同學生一起討論,最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
(2)制定計劃:由學生組建項目小組,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并最終得到教師對開題的認可。
(3)實施計劃:教師宏觀控制導向下,學生確定各自在小組中的分工以及成員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確立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工作。
(4)檢查評估:學生對自己的工作結果進行展示評估,再由教師進行點評考核。
(5)研討與歸檔:師生共同研討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與疑問,通過對比師生評價結果,找出造成結果差異的原因。按照科研工作的要求,進行科研文檔的記錄。
4 教師與學生各自的角色
教師的角色是項目的推進者:教師是整個教學設計的核心,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設計和規劃項目案例,構建教學焦點和框架;引導學生進入項目,建立項目組;幫助學生制定計劃和方案;提高學生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監督項目的實施進程,在學生止步不前和目標偏差時,及時干預;對項目結果進行點評和考核。
學生的角色是項目的責任者:學生是項目實施的核心;面對設計項目,調動所學知識,選擇設計線路;培養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建立學習主動性和興趣點,真正吸收教學內容,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框架體系;樹立團隊合作精神,培養科研能力和團隊組織管理能力;對項目研究結果負責,總結收獲與不足,形成自我完善的思想認識體系。
5 項目教學的實踐
在我的教學中,為本科四年級機電專業開設的“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中,進行了項目教學的實踐,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經驗,具體做法如下。
(1)拉通本專業各類課程的聯系,帶給學生一個整體的視角看待相關基礎課程,構建項目教學的基礎平臺。
(2)分析典型系統,傳授系統分析與設計的方法,貫徹教學大綱,構建課程任務平臺。
(3)講解與設計有關的各類仿真與制圖軟件,如Pro/E、STEP7、WinCC、Proteus、Visio等。
(4)析取科研中的相關應用,與實訓條件結合,設計與課程、學生適宜的設計任務若干。
(5)確立3~4人的項目小組,對每個專題教學單元,進行項目選題,提交設計計劃。
(6)通過答疑的形式,引導、控制各個項目組的設計進展,及時發現問題,就普遍問題進行課堂分析講解。
(7)小組結題匯報,對突出對象進行課堂點評,收取項目報告,為每組同學評定成績。
6 結語
“項目教學法”現在受到了教育界越來越多的重視,并不斷在實踐中發展,根據學校、專業課程的特點,在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的工作進程中,相互汲取經驗教訓,取長補短,就可以為豐富教學手段、培養應用型人才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玲玲.從大學本科畢業生改行率反思本科教育目的[J].高教發展與評估,2009(6).
[2]鄧鐵軍.基于PMBOK原理的“項目式”教學法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3]劉少雪.對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目的的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