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存在重大消防隱患的“三合一”場所存在一直以來是我們治理的薄弱環節,首先要分析它存在的主要原因及問題,最終目標是研究出“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的良策,使“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得到有效整治,防止“三合一”現象反彈。
關鍵詞:“三合一” 消防隱患 治理良策
中圖分類號:X928.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b)-0233-01
1 “三合一”場所存在的主要原因
近年來,“三合一”場所發展趨勢迅猛且長期難以根治,各級公安、消防部門多次部署開展“三合一”專項整治,但仍不能根治,這與其錯綜復雜的社會原因和時代背景不無關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小本經營、芝麻開花的理念,致使“三合一”場所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之所以這種人力資源少、占地面積小、投資低、高效益、高回報的“三合一”場所的“繁殖”能力能如此強大,原因在于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產方式伴隨著經濟、社會結構的逐漸調整,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產方式發生了想多復雜的變化。資本家對于最大剩余價值的過多追求,使得他們舍不得在安全方面加大投入,同時企業在發展初期經營資本少,生產規模小,只能做最基本的生產性投資,還有甚者竟不顧員工安危,違章作業,使消防隱患突出。
二是重視發展經濟忽視消防安全,導致“三合一”場所的形成。為追求經濟政治的高快發展,部分地方政府以此為借口,可以疏忽對企業建筑等質量的驗收與檢查。
三是一些職能部門監督管理缺失,造成“三合一”場所的壯大。
四是安全意識薄弱只求眼前利益,助長 “三合一”場所的產生。如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大多群眾終于名利的追逐,認為他們只要有工作能掙錢,就可以完全忽視自身的安全,更談不上消防安全意識和維護自身安全利益。
2 “三合一”場所存在的重大隱患
“三合一”場所內的企業的特點是:規模小、投資小、人員密度大、廠房小、火災隱患大,火災一旦發生,死傷率則不堪設想。
一是建筑設計的本身不夠規范。并不是按照嚴格規范來建造的“三合一”場所,其消防審核、驗收大多都不和規格。所以一旦發生火災,便難以有效控制,熊熊火海往往起于一粒小小火種。如,石獅市很多“三合一”場所都是由住宅改作生產經營,其建筑結構大都以磚木、磚石為主,耐火極限較低,發生火災易造成坍塌。
二是業主單薄的消防意識。“三合一”場所的業主對剩余價值的貪求,使他們忽視了員工的生命安全,對于消防建設一省再省,如果火災發生難以撲救,便極易造成重大傷亡。
三是三合一場所的管理很混亂。筆者在開展“三合一”場所專項整治過程中發現,有的企業為了利用有效空間,往往在車間內放滿機器、原料和產品,在車間的角落、通道上設置員工宿舍,其分隔、搭建的材料又是木材、夾板、布簾等可燃物,不同功能地區的隔段和安全通道并沒有做好,而且鐵欄防盜網等設施不為全面。甚者還存在私接違章電器等危險現象的出現。
四是職工自救能力薄弱。“三合一”場所內的企業員工流動性大,安全意識差。未經過正式安全教育的員工一旦上崗面臨突發火災情況是會焦躁慌亂,錯誤的自救方法會釀成大禍。
3 “三合一”場所消防整治的對策
解決“三合一”場所的問題,應從多方面進去考慮,具體可以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是政府要領導來開展專項整治。整治力度方面,由各級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和抽調各部門專業人員組成相對固定的工作組兩者相互配合開展工作;整治經費方面,要有治理預算的充分準備;整治政策方面,在政府起草制定專項整治政策性措施的相關文書,用以彌補在整治標準、強制措施等方面法律依據不足的問題的同時做好監督、考評和獎罰政策。
二是結合實際落實整改措施的大體方向。對“三合一”場所的整治不能采取極端的方法,不能不管不問,也不能肆意關閉。簡單整治工作要從“既保障消防安全,又服務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疏堵結合,分步實施。政府方面應組織修建或提供租賃新的外來務工者的宿舍,并規定企業做好不能及時搬遷員工現住宿舍的暫時性隔段劃分。而且要帶頭領導企業修建合乎各項檢測標準的廠房和員工宿舍。企業上要對員工住宿條件有所改善,增加消防安全設施,如,消防通道、滅火器、安全標示等等設施。
三是各個部門的聯合配合是實現標本兼治的保障。要充分發揮利用上至政府極其下設有關部門部署執法能力和司法工商監管部門,下至鄉鎮、街道村委等基層配合,一同規劃以及督促企業對于廠房和員工宿舍等的建設,對違規建筑設施的整改,爭取做到杜絕隱患。嚴防失控漏管,隱患反彈,嚴禁走馬觀花敷衍了事。要以有效的法律、行政手段措施督促經營性場所和作坊式按照相關規定,做好防火防患的有效措施,并落實于每一個地點、每一處細節。要加強對火災事故查處,并且以查封、留置法人代表、行政拘留等手段,增強對“三合一”建筑業主的震懾,以儆效尤。同時,各行政管理有關部門要共同管理,要在建筑的立項、規劃、建設、審批、簽發等這些源頭問題上、管理上嚴格把口,防止“三合一”的產生。
四是以宣傳教育的方式贏得社會的廣泛支持。要具有即時性和主動性,做好對“三合一”場所的現狀及危害向當地黨委政府的匯報工作,以到達引起各級政府的高度警示和重視,使他們時刻關注對“三合一”整改消除工作。于此同時,不得不要增大對企業營業主、員工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的消防安全教育的培訓工作,普及相關法律政策,提高群眾的消防責任意識,增加他們火災險情發生時的應對以及自救能力。平時要結合各種消防宣傳活動工作,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刊等宣傳工具,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在當地電視臺和“三合一”集中的單位、場所播放宣傳資料片,起到廣泛宣傳的作用。尤其是對嚴重的火災隱患要予以通報,加大督促力量,切實提高“三合一”場所業主及從業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逃生自救能力,增強隱患整改的自覺性。讓更多的群眾特別是從業人員積極舉報火災隱患,動員更多群眾參與到整治工作中來,全面營造良好的“三合一”場所火災隱患整治氛圍。
五是完善法制才是促進深入整改的根源。“三合一”作為由市場經濟的發展而出現的產物,是沒有突發性和季節性的。因此,“三合一”建筑的消防安全整治是一項長期性和持久性的工作,要從完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入手,建立“三合一”建筑整治的長效機制。而我們應做到的是綜合各地對于此的有效治理辦法措施,吸取經驗,改正自身的弊病。而且要修改相關消防有關的條例,把對“三合一”建筑的有關規定融入其中,分類歸清各項的責任該歸咎于誰,增加其法律效率和其法律的明確性。最后要在經濟、稅收、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一些政策,鼓勵業主積極整改“三合一”場所的火災隱患。
總之,“三合一”整治工作是一項艱巨任務,是政府、公安,消防、安監及其他各部門共同面對的難題。我們要以鐵的手腕進行“取締、關停、搬遷、改造、防范”工作,逐步建立起度假區“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治理長效機制,保障度假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