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公寓是交流思想、獲取信息、學生學習和交友娛樂的場所,也是大學生們生活的場所。公寓文化建設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新時期以大學文化為抓手,是進行大學公寓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大學文化 公寓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1(b)-0250-0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生活社區(qū)、學生公寓、網絡虛擬群體等新型大學生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fā)揮大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教育效果。”[1]體現(xiàn)了黨和政府對于大學生教育的高度重視。因此高校必須重視學生公寓的教育和管理,加強公寓文化的建設。高校公寓文化是在特定且相對密集的空間環(huán)境下,以大學生為主體,通過他們共同的生活和學習等活動,在各種主、客觀因素和外在條件的影響下所形成的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群體文化。[2]公寓文化是物質形態(tài)和精神形態(tài)的結合,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 高校公寓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1.1 學分制的實行使學生公寓管理面臨新的改革
目前我國高校普遍實行學分制。在學分制條件下,學生管理打破了學年制整齊劃一的教學管理模式,造成學生原有的班級觀念淡化,被公寓多代替的是以班級為最小的學生集體單位的地位。大學生把學生公寓視為思想反映最集中的地方,停留的時間也是最長的地方,學生生活內容最豐富的地方。根據(jù)高校生活的特點可以看出,課堂的延伸就是學生的公寓。從一些程度上來看,公寓要比課堂的上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學生在公寓里呆的時間往往比在課堂上呆的時間長,公寓不僅是學生交流思想、獲取信息、學生學習和交友娛樂的場所,也是學生們進行生活和休息的地方。
1.2 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給學生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后勤社會化就是通過分流將高校后勤服務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由政府主導、社會為主、高校選擇、辦學需要的市場化服務體系。[3]隨著我國高校后勤進行社會化的全面改革和不斷深入,使得學生的管理工作出現(xiàn)了更多的新問題和新情況:(1)住在校外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促使了大學內部生活社區(qū)化以,同時成長的環(huán)境下也出現(xiàn)社會化的新情況,使得學校對大學生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約束力;(2)學生公寓改革后是按照成本進行收費的,讓大學生從生活條件和學習上都有所改善,公寓原本是培養(yǎng)和孕育大學生團隊意識和勞動觀念的重要陣地,但是公寓的這些功能出現(xiàn)了弱化;(3)學生群體共同住的規(guī)模是很大的,其管理工作上也是相當?shù)谋∪醯模渲谐霈F(xiàn)了很多的事故和問題。故而,要根據(jù)科學合理的,實際可行的方法和制度,讓公寓文化建設采取多種多樣的措施來進行優(yōu)化,從而管理好學生公寓。
1.3 公寓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大學生公寓文化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承擔著高校的育人功能。
學生公寓作為大學文化的重要陣地,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開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廣闊的天地。不同專業(yè)的學生住在一起,可以彼此交流學習經驗,傳遞學習方法,完善知識結構,開拓視野。學生公寓作為第二課堂,通過各種活動的開展,培養(yǎng)了學生社會適應能力、自主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和集體主義意識,為學生增長知識、鍛煉能力提供了重要渠道。公寓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在全體成員中形成一種無形的向心力。
2 大學文化對于公寓文化的建設功能
公寓文化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以學生為主體、以公寓園區(qū)為主要空間,以健康有益、積極向上的課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大學精神為主要特征的群體文化。具體來說,以大學文化為抓手來建設公寓文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2.1 大學精神對公寓文化的主導作用
大學是通過文化育人的,大學文化建設的核心要素就是大學精神。大學精神由學校的歷史與地域文化、學科特色和優(yōu)秀師生的品格、氣質、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共同孕育而成,集中體現(xiàn)了一所高校獨特、鮮明的個性和辦學理念,反映著一多高校的追求和信念,也是高校群體意識的集中體現(xiàn),是高校的靈魂。[4]
公寓作為學校育人的一個重要場所,也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集中陣地,體現(xiàn)大學精神的內涵所在。因此必須以大學精神為主導,加強公寓文化建設。一是將大學精神滲透于公寓的物質文化建設中,使得學生公寓區(qū)的文體教育設施、服務生活設施、文化活動場所以及公寓環(huán)境的美化等等物質條件都烙上深深的大學精神的印記;二是將大學精神貫穿于公寓制度文化中,在大學生公寓文明公約、公寓管理條例及公寓網絡管理條例等制度中必須體現(xiàn)大學精神的主導作用,在公寓的制度建設中展現(xiàn)大學文化的特色。
2.2 以大學文化規(guī)范、強化網絡在公寓文化建設中的作用
黨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作了專門部署,強調指出:“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迫切任務。”這也體現(xiàn)了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和對信息化條件下文化發(fā)展趨勢的準確把握。網絡文化的興起與發(fā)展正以驚人的速度加速改變著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對傳統(tǒng)的公寓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
基于網絡的公寓文化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公寓文化應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弘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建設有特色、符合學校精神的網絡公寓文化品牌。
隨著網絡的普及,學生公寓條件的改善,公寓已成為學生上網時間較長的地方,網絡對公寓文化建設產生著深刻的影響。高校應充分利用網絡的開放性、時效性、交互性等特點,加強大學文化對網絡的引導和規(guī)范作用,建設富于本校特色的公寓文化,改進管理育人和服務育人的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公寓文化建設中。
大學生公寓管理作為一個系統(tǒng)工程,既需要學校、公寓管理人員、大學生等多種要素的相互配合,又需要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圍為載體,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大學生公寓管理中的文化教育功能,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N].中發(fā)(2004)16號.
[2] 徐廣玲,陳國聯(lián).基于網絡的高校公寓文化建設的探索與思考[J].大眾科技,2012(1).
[3] 周木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08(6).
[4] 譚漢杰.培育大學精神,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J].學習月刊,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