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代社會文化的繁榮和發展,特別是廣播影視行業的飛快發展,在廣播電影電視系統中產生了大量的音像資料。由于具體實際情況、人員素質、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種種不足,使聲像檔案在管理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檔案的完整存放和日后的利用。所以,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聲像檔案的管理工作,研究管理的發展趨勢,為廣播電視事業的深入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社會歷史發展提供豐富而詳實的的參考資料。
一、聲像檔案特點
1.形象逼真
聲像檔案不同于文書檔案,它能給人活靈活現的感覺。有些檔案通過文字記錄很難表達清楚,但是通過聲像系統的記錄就能解決文字難以生動概括描述的問題。聲像記錄是以生動的畫面,可視的具體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另一種全新的檔案記錄系統。而且配有音響、字幕等更便于人們理解和接受,讓人們產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聲像檔案的形象性與其所產生的直接感受性遠遠超過了以前的純文本檔案的記錄。
2.時空感強烈
作為交替信息的工具,一般的檔案,在時間與空間上是有限的。而聲像檔案由于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快速的傳輸手段,它的時間感與空間感則較為強烈,甚至進行超越時空的傳送,可以把轉瞬即逝的畫面通過先進的聲像設備記錄下來,在以后的特定情況下予以再現,這樣不僅可以讓人們對歷史有更加清晰的認識,而且還可以讓人們通過過去的記錄對當下情況有所反思。
3.易復制
聲像記錄品容易復制,甚至作為聲像檔案載體的磁帶或光盤可用來多次記錄不同的檔案,并且,原版聲像載體與制作精良的復制件之間的區別特征微乎其微,要想區別那是十分困難的。所以,對聲像檔案的原件和復制件要認真區分,以便于分開妥善保管和充分利用。
二、廣電系統聲像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落后
大多數廣播電視系統對聲像檔案的管理還是按照傳統的工作方式采用純手工的檢索、編輯、歸檔等,對于檔案的重新利用不足。甚至有的新聞部門,對一些記載歷史的重要影像、照片等資料只重采編,不重存檔,導致重要資料的流失。
2.檔案資料保管不當
有的資料儲存庫房設施不健全,缺乏先進保管設備,檔案庫房的管理大都還處于原始階段,只是將原有聲像大量堆積,檔案進行倉儲式管理,根本談不上科學的分類、編目和索引。
3.對聲像檔案的價值認識不足
有的單位為了節約資金,重復利用磁帶等聲像設備,致使一些珍貴素材和歷史資料被清洗掉;對年代久遠的音像節目資料,也沒有進行重新修復,使其繼續發揮應有的作用。
4.忽視檔案人才利用
目前,廣播電視系統的聲像檔案管理人員一般都不是專業出身,他們缺乏系統的專業知識,缺乏對聲像檔案的匯編和開發的能力。這是因為電視媒體在錄用工作人員時,偏重記者、編輯和網絡制作等技術專業人才,對從事聲像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性不重視,從而導致聲像檔案管理人才短缺,影響了聲像檔案的規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廣電系統聲像檔案管理的發展趨勢
廣播電視檔案部門出于管理的需要,要把傳統的檔案載體形式轉為機讀檔案,存儲載體由光盤、磁盤等形式向數字形式轉變,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廣播電視聲像檔案數字化的方案
首先做好檔案的優化工作,對檔案的移交進行限制,控制入庫聲像檔案的質量。其次,有計劃地對現有檔案進行數字化操作。各電臺、電視臺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標準,建立屬于本臺特色的聲像檔案數字化管理系統。最后,根據服務對象的特殊需求進行數字化,無論對服務對象還是本臺節目的需求,檔案部門都要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在確定數字化的目標后,運用先進技術,對多種載體形式的檔案進行數字轉化。
2.加強對電子文件的管理
從形式上看,電子文件能夠直接借助先進科學技術進行遠程傳遞和共享。但是,它是通過代碼來記錄的,它的內容只能通過設備來獲取。所以,各電臺、電視臺應該對移交到單位的電子文件進行有目的、有重點的研究,完善電子文件歸檔、電子檔案管理的方法體系。
3.加大建設數字數據的力度
(1)積極創建具有本臺特色的數據庫,如人物專訪節目庫、新聞節目庫、財經專題節目庫、文藝娛樂節目庫等等;(2)創建虛擬數據庫,用網絡空間的不真實性、虛幻性來彌補現有數據庫信息量的缺陷;(3)在開展聲像檔案信息資源數據庫的建設工作過程中充分利用現成的數據庫,來進一步完善聲像檔案數字化系統管理。
4.運用數字化基礎策略技術
一要組織相關技術人員來完成。首先根據需求提出數字化目標,然后確定數據格式、制定計劃,最后進行數據核對匯總并鏈接到網頁上,以便提供查詢服務。創建聲像檔案的數字化系統管理是一項偉大的工程,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地工作,同時要取得上級的支持,開展與其他部門的合作和交流,解決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問題。二是創建聲像檔案的數字化系統管理要有組織性、紀律性。在管理部門的領導下,制定一個完善的可行性計劃,這個計劃應包括建立聲像檔案數字化系統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三是與相關部門協作,由檔案管理部門闡述其具體要求,準備并提供檔案,委托相關技術部門來完成聲像數字檔案數據庫的建立。四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人才、技術等建設。
(作者單位:河北人民廣播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