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解密美“歸還”沖繩條件:自由使用基地
日本外務省2012年7月31日對部分外交文件進行了解密,其中包括1972年美國將沖繩“歸還”日本的內幕。
據解密文件顯示,1967年1月在日本佐藤榮作政府即將正式與美國展開歸還沖繩問題談判前,美國駐沖繩高官曾對日本外務省官員明確表示:“日本防衛無需沖繩。沖繩基地之所以需要是為了遠東地區的安全。”可見美軍駐留沖繩并非為了保衛日本,而是將其作為其遠東戰略的據點。
報道認為,美方并未將美軍作戰行動視為美日安全保障條約確定的事前磋商對象,即強調沖繩是不同于日本本土的特別地區,并以此作為返還的前提條件。(摘自上海檔案信息網)
日軍罕見舊地圖曝光:證釣魚島不屬日
香港《文匯報》近日報道,引述著名釣魚島研究學者鄭海麟提供的日方出版物,即日本明治九年(1876年)陸軍參謀局繪制出版的《大日本全圖》,認為這是迄今所見最有力證明釣魚島列嶼不屬日本的日方珍貴歷史文獻。
鄭海麟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大日本全圖》是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旅居日本時在當地書攤淘得的。剛發現此地圖時,鄭海麟甚為驚訝,這樣的地圖民間與學界皆蕩然無存。
鄭海麟說,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分析,該圖乃是日本為吞并琉球而作,但圖中清楚表明釣魚島列嶼不屬琉球群島,由此亦可從反面證明釣魚島列嶼屬中國領土。該圖由于出自日本陸軍參謀局,屬官方文獻性質,具國際法效力,因而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摘自上海檔案信息網)
《康熙盧龍縣志校注》出版發行
近日,《康熙盧龍縣志校注》出版發行。盧龍縣曾是孤竹國都,勤勞智慧的盧龍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孤竹文化。縣志作為孤竹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盧龍歷史文化信息,在研究、挖掘、傳播孤竹文化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康熙盧龍縣志校注》以清康熙十九年增刻本《盧龍縣志》為藍本,參以歷代《永平府志》加以校注,對盧龍重要歷史地名、歷史人物等,依據歷史文獻進行考證,由于版本不一,且殘缺不全,工作難度相當大,不僅補齊了書中缺頁、缺字,還進行了大量的注釋、訂訛、考證、補錄工作,把盧龍縣歷史全貌呈獻給讀者。《康熙盧龍縣志校注》的出版發行,對于更好地了解盧龍歷史,弘揚孤竹文化,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促進地方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盧龍縣檔案局 高秀麗)
曲周縣農發辦五措并舉搞好檔案管理
一是成立檔案管理領導小組,全力搞好檔案管理工作。二是牢固樹立責任意識,增強責任感、緊迫感、使命感。三是設立檔案專室,增加影像資料和電子文檔,使項目從立項、施工、到檢查、驗收整個過程都有影像資料,使檔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四是每年聘請檔案管理部門的專家進行業務指導和培訓,全面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五是制定嚴格的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文件、資料齊全完整,分類歸檔科學合理,案卷資料、卷內資料排列有序,檔案裝訂整齊劃一。檔案的借閱、使用、歸還嚴格執行檔案管理制度,力求檔案保管妥善,長久使用。
(曲周縣農發辦 邢耀明)
唐山市豐潤區政府在公布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中提出要建立保護檔案
近日,豐潤區政府豐政發〔2012〕8號文件《關于公布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中要求:“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方針,正確處理文物保護和利用關系,扎實做好建立保護檔案、樹立保護標志、成立保護組織等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和管理工作,促進全區文物保護事業健康發展。”根據文件要求,豐潤區文物所完成了望子山炮樓、楊家鋪烈士陵園、張志潭墓等三批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檔案工作。檔案分為文書卷、照片卷、圖紙卷、電子文件卷四大類,形成案卷共36本。保護檔案管理達到了“科學、準確、規范、詳實”,成為唐山市各縣區做好保護檔案工作的樣本。
(唐山市豐潤區檔案局)
興隆縣檔案局加強民營企業檔案歸檔工作
近日,興隆縣檔案局調查發現部分民營企業檔案歸檔工作中存在著文件材料沒有歸檔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興隆縣檔案局采取措施加強民營企業檔案歸檔工作。一是檔案局召開局班子及各股室負責人會議,詳細安排民營企業歸檔工作。二是由局長親自帶隊帶領指導股、管理股業務人員到企業監督指導歸檔工作。三是在歸檔過程中業務人員邊指導邊整理歸檔邊對企業的檔案員進行業務培訓,提高檔案人員的業務水平。四是業務人員通過半個月時間的監督指導,共整理歸檔1000余卷。
(興隆縣檔案局 王淑鳳 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