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冰心勸導小讀者讀書時強調了“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新課標指出:“閱讀是語文之根,閱讀是學習之母,閱讀是教育之本,閱讀能力是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學會閱讀,才能生存,才能發展?!弊阋娕囵B初中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而七八年級的初中生正處于閱讀興趣的高漲期,主要表現為課外閱讀時數增多,平均閱讀量增多,最喜愛的書目增多等,這種可喜現象正是語文教師開展課外閱讀教學的有利條件。
但是,從初中生課外閱讀實踐現狀看,課外閱讀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首先是讀物檔次不高,精品不多。學生讀書良莠不分,隨手拈來,隨意性很大。其次,學生的閱讀存在著盲目從眾、隨大流、趕時髦等現象。港臺言情、武俠小說在學生中依然很有市場,色情、兇殺等低俗讀物也時有流傳。再次,學生缺少閱讀指導,不知道該讀什么,怎么讀。比如,只追求故事情節,而不關心作者怎樣寫和為什么這樣寫的道理。最后,學生家長認為課外讀物是閑書,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阻撓學生課外讀書。另外,在農村初中,受辦學條件限制,缺乏課外讀本。
造成以上現狀的原因:一是學生、家長、老師沒有深刻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二是教師缺乏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正確指導。
第一,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繼續,可以鞏固課內閱讀的成果。對課文選文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上是不可能全面傳授的,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對作品全集、對作家的藝術風格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兩相結合對教材理解得更深,對講授重點記憶更牢,可以說,課外閱讀是培養學生閱讀遷移能力的有效途徑。第二,課外閱讀還可以鍛煉思維發展智力,閱讀是思維和語言的訓練,持續閱讀為智力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第三,課外閱讀能陶冶情操,提高人文修養。學生能從其中吸取真、善、美的優秀品質,從而不斷修正自我,提升自我。第四,課外閱讀可以擴大閱讀領域,開闊學生視野,提高語文素養。
因此,開展課外閱讀教學勢在必行,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課程標準》就明確提出了“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建議”給了語文教師充分的教學自主權,那么如何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呢?首先要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這就要求推薦的書目必須是適合學生口味、深受學生喜愛的作品。其次要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個人閱讀,沒有積極性,最佳方式是集中集體閱讀。更重要的一點是教師應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長期有序的安排、指導、督促、評價。在長期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我組織學生探索出一個“一本萬益”的課外閱讀方法,其具體做法如下。
一、推薦書目,使課外閱讀循之有序
課外閱讀的基本內容有文學作品的閱讀,科技作品的閱讀,文言詩文的閱讀等。在課外讀物的推薦上,應堅持兩個原則,一是經典性和前沿性,對經典性的作品,要選適合學生閱讀的基本篇目;對前沿性的作品,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和指導,讓學生能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二是循序漸進,由易到難,我參考了一些知名老師的做法,向七年級學生推薦童話、寓言、神話、故事為主的讀物,例如《安徒生童話》、《西游記》、《福爾摩斯探索集》、《愛的教育》、《誰動了我的奶酪》、《哈利波特》、《上下五千年》、《讀者文摘》等。向八年級學生推薦青年修養、理想情操、名人傳記、科普讀物為主的讀物,例如:《唐詩選》、《宋詞選》、《繁星·春水》、《花季·雨季》、《少年天子》、《射雕英雄傳》、《老人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人傳》、《讀者》、《科技博覽》等。向九年級學生推薦中外名著為主的讀物,例如《水滸傳》、《紅樓夢》、《小小說選刊》、《雜文選刊》、《唐吉訶德》、《馬克·吐溫短短篇小說選》、《泰戈爾詩選》、《莎士比亞悲劇四種》等。
二、一本在手,全面受益
我校是農村初中,學生無條件讀到很多刊物,個人又無力購買許多讀物,我組織班級學生探尋到一條課外閱讀的便捷之路:將書目推薦給學生,然后全班統一組織購買書本。每個學生買一本書或幾個學生買一套書,每人管好自己的一本書,每天午自習或晚自習固定有三十分鐘讀書時間,讀完一本書與同桌或同組人員交換,在讀書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
這種簡單的課外閱讀方式收到了多方面的益處,具體地講:
一多:每個學生讀書本數可達班級總人數數目。
二快:“書非借不能讀也”,學生交換讀別人的書,興趣更高,有比賽的意味,摘抄也很多,善于做讀書筆記。
三好:每個學生都能從眾多書本中獲取大量知識、文本信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小小年紀,不僅知道許多國家、地區的風土人情,政治、經濟、歷史狀況等,而且對未來科學世界產生了極大興趣。在閱讀中學生受到多種啟示,能陶冶情操,提升思想素質,學生對作品中反映出的真、善、美的向往與追求,對其中的假、惡、丑的厭惡。日積月累,學以致用,學生在閱讀中摘抄的內容在口語和作文中加以運用,大大提高了表達能力。
四省:以一本書獲得幾十本書的知識,節省了錢。
三、檢查評價,建立激勵機制
學生進行了課外閱讀后,教師及時給予評價。教學評價可發揮導向作用,檢查和評估課外閱讀的成績和效率,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培養競爭意識,促使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習慣。評價的方式,如故事會,朗誦會,人物評價討論會,故事情節欣賞會,××作家作品研討會,課外閱讀匯報會,“我最喜愛的主人公”專題演講,手抄報展示,讀書筆記展示等。這樣的激勵機制可大大地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以更多時間、更大精力進行課外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逐漸成為“飽學之士”。
課外閱讀是個多方面吸收的過程,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有效途徑,它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健全學生心靈和人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應采取正確的指導方法,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在此,特提出“一本萬益”的課外閱讀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好讀書,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