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中學的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學習態度、習慣等方面存在著許多問題,但我們不應只是埋怨學生,更不應放棄這些學生,而應針對職中生的實際情況,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措施,提高職業中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數學在現代化生產和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日益成為科學技術的重要工具。可是由于數學內容抽象,方法嚴謹,邏輯性很強,有些專業的學生更覺得數學與專業沒聯系,用處不大,再加上基礎差,因此容易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所以在教學中要結合專業所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使學生由“讓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只有產生了興趣,才能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可見,興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是學好數學的動力和保證。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一、教師加強自身的修養,愛數學、愛工作,有著較高的教學水平和奉獻精神,是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無聲的培養。
職中數學教師不斷地加強自身的數學修養是工作的需要,熱愛自己的教學工作是把教學工作做好的必要條件。不敢想象,一個數學教師厭煩數學,他所教的學生會對數學感興趣。數學教師修養較差,知識面狹窄,又怎能把學生教好?所教的學生又怎能熱愛數學?教師是榜樣,是標準,教師的知識修養,業務水平,敬業精神,道德品質無時不對學生產生影響。從嚴律己,愛數學,愛工作,業務水平高,修養深的教師往往深受學生的歡迎和熱愛。
二、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的需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首先,數學老師要真情投入教學,與學生產生心靈的撞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愛好、他們的追求、他們的需要,我們都要給予充分的重視。我們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努力喚起學生的“向師心理”,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變生硬灌輸為師生共同探討,使枯燥的數學課堂充滿“人氣、人味”。其次,老師要真誠地對待自己的每一位學生,和學生交流,給學生以鼓勵、關心、信心的幫助,“以情感人,以情動人”,培養學生對自己的情感。如果學生對老師產生良好的情感,一般規律是他一定會把情感遷移到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中,形成一股積極向上的動力。
三、引導學生欣賞數學美,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真正下工夫學習數學的人,往往會感到數學具有很大的魅力,能吸引人使其愈學愈愛學,甚至達到欲罷不能的地步。這正是由于數學本身存在著“美”,惹人喜愛,令人神往的緣故。從一些學生的反映,如數學“能使人動腦子”,“數學有無窮的奧秘”等分析,他們已初步感受到數學美,但一般都是無意識的,并非知道有數學美的存在。因此,老師要利用數學美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積極地去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一般可以在提出數學問題時,揭露它的新穎、奇異或形態的優美,以引起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使學生感受到思維方式、方法的巧妙、新奇、別致,促使他們自覺地去掌握它;在把知識加以整理的過程中,讓他們體驗到數學的和諧、統一、簡單的美。這樣不僅可以減輕記憶的負擔,使學生品嘗到數學知識結構的美妙,而且能大大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啟迪他們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
四、不斷改進教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學生的心理活動處于主動、活躍的狀態,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才會更有效地掌握知識。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知識的奧秘,讓他們經歷知識發現、形成的過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因此,在教學中要開動腦筋,根據需要,在不同的時候,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如針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的不足,課堂上更多采用的是問題教學法、啟發分析式教學、講練結合法,并依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總之,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有很多方法。只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不斷地改變教學方法,就能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學習,以保持數學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張杰.高師心理學教程新編[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216.
[2]孔凡哲.新課程典型課案例與點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4.
[3]解思忠.國民素質憂思錄[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