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數字化的時代,英語作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交流工具為各國所重視。英語作為我國中等職業教育重要的基礎文化和專業課程,為培養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能力的億萬合格的勞動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如何改變這種現狀?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和《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認知水平和職業場景出發,倡導嘗試、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體現教學的成就。簡單地說,任務就是做事,就是運用英語做事。然而,教學本身是個性化的過程,是一個發揮教師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過程,是一個實事求是、把理論付諸實踐的過程。英語教師應當積極地學習并運用“任務型教學”的理論,設計符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語言學習規律、生活和職業活動場景,且有意義的任務型教學活動,并在探索中不斷總結提高。
一、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概念
任務型教學就是通過設計語言學習任務,讓學生用語言完成任務,即用語言做事,以達到掌握語言、學會運用語言的目的。在“做事”的過程中,學習者始終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任務參與者參與學習的過程也是一種互動的過程。為了完成任務,學習者以意義為中心,盡量利用各種語言和非語言資源進行意義共建,以達到解決某種交際問題的目的,完成任務的過程能促進學習者自然地應用有意義的語言,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習者語言習得和內化的最佳環境。
二、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步驟
任務型語言教學有三個主要環節。
1.前任務(Pre-task)——教師引入任務。它指的是教師在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語言前,呈現給他們新的語言材料,即語言的輸入,讓學生獲得第一次感知。這個環節要求教師為學生創造適宜的教學環境,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并處于積極、自覺學習的心理狀態,充分準備感知新的內容,需要為學生輸入一定量的語言材料以確保他們準確地掌握,成功地使用新學的語言。在教學外研社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Unit 5“Let’s Do Some Shopping”時,教師可先把自己課前準備好的購物場所的圖片及商場中部分商品的圖片,例如“a drugstore,a shopping mall,a shopping center,market,supermarket”等和不同的物品的圖片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討論在哪些場所可以買到哪些物品,并讓學生分組練習:A:Where do you usually buy...B:We usually buy it...
2.任務環(Task-cycle)。任務環是任務型教學的核心部分。任務的設計是實施“任務型”教學的前提條件。教師設計任務時應該以意義為中心,而不應以操練某種意義不大,甚至毫無意義的語言形式為目的。任務的焦點是解決某一職業場景中的交際問題,應與學生生活、學習經歷和社會職業場景實際密切相關,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欲望。教學活動的形式有信息溝通、小組競賽、調查報告、記者采訪等。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圍繞課文的主題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任務的教學設計。例如,在教學外研社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Unit 5“Let’s Do Some Shopping”時,可四人一組,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練習本節課的重點,即購物的交際用語,并輪流替換角色,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用,激發興趣,營造學習氛圍。
3.后任務(Post-task)。后任務包括學生分析其他各組完成任務的情況和學生在老師指導下練習語言難點。這時教師的任務是帶著知識要點、疑難點進行講讀。在教學外研社英語(基礎模塊)第一冊Unit 5“Let’s Do Some Shopping”時,在學生帶著各種任務進行合作學習后,請各小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在講臺上模擬購物場景練習購物對話,并由同學選出最佳售貨員和顧客若干名。
三、任務型語言教學的特點
完美的任務型語言教學應具以下特點。
1.通過交流學會交際。任務型語言教學的基本模式是“以培養學生語用能力為宗旨,以學生為主體,以話題為主線,以任務為中心,實行課堂教學任務化,課外作業項目化,評價方法過程化”。各項任務的完成離不開真實的交流,交流的最終目的是交際能力的提高。任務型練習才會給學生真正交流的機會,才能使學生在職場中真正學會運用。
2.將具有真實性(authenticity)的語言材料引入學習的環境(learning situaion)。情境教學是增強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而要保證情境設置的效果,莫若再現真實場景,真實的場景能使學習者在輕松的環境中不受任何約束地真正體會語言、理解語言并大膽地運用語言,達到脫口而出的效果。學生能用所學知識自主表達才是英語學習的最高境界。
3.既關注語言本身,又關注學習過程。任務型課堂把整個教學目標設計成符合本目標的若干個任務(task),讓學生在教師的授意下完成各項任務,進而按步驟完成課堂的總體目標。學生在具體目標下完成各項任務并不是單純孤立的,完成任務的過程既是對新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又是對舊知識的鞏固和掌握,還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具體檢驗。任務完成的好壞直接體現著教學效果的優劣,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也正是當前學習評價趨于完善、科學化的原則。
4.學習者個人的經歷作為課堂學習的因素。任務型語言教學謀求的效果是讓學習者能用自己學習的語言知識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讓學生自主自發地投入自覺的語言實踐中,以完成各項任務而體驗自己的學習歷程,這是語言教學的最高層次。
5.試圖把課內語言的學習與社會語言活動結合起來。社會語言活動是中職生語言學習的良好素材,它是語言學習的老師、助手和源泉。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走向社會、適應社會、融于社會,并最終在真正的職業場景中熟練地運用,離開了社會語言活動的語言教學是沒有生命力的。
四、任務型語言教學活動的設計
1.任務的設計要有興趣性、真實性。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及教學效果密切相關,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而設計的活動根本喚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達不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以職業場景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及興趣為出發點。
2.任務的設計要有層次性。任務越容易,參加任務的人就越多,獲得的成功體驗也就越多,學習興趣就會越濃厚。因此,在設計任務時應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剛開始設計的任務應簡單些,讓大部分學生參與進來。隨著任務的漸漸深入,學生對任務信息的了解不斷加深,稍難的任務也會顯得容易起來。
3.任務的設計要有多樣性。語言交際是一種充滿創造性的心智活動,多設計一些能符合中職生的職業場景需要和啟迪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任務型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語言能力。
4.任務的設計還應延伸到課堂之外。根據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積極開展各種任務型的課外活動有助于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展現才能。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實際,可組織英文歌曲、英文書法、英文手抄報、英語技能競賽、英語晚會等多種活動,還可把學生帶出教室,走出校園,到企業、商店、工廠、餐館、外企等真實的環境中,讓他們大膽地與店員、工人、服務生和外國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讓他們痛快淋漓地體會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樂趣。
五、任務型語言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任務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只有根據目標有目的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務,才能達到交際效果。
2.教師應設計出各種激發學生講話的沖動及表達的欲望的活動。教師在課堂實踐中,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能力和駕馭課堂的能力,給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空間,指導他們在有表達欲望的活動中得到結論。
3.任務要具有可操作性,易難合理。任務太容易或太難都會使學生失去興趣。任務型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完成較難任務時對學生也不能使用母語,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必須講英語。
4.任務必須有一結果。在任務完成以后,學生應該有一個成果??捎梅中〗M口頭報告、書面報告、教師進行評價等方式展示出來,使完成任務的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只要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培養和學生發展為目標,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特點,培養學習能力,提高學習信心,激發學習興趣,逐步提高學生在職業和生活場景下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突出“用中學”,容納和吸收其他教學法的優勢,靈活而務實地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開展任務型語言教學。英語課堂必會產生真正的變化,教學效率也必然會提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2000版,2009年4月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北京師范大學生出版社,2001.
[4]David Nunan.交際課堂的任務設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張錦帆.走向世界英語能力叢書——教學新概念.重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