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校體育的任務是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培養學生從事體育鍛煉的意識、興趣、習慣和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生較強的運動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質,使其成為具有現代精神,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要實現以上這些目標必須從多方面努力,其中尤以促使學生養成長期自覺鍛煉的習慣,為其終身體育奠定基礎最為重要。下面我就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完成以上目標談談自己的看法。
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現,總有一部分學生不愛參加體育活動。針對這種情況,我對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及活動熱點進行了研究,并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調整了教學內容,但是仍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不愛活動的那幾個人,不管什么項目都不愛動。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會不會與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養成有關?我有了想探索的想法,為了能正確地反映學生中存在的普遍性的問題,我對目前部分高校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得出以下結論。學生自覺鍛煉習慣的形成,受以下因素的影響。
一、外界條件的影響
1.家庭環境(社區文化環境)。家庭居住的環境對孩子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從學生中反饋的信息反映出居住在文化區即居住在高校及科研單位周圍的學生,從小受到校園氛圍的影響較大,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就對“大”學生們進行的各種體育活動有了表面的認識,在頭腦中形成了初步的印象:自由、有趣,從而也深深地吸引了他們。
2.父母愛好(家庭)的影響。家中父母雙方或一方對某一體育項目的執著熱愛,給予小孩子的心靈印象特別深。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受其父母影響就會很大,加之父母對體育鍛煉必要性的認識,對孩子的正確引導,孩子從小就有了情感上的體驗,形成了體育鍛煉的習慣。在愛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中,從小被父母帶領著參加體育鍛煉的占有一定的比例。
3.大眾傳播媒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電視事業蓬勃發展。各種高水平體育競賽的電視轉播及現場直播節目增多,深深地吸引了那些喜歡偶像、追逐“明星”的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美國NBA的引入,“飛人”喬丹的出現,使他們在籃球運動中嘗試模仿他們的高難動作,激發了學習興趣,促進了技術的學習及掌握;屢戰屢敗的中國男子足球,雖然讓球迷傷透了心,但是“鏗鏘玫瑰”的表現又讓他們充滿了信心。因此你經常會看到即使是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也在像模像樣地踢著小皮球。
4.經濟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體育是高投入的項目,每一個項目都需要一定的投入,最簡單的也需要運動服裝的投入。因此,有部分人因受家庭經濟條件的限制而對某些運動項目可望而不可即,沒有親身體驗其樂趣及內涵,因此也就沒有興趣可言,這在養成習慣中有很大的作用。
5.學校體育。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體育習慣的形成影響不同,雖然我們現在教學受大綱和教材的限制,有《體育衛生條例》的規范,但是由于不同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同,同時也受師資力量的限制,反映在教學中也就有不同的態度和方法,這些對學生的影響極深,對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產生了影響。
一個人從小到大,在體育鍛煉習慣的形成過程中,大都要受到社會經濟、大眾傳播媒介、社區文化環境、家庭、學校等外界條件的影響。其中,家庭和學校起主要的、直接的作用。
二、內因的作用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一是對體育鍛煉必要性的認識與情感體驗,從而形成需要和動力;二是對體育鍛煉本身的認識,對其行為起直接指向作用;三是動作經驗的形成。以上三點與體育鍛煉行為形成穩固的聯系。
由于環境尤其是學校體育影響方式不同,個體接受方式存在著差異,使一個人參加體育鍛煉有多種開端。
一是服從型:在認識和情感上雖然不能達到與體育鍛煉要求相一致,但由于權威命令,或希望避免懲罰、獲得獎勵的動機,在行動上仍遵照執行。比如,在體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遵守紀律、聽話,體育教師就經常用考試、不給體育合格證相要挾,學生們不得不硬著頭皮做。
二是模仿型:由于對某一體育明星的崇拜和仰慕,而效仿榜樣的鍛煉行為。最簡單的,教師的示范動作干凈、漂亮、流暢,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反映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技術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明星的作用就更不用說了,最明顯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中國女排的五連冠,全國上下掀起了排球熱;隨著貝利、馬拉多納等足球明星的家喻戶曉,足球讓中國人著實瘋狂;美國NBA中明星們的出色表現,就連中學生也會模仿他們扣籃。以上種種,反映最明顯的群體就是學生。
三是認知型:由于受家庭成員喜好運動的影響及自身的學習,學生不僅接受了體育鍛煉本身的含義,而且接受了體育價值觀和以信念為基礎的鍛煉行為。
學生通過鍛煉行為的內、外反饋信息,可以使上述幾種類型獲得轉化。在長期體育鍛煉中獲得認知與情感體驗,對習慣的形成至關重要。
三、應對策略
了解了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影響因素,體育工作者就應該充分研究學生的心理,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及年齡特點,激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熱情,使之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發揮各級學校體育教師的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針對學生特點,發揮學生特長進行教學工作,使學生在各個階段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學有所長,終生受益。
1.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傾聽他們的想法,發現他們的亮點后,及時啟發引導。
2.安排小型多樣比賽或游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3.利用青少年追星的心理,提供一些精彩的體育比賽錄像片給他們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4.及時鼓勵,只要有一點進步,就在全體學生面前表揚他們,讓他們充滿自信。
體育鍛煉已經成為現代人重要的生活內容。它關系到現代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健康。通過體育鍛煉,人們可以自由地享受體育生活所帶來的愉悅,發展智力和提高認識水平,輕松愉快地與社會和大自然進行溝通和交流,并與它們形成親密和諧的關系。顯然,體育鍛煉可以給予我們強健的體魄和健全的精神,使我們擁有健康的人格,體驗到人生的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