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物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高中教育的發展,物理教育也要根據不同的教學條件、教學對象和社會現實條件,合理地實施教學。本文針對現代教育所面臨的實際情況,探討了物理教學中應該重視的幾個方面,為其發展提供可參考的依據。
關鍵詞: 高中物理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 創新思維 科學素養
物理教學在高中學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的進步,物理教學方式的改革也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為了切實深化教學改革,促進教學實施方式的發展,在新形勢下,物理教學要有廣闊獨特的新視角和先進的教學觀。結合教學實踐及教學環境的改變,本文闡述了以下幾個必須引起物理教育工作者重視的問題。
1.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環境
人類進步,社會發展,新事物不斷涌現,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教師應不斷獲取新信息,吸取新營養,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面向未來。如何根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實施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特別是網絡環境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如何在豐富的信息資源環境下,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物理學習,是每一個物理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物理是整個自然科學的基礎,在推動科技創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所以物理教育是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渠道。教師要在教學中展示現代科技進步與物理學的息息相關,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多媒體和網絡通信技術日漸普及,可以通過豐富的信息資源,將古今中外的人文圖片、影音資料等,篩選優化后匯集于網絡環境當中,以供學生在虛擬課堂教學環境中學習;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創設科學發現的情境,讓學生感知難能可貴的科學發現之旅,激發他們的思維火花;現代技術的作用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認知技能,還能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比如計算機,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計算機當做學習工具,從網絡、圖書館、資料室等途徑中獲取知識。在網絡化的學習環境中,學生面對豐富的學習資源,易出現學習行為與學習目標相偏離的情況,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學習方法,也會遇到不同的困難。這時教師就要發揮指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合理選擇與其能力相適應的學習工具,通過組織自由討論、學生個別輔導等方式,規范學生的行為,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2.加強實驗環節中創新思維的培養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種類型的物理實驗,向學生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通過驗證物理定律,強化學生的感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并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使他們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實驗是重要的途徑。因此,要不斷探索改革物理實驗教學模式。
2.1探究式教學引入課堂演示實驗
探究式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其實質是學習者對科學研究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學習運用,通過這種基本形式和手段,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其科學素養。
將實驗由以教師演示為主改變為以學生探究為主,能夠使學生比較完整地認識科學發現的全過程。探究性實驗中學生是實驗的思考者和操作者,他需要根據任務情景,提出要探究的科學問題,設計實驗方案,通過觀察實驗獲取事實和證據,做出科學的解釋。把學生變為學習的主人,能夠極大地調動其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將收到良好的教學成效。但采用探究式實驗時,教學往往側重過程的體驗和分析能力的鍛煉,而忽視知識和基本功。因此,教師要設計與實驗相配套的書面資料,使實驗既是探索發現、能力提高的過程,又是表達訓練、知識積累的過程[1]。另外,要鼓勵學生在課外廣泛地閱讀相關學科的書籍,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只有具備豐富的知識,創新能力才有肥沃的土壤。
2.2設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目前,設計性實驗已成為物理實驗的熱點,它要求學生將已掌握的物理知識和實驗技能創造性地應用到新的實驗中。由題給條件自行設計實驗,要靈活綜合地運用所學知識選定實驗原理,要運用掌握的實驗技能并查閱資料來確定實驗方案,正確選擇合適的實驗儀器,獨立進行實驗操作,來探索物理規律或測定物理量。整個過程是對學生綜合處理問題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檢驗。在設計性實驗中,教師應特別注重實驗的過程,在各個環節不失時機地從多角度進行設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
2.3采用靈活多樣的實驗教學模式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實驗手段也越來越豐富,要結合學校的教學現狀,采用靈活多樣的實驗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實驗興趣,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利用現代化網絡工具,讓學生查閱資料,參與實驗的準備工作;讓基礎好的學生利用豐富的實驗資源,自由選擇或設計實驗,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運用便捷的通信工具,師生之間積極坦誠地討論,教師可以全面了解學生,學生可以充分理解教師,雙方能夠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如QQ等軟件就是交流的好工具。
3.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物理與自然科學和生產實踐是密不可分的,近代物理是高新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在科技迅猛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學生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為方法掌握的多少和熟練程度的高低。所以,高中物理教學在傳授知識中要注重培養全面素質和能力,既讓學生掌握物理學的概念和規律,又讓學生重視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使他們具有良好的知識結構,正確的科學方法,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科學精神,以及嚴謹勤奮的科學態度。
科學素養主要包括創新的科學精神,縝密完善的科學思維能力,如復合思維、發散思維和模型法、等效法、對稱法等思維方法,以及堅忍的意志品質。所以,教師要注重物理學思想史的教學,建議學生利用身邊的信息工具,重溫科學家們思想火花迸發的偉大瞬間;要注重與物理科學前沿的聯系,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引領學生向科學前沿邁進;注重在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中培養科學素質;注重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等等[2]。只要有利于養成正確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就可以考慮在教學中實施。
4.結語
在新的形勢下,探索物理教育的新途徑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事業。本文就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進行了闡述,但物理教育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作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袁一志.高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研究.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2007.7,VOL28,(6).
[2]王寶紅.淺談物理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VOL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