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選用合適的方法解計算題,不但可以縮短解題的時間,還有助于減小計算過程中的運算量,盡可能地降低運算過程中出錯的幾率。在計算過程中針對題目特點選用不同的解題方法,有助于減少運算過程中所消耗的時間,達到快速、準確解題的效果。
關鍵詞: 高中化學 解題思路 技巧
高中化學計算題是學生在化學學習中比較頭痛的一類題目,也是他們在測驗和考試中最難得分的一類題目,能選用最合適的方法準確而快速地解決計算題,對于提高學習成績和效率有著重要意義。
一、通常運用較多的解題方法
(一)商余法。主要是應用于解答有機物知道分子量后求出其分子式的一類題目。
(二)平均值法。最適合定性地求解混合物的組成,即只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慮各組分的含量,根據混合物中各個物理量(例如密度,體積,摩爾質量,物質的量濃度,質量分數,等等)的定義式或結合題目所給條件,可以求出混合物某個物理量的平均值,而這個平均值必須介于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同一物理量數值之間,換言之,混合物的兩個成分中的這個物理量肯定一個比平均值大,一個比平均值小,才能符合要求,從而可判斷出混合物的可能組成。
(三)極限法。這種方法適合定性或定量地求解混合物的組成。根據混合物中各個物理量的定義式或結合題目所給條件,將混合物看做是只含其中一種組分A,即其質量分數或氣體體積分數為極大時,另一組分B對應的質量分數或氣體體積分數就為極小,可以求出此組分A的某個物理量的值N■,用相同的方法可求出混合物只含B不含A時的同一物理量的值N■,而混合物的這個物理量N平是平均值,必須介于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A,B的同一物理量數值之間,才能符合要求,從而可判斷出混合物的可能組成。
(四)估算法。化學題尤其是選擇題中所涉及的計算,所要考查的是化學知識,而不是運算技能,所以當中的計算量應當是較小的,通常不需計算出確切值,可結合題目中的條件對運算結果的數值進行估計,符合要求的便可選取。
(五)差量法。對于在反應過程中有涉及物質的量,濃度,微粒個數,體積,質量等差量變化的一個具體的反應,運用差量變化的數值有助于快捷準確地建立定量關系,從而排除干擾,迅速解題,甚至于一些因條件不足而無法解決的題目也迎刃而解。
(六)代入法。將所有選項可某個特殊物質逐一代入原題來求出正確結果,這原本是解選擇題中最無奈時才采用的方法,但只要恰當地結合題目所給條件,縮小要代入的范圍,也可以運用代入的方法迅速解題。
(七)關系式法。對于多步反應,可根據化學方程式、守恒等關系,列出對應的關系式,快速地在要求的物質的數量與題目給出物質的數量之間建立定量關系,從而免除了涉及中間過程的大量運算,不但節約了運算時間,還避免了運算出錯對計算結果的影響。
(八)比較法。已知一個有機物的分子式,根據題目的要求去計算相關的量例如同分異構體,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結構,反應方程式的系數比等,經常要用到結構比較法,關鍵是要對有機物的結構特點了解透徹,將相關的官能團的位置、性質熟練掌握,代入對應的條件中確定CH■。
(九)殘基法。這是求解有機物分子結構簡式或結構式中最常用的方法。一個有機物的分子式算出后,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結構,要最后確定其結構,可先將已知的官能團包括烴基的式量或所含原子數扣除,剩下的式量或原子數就是屬于殘余的基團,再討論其可能構成便快捷得多。
(十)守恒法。物質在參加反應時,化合價升降的總數,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質量,各物質中所含的每一種原子的總數,各種微粒所帶的電荷總和,等等,都必須守恒。所以守恒是解計算題時建立等量關系的依據,守恒法往往穿插在其他方法中同時使用,是各種解題方法的基礎,利用守恒法可以很快建立等量關系,達到速算效果。
(十一)規律法。化學反應過程中各物質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數量關系的,這些數量關系就是通常所說的反應規律,表現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機物分子通式,燃燒耗氧通式,化學反應通式,化學方程式,各物理量定義式,各物理量相互轉化關系式等,甚至于從實踐中自己總結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練利用各種公式,可大幅度減少運算時間和運算量。
二、運用解題方法時的注意事項
抓住題目中的明確提示,例如差值,守恒關系,反應規律,選項的數字特點,結構特點,以及相互關系,并結合通式,化學方程式,關系式等,確定應選的方法;使用各種解題方法時,一定要將相關的量的關系搞清楚,尤其是差量,守恒,關系式等不要弄錯;扎實的基礎知識是各種解題方法的后盾,解題時應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入手,在分析題目條件上找方法,一時未能找到巧解方法,先從最基本方法求解,再從中發掘速算方法。
三、學習化學的基本要求
新的化學課程標準要求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化學活動,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學會從化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要想解題過程迅速準確,必須針對題目的特點,選取最有效的解題方法,甚至是多種方法綜合運用,增強運算準確率的效果,從而取得更大的主動權,才能在測試中取得更佳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高中化學優化設計方案.山東濱州教育出版社,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