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保密工作歷來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高校作為國家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承擔著大量國防涉密科研項目,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保密工作,并把保密工作做實做細做好。本文闡述了高校保密工作的特點,以及面臨的問題,結合高校科研項目管理工作實際情況,設計了高校涉密科研項目保密制度體系和高校各級保密工作人員網絡,著重就如何做好高校的科技保密工作這一問題提出幾點對策。
關鍵詞: 高校 科研保密工作 加強對策
保密工作歷來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革命戰爭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存,保勝利;和平建設時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發展”。做好保密工作是一切機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盡的責任。近年來,為了切實加強保密工作,國家及上級部門先后修訂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新《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標準》、《保密資格審查認證評分標準》等法律法規性文件,以強化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管理。
高校作為國家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占到全國科技力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產生的科技成果涵蓋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為推動我國科技與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高校承擔著大量國防涉密科研項目,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保密工作,并把保密工作做實做細做好。
一、高校保密工作的特點
高校不同于其他科研單位,它集教學和科研為一體,掌握大量國家高新技術秘密,在加強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上有著以下特點。
1.學術交流頻繁。
高校學術交流活動多,國內外考察、講學頻繁,發表論文和出版專著量大,具有更大的開放性。其中一些參與涉密項目的科研人員同時也參與非密項目,不免參加對外學術交流活動,這就增大了泄密的可能性。
2.人員流動性大。
高校承擔著大量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教學工作,特別是近年來面向社會的工程碩士和面向國際的留學生的大量招生,人員流動性大。其中大量研究生參與涉密科研項目,畢業后去向分散,給做好保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3.研究場所分散。
高校沒有統一的涉密研究場所,涉密項目的研究場所往往分散在學校的不同位置。多數課題組由于受物理空間限制,往往涉密與非密項目共用研究場所,給保密管理和防護增加了難度。
4.信息化程度高。
高校高新技術云集,新技術、新設備應用超前,信息化程度高。師生大量使用筆記本電腦、U盤、移動硬盤、手機存儲卡等新型設備載體,網絡四通八達、計算機數量大,并且大量自建的局域網與國際互聯網相連,使得泄密渠道增多。
二、高校保密工作面臨的問題
目前高校開展的科技保密工作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1.部分科研人員保密意識的淡薄。
由于長期生活在和平和開放的環境下,部分科研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殘酷性,保密意識淡薄。部分科研人員覺得我國技術落后,對于發達國家沒有價值,因此不需要保密;還有部分科研人員認為保密工作只要做好面上工作,能夠應付檢查就可以了,放松了警惕,為竊密者提供了可乘之機。
2.保密規章制度不夠健全。
目前已經具有保密資質的高校大多成立了保密委員會和專門的保密部門,也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但規章制度還不夠健全,一些制度繁冗復雜,缺乏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造成科技保密工作難以做到突出重點,既確保國家秘密,又利于各項工作的開展。
3.人員隊伍建設不力,責任不明確。
保密工作需要專職的保密工作隊伍。但是目前高校保密工作隊伍兼職多,專職少,且各部門、院系兼職保密干部更換頻繁。這導致保密部門管理松散,業務不熟練,難以承擔本單位的保密宣傳、監督檢查等工作。另外,保密工作責任不明確,分工不細致,導致各部門之間推脫責任,給保密工作的落實帶來困難。
三、加強保密管理工作的對策
1.加強宣傳力度,增強保密意識。
首先要加強領導干部的保密意識。領導干部對保密工作的認識深度、重視和關心程度直接影響本單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成效。如果單位領導的認識不到位,對保密工作敷衍了事,應付檢查,平時在人員編制、保密設施、活動經費等方面不為科技保密工作提供保障,這個單位的保密工作就絕不可能做得好。
其次,由于高校具有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應該不斷組織師生的保密教育和培訓,保證每年的學時數量和教學質量,提高涉密教師和學生的保密意識和相關技能。保密培訓應當增加實際案例的宣傳,使老師學生充分意識到保密的重要性;增加實際操作內容的培訓而不僅僅是規章制度的宣講,使保密工作切實可行,同時還要充分發揮學校信息傳播速度快、渠道多的優勢,利用校園櫥窗、報刊、網絡等載體,圖文并茂地宣傳保密知識和保密法規,使保密工作深入人心。
2.完善保密制度,建立保密制度體系。
保密工作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有關保密工作的規章制度,增強制度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相互聯系、科學配套的制度體系,確保各個環節閉環可控。根據《保密資格審查認證評分標準》,結合高校科研項目管理工作實際情況,我設計了高校涉密科研項目保密制度體系(見圖1)。
3.加強人員隊伍建設,明確責任分工。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保密工作隊伍是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保證。要不斷完善選人用人機制,把那些政治素質高、工作責任心強、掌握一定專業知識的人員充實到保密工作崗位上來,并通過組織業務培訓、深造,提高保密人員的技術水平,將為做好保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同時,要加強分級管理,實行“業務工作誰主管,保密工作誰負責”,落實工作責任,強化科技保密工作;各單位確定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科技保密工作,建立校、院、系、各課題組保密工作人員網絡(見圖2),做到人員落實,責任明確。
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高校保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有現代意識和創新意識,不斷研究保密手段,提高保密工作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保密工作是學校平穩、和諧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我們要充分認清保密工作與國家安全之間的關系、與學校戰略規劃之間的關系、與個人前途發展之間的關系,切實重視和做好保密工作。高校的保密工作不能僅僅停留在完成保密資格審查認證,保密工作還要常抓不懈,不斷完善各項保密規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努力做到保密工作常態化,使保密工作成為日常辦公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李源,鄭鸝檀.高校開展科技保密工作實踐研究[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6,(1).
[2]黃濤,閏東明,張艷.構建高校保密體系的項目管理方法[J].甘肅科技縱橫,2010,39,(2).
[3]張俊雄,張軍,楊帆.新形勢下高校科技保密工作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5).
[4]王洪.新形勢下高校保密工作問題與對策[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