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立鋼廠、用戶一體化的供應鏈,圍繞一個核心企業的一種或多種產品,用服務方式的創新,形成上游、中游與下游企業的戰略聯盟,結成“經濟鏈”。未來的市場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而不只單純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哪個供應鏈更加堅固,它必然將在整個市場中處于優勢地位。
關鍵詞:鋼廠;供應鏈;“產品”;“服務”
中圖分類號:F1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7-0188-02
前言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待,商品的價格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一是取決于商品本身價值,即商品形成時所包含的費用與成本的總和;另一個就是取決于市場中此類商品的供求狀況。但是,當生產成本一路走高時,下游的用戶/消費者就會不堪重負,最終導致整個市場的扭曲。在整個鋼鐵行業處于嚴重的投資過剩,供大于求的階段,每個鋼鐵企業在市場中尋求合適的市場定位,占有穩固的市場份額,實現自身的產銷平衡,能夠取得增長。就必須走出自己特有的發展路線,其中最為關鍵的則是如何建立起鋼廠與下游用戶穩定的供應鏈,以資源、價格和服務為保障,形成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一體化的用戶組合解決方案。用“產品”+“服務”的理念,打造最有競爭力的“供應鏈”。
一、為用戶提供優質產品
產品保證:可以為用戶提供用戶希望的得到的產品,包括兩層含義,就是質量和數量能夠同時滿足用戶的需求。
質量保證,能夠為用戶提供滿足用戶使用,提高用戶使用效率和成材率的合格產品,鋼廠保障產品質量的持續穩定,同時以更加專業的角度為用戶提供更加合適的產品,從鋼鐵產品使用和選材方面提供建議,在產品上不斷創新,帶領用戶使用新材料,新技術,提高整個產業鏈的進步。
數量保證:用戶對鋼廠的產品產生需求時,鋼廠有足夠能力,在規定的時間內在數量上滿足用戶的需求,鋼廠至少要和用戶發展速度保持一致。達到用戶要求的保供能力。
二、向適應用戶的定價方式轉變
鋼廠需要通過定價周期,庫存管控等方式,制定更適合用戶的價格。無論是采取月度定價、旬定價,還是追溯退差、隨行就市,不僅不能適應目前快速變化的市場發展與穩定產銷銜接的要求,而且還加劇了市場價格的波動和投機氣氛。向適應用戶的定價模式轉變,保證符合鋼廠發展方向的共同體的最大利益。
一些期貨公司的專業人士對期貨市場運行模式進行探討,隨著鋼材期貨、焦炭期貨以及電子市場現貨交易的日趨成熟,有效利用期貨及電子盤進行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將成為鋼鐵生產、流通企業和下游終端用戶防范市場風險、穩定經營運行、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鋼鐵原料指數定價規則的逐步推行,鋼鐵原料價格與鋼材市場價格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波動越來越頻繁,對鋼鐵企業的生產經營將帶來影響,傳統的經營模式再次面臨新的沖擊和挑戰。
鋼廠通過了解市場庫存,尤其是本廠產品主要銷售地域的市場庫存的變化情況,就可以為及時更改營銷策略和調整銷售價格提供直接的參考依據。市場庫存的變化是市場供求關系最根本的反映。影響市場價格漲落的因素很多,但最基本的因素還是供求關系的變化。在一般情況下,供大于求時市場價格就會下滑;供小于求時市場價格就會出現上漲。了解鋼材的供應量和需求量就可以判斷市場價格的漲落。
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鋼鐵行業的影響遠沒有消退,國內通貨膨脹形勢依然嚴峻,加之國際局勢震蕩,中國鋼鐵供給與需求的矛盾仍然相當突出,這些因素使鋼材市場撲朔迷離,鋼材價格跌宕起伏,這就迫使鋼廠不斷創新經營模式,探索新的盈利渠道。合理的價格保護鋼廠和用戶的產業鏈,保證鋼廠長期發展方向的共同體的最大利益,成為定價的關鍵。
三、提供全方位的衍生服務
建立鋼廠、用戶一體化的供應鏈,圍繞一個核心企業的一種或多種產品,用服務方式的創新,形成上游、中游與下游企業的戰略聯盟,結成“經濟鏈”。未來的市場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而不只單純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哪個供應鏈更加堅固,他必然將在整個市場中處于優勢地位。
中國的一些大型鋼鐵企業意識到供應鏈的重要性,并已經著手與下游企業建立了產品的供應鏈運作模式。例如寶鋼集團就與中國汽車、家電等行業的龍頭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提供貼身的一站式服務、鋼材選材和使用解決方案。已初步形成了鋼鐵與汽車等行業上下游產業之間的戰略關系,在鋼材供應、技術開發、鋼材及零部件加工、物流管理、企業管理、汽車銷售等方面進行全面合作。給予這些戰略用戶以特殊的政策和定制化的服務,使雙方形成穩固的供應鏈。
1.建立統購分銷與加工配送相融合的現代鋼材分銷模式,是鋼鐵企業建立現代化營銷體系的主要內容之一。傳統的貿易表現為分散經營,各自為戰,簡單地一買一賣,依靠能力經濟從采購到銷售一插到底,風險很大,而且不具備有加工增值能力。現代物流營銷體系則需要用統購分銷、加工增值這一國際上通行的經營模式,來改造原有高成本、低盈利的傳統經營模式。國內鋼廠已建立穩固的銷售渠道,鋼鐵企業擁有獨資的貿易公司,合資的剪切加工廠,旨在將產品以最短的渠道直接提供給最終使用者,敏銳掌握用戶的最終需求,形成默契的供需合作關系。
2.建立多樣化的合作模式,以鋼鐵主業為基礎,與下游戰略合作伙伴形成更加緊密的股東關系,例如寶鋼入股中船集團,成為中船集團的戰略投資者。首鋼入股北汽成為其股東,最為普遍的則是拓展服務渠道,鋼鐵企業和下游用戶合資組建剪切配送中心,落料中心等衍生服務機構,將鋼廠和用戶形成一個共同體。
3.建立更加貼切的金融服務,往往在整個供應鏈環節,為促進下游用戶的發展,解決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資金瓶頸,鋼鐵企業與多家金融結構共同推出了“廠商銀”(在鋼廠承諾回購或協助調劑銷售的前提下,銀行先給予用戶資金支持,鋼廠在收到款項后將貨物發運到銀行指定倉庫,并將提單或倉單交付銀行,用戶在交付提貨款后,銀行向監管倉庫發提貨通知,用戶進行提貨)服務,不但將供應商、用戶,同時納入銀行,形成更加強大的供應鏈體系。
4.建立供應商和用戶交互式的信息交流平臺,鋼鐵供應商向用戶提供了從計劃、生產、出廠、運輸、庫存等全過程的開放式的信息,直接通過服務終端嫁接到用戶的使用地,乃至為一些企業定制特殊功能,鋼廠與用戶之間已形成信息數據交換接口,便于相互掌握彼此供需變動動態,如各環節庫存情況,從而達成“零庫存”的最優運營狀態,從整個供應鏈體系形成低成本運行。
5.建立產銷研工作組,鋼廠本著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從專業化的層面為用戶提供鋼材解決方案,鋼廠從生產、銷售和研發形成組合體,在充分了解客戶對鋼材的使用要求情況下,進行選材推薦,提供高強減薄等一整套的優化方案。改善服務模式,以行業為對象,提供更加優越的鋼鐵產品,來滿足用戶需求。
鋼廠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即用升級的方式打造精細化的管理方式,這種精細化的服務更主要的是體現在差別化的服務,個性化的扶持,比如建立客戶管理系統;通過客戶管理系統建立,對客戶的基本信息資料,合同以及經營的特點、規模、服務需求等方面的要素,通過計算機網絡來進行管理,同時進行分類,實施客戶的分類管理,只有這樣才可使鋼廠的服務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最終得到用戶的滿意。
新型的供應鏈體系的建立,不僅實現了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一體化,同時,供應商和用戶之間,在企業文化共鳴、合作方式的創新等方面締造出穩固的合體。
總結
無論是銷售政策的變化,為用戶提供多樣的、個性化的一站式的服務,目的是從“產品”和“服務”兩個方面同時改善,不斷創新鋼鐵行業新的銷售模式,建立鋼鐵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供應鏈,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形成最有力的供應鏈,保障用戶的發展,從而確保鋼鐵企業自身的發展。
[責任編輯 安世友]